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神经病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5篇
  2022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自体血回输在颅脑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因解剖因素而决定,颅脑血液供应极为丰富,术中出血量大,一般都在600 ml左右,多者可达1 000 ml以上.尽管目前的输血技术和检测水平都在不断提高,但大量输入异体血仍会引起许多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同时亦使本就非常紧张的血源更加馈乏.我科于1999年12月至2002年10月对68例颅脑手术患者施行了自体血回输,方法简单,效果可靠,且无不良反应,现分析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显微手术治疗巨大嗅沟脑膜瘤1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于1995年6月-2008年4月收治的巨大嗅沟脑膜瘤患者12例,男4例,女8例;年龄25-58岁,平均42岁;病程3-6年;以头痛为主诉者8例,首发症状为癫疒间 2例,嗅觉障碍9例,视力明显减退3例;  相似文献   
3.
近二年间我们在耻骨上前列腺切除术中用三腔双囊导尿管压迫止血共35例,术后出血量比应用单囊导尿管者减少一半以上,冲洗膀胱时间缩短,拔管后无下尿路梗阻及尿失禁。仅一例术后两周因继发出血再次住院,总的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脑电双频指数(BIS)联合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监测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入院后第1、3、5、7天监测BIS,同时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检测血清GFAP水平。所有患者均给予手术治疗,术后6个月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并按照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GOS评分≥4分)和预后不良组(GOS评分≤3分)。比较两组患者BIS及血清GFAP水平动态变化趋势。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BIS、GFAP单项及联合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两组患者入院后第1、3、5、7天血清GFAP及BIS变化趋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各时间点,预后不良组血清GFAP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BIS低于预后良好组(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BIS联合GFAP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高于单项。结论:BIS联合GFAP监测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5.
选择2002年1月-2007年6月我科收治的矢状窦旁中1/3脑膜瘤患者20例,男7例,女13例,其中4例女性为复发后2次手术;年龄27-57岁,平均(41.3±7.8)岁;头痛17例,肢体力弱12例,肢体麻木14例,癫发作7例;肿瘤直径3-4 cm 5例,4-5 cm 7例,>5 cm 8例;肿瘤跨窦生长3例,位于一侧17例.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影响因素,为临床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01-2013-01在渭南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住院经手术治疗的347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术后再出血23例,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影响因素进行非条件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本组347例患者23例手术后24 h内发生再次出血,发生率6.63%(23/347);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0岁、合并糖尿病、入院时GCS评分较低、口服阿司匹林、入院时舒张压>90 mmHg、凝血异常、血肿量>60 mL、中线结构移位和手术持续时间与术后再出血有相关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入院时舒张压>90 mmHg(OR=6.371)、凝血功能异常(OR=21.832)和血肿量>60 mL (OR=28.548)是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发生率较高,入院时舒张压>90 mmHg、凝血功能异常和血肿量>60 mL是再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积极处理以上危险因素对预防术后再出血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干海绵状血管瘤的显微手术治疗。方法:对12例脑干海绵状血管瘤患者在神经导航下进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结果:全切病灶10例,次全切2例。长期随访9例(75%)患者病情改善明显,其中肢体瘫痪、感觉障碍、共济失调、三叉神经麻痹以及后组颅神经麻痹等症状改善明显,而展神经功能障碍、面瘫及位听神经功能障碍改善不佳。结论:掌握适当手术指征和微侵袭技术,脑干海绵状血管瘤可通过手术切除,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8.
例1 38岁。饮酒后第2d出现尿频、尿急、尿痛,排尿不畅,肛门疼痛,会阴部不适,发热(体温38.5~39.5℃),以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收住院。直肠指检前列腺度肿大,右侧叶饱满,中央沟变浅,表面光滑有张力,压痛明显,无波动感。血常规检查白细胞16.0×109/L,尿常规检查红细胞+。B超示前列腺6cm×5cm×4cm,右侧叶有一直径约1.5cm液性区,靠近膀胱腔。抗感染治疗5d,尿道排出脓液约15ml,脓液培养为金黄色葡萄球菌。住院15d痊愈出院。半年后B超复查前列腺无异常,自诉性功能正常。例2 65岁。主诉排尿不畅,尿线细,夜尿频2年,以前列腺增生症收住院。直肠指…  相似文献   
9.
王国鼎  高大宽  党俊涛 《陕西医学杂志》2022,(10):1210-1214+1218
目的:总结鞍区Rathke囊肿的临床特点和经鼻内镜手术治疗的临床技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经鼻内镜手术治疗的46例鞍区症状性Rathke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其疗效、并发症和手术优越性。其中38例行单鼻孔入路,8例行双鼻孔入路,观察组采用囊肿引流29例,采用囊液引流后囊壁部分切除17例作为对照组,依据不同手术进行颅底多层重建。结果:所有病例随访1~7年,对不同手术方式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所有病例头痛症状缓解24(96.2%)例,视力改善12(92.3%)例,内分泌症状缓解26(92.9%)例;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术中出现4例(8.7%)脑脊液漏,不同入路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3例出现嗅觉减退,1例出现垂体功能低下,1例在术后3年复发,给予临床观察,随访无变化,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所有病例术后未见脑脊液漏的发生。结论:经鼻内镜治疗鞍区症状性Rathke囊肿,能够有效缓解症状,疗效确切,临床应用前景较好。  相似文献   
10.
蝶骨嵴脑膜瘤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蝶骨嵴脑膜瘤的诊断、分型、手术入路、切除方式并总结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蝶骨嵴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手术入路、切除程度和其中25例患者的随访资料。结果:肿瘤全切(Simpson Ⅰ级和Ⅱ级)18例(66.67%),次全切9例(33.33%),死亡1例。术后患者颅内高压、视力下降及眼球突出等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地改善和恢复。随访25例6个月-7年,复发3例,1例行二次手术。结论:术前应根据肿瘤的位置及周围结构受累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及切除方式,熟练掌握术区解剖及显微手术操作,可以提高肿瘤全切率,减少术后并发症,降低致残率和复发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