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4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1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8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35篇
内科学   10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7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72篇
预防医学   48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37篇
中国医学   28篇
肿瘤学   1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甲状腺癌的MRI诊断与病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袁小平  张嵘  谢榜昆  吕霞 《实用医学杂志》2005,21(24):2744-2746
目的:分析甲状腺癌的MRI表现、组织病理学特点,探讨MRI在甲状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甲状腺癌患者的术前MRI表现,分析其MRI主要特点,并结合术后病理资料进行对比研究。结果:42例甲状腺癌患者中有26例形态不规则、显分叶状,24例MRI信号不均匀,病理上显示肿瘤出现不同程度的坏死;25例肿瘤边缘模糊,其中12例出现不完整包膜样低信号影,病理发现肿瘤已侵犯并突破假包膜;20例肿瘤侵犯周围组织器官,20例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结论:肿瘤形状不规则、信号不均匀是甲状腺癌的MRI特点,而瘤周不完整包膜样低信号影是甲状腺癌MRI的特征性表现;MRI检查能发现一些小肿瘤,明确肿瘤是否侵犯周围组织器官及有无颈部淋巴结转移等,对临床分期评价及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徐志江  徐军  张嵘  陈功祥 《检验医学》2006,21(4):402-404
目的 调查本地区社区获得性尿路感染(CAI)患者的菌群分布及耐药情况,促进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方法 参照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留取患者的中段尿进行培养、鉴定,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结果 分离CAI病原菌263株,其中排名第1位的是大肠埃希菌,占64.3%,第2位的是肠球菌,占12.5%。大肠埃希菌的药敏结果显示对青霉素类、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耐药率较高。结论 本地区CAI的菌群分布不断发生变迁,细菌的耐药率有升高趋势。  相似文献   
3.
MR征象在腮腺肿块良、恶性鉴别中的价值及其病理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MR征象在腮腺肿块良、恶性鉴别中的价值.[方法]腮腺肿块132例140个病灶,其中良性89例共97个病灶,恶性43例.1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17例活检证实,3例临床证实.MR平扫采用T1WI、T2WI,其中108例共115个病灶同时行平扫和增强扫描.58例获得完整病灶者行病理逐层切片检查并与MR进行了对照分析.回顾性分析各形态学征象,探讨各征象在腮腺肿块良、恶性鉴别中的作用.[结果]①良性腮腺肿块形状规则(86%),边界清楚(96%);在97个良性病灶中,44个腺淋巴瘤T2WI表现为低、等、高信号的分别为17819,另外53例良性肿块中的50例T2WI呈高信号,3例为等信号;腺淋巴瘤表现为轻度增强(40个),非腺淋巴瘤的良性肿块(29例)为中等或显著强化;良性腮腺肿块不侵犯邻近结构和面神经;深叶分布46例,浅叶分布51例;②恶性腮腺肿瘤形状不规则,边界不清楚(88%);43例恶性肿瘤中,32例于T2WI呈低、等信号;26例侵犯邻近结构,9例侵犯面神经;局限于浅叶的仅有8例,另35例位于深叶或同时侵犯深、浅叶;增强扫描为中等或显著强化(40例);③腮腺肿瘤的大小、均匀性在良、恶性间并无显著差异.[结论]MR在腮腺良、恶性肿块鉴别中较CT优越,各种征象结合可较准确地鉴别腮腺肿块的良、恶性,其中①形状与边界是鉴别良、恶性腮腺肿块的最重要征象,其准确率可达86%~96%;②T2WI信号强度、强化程度、对周围结构及面神经的侵犯在鉴别中具有重要价值;③肿块的位置可作为参考;④肿块的大小、均匀性在良、恶性间并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
外科系统分离菌对抗生素耐药性的监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外科感染的病原菌及其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采用Vitek-AmsSystem和K-B法,对外科临床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并菌株对18种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5.
酪氨酸酶基因在HEK293细胞表达的MRI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以酪氨酸酶基因作为报告基因转染HEK293细胞, 利用其合成大量黑色素而能被MRI检测的特性来反映基因表达的情况, 以探索磁共振成像(MRI)评价体外细胞基因表达的方法。方法:以脂质体将含酪氨酸酶基因完全cDNA的pcDNA3tyr质粒转染到HEK293细胞, 以MRIT1WI、T1WI/SPIR、T2WI序列扫描转染细胞, 观察表达的黑色素的MRI信号。应用Fontana染色检测黑色素的合成, RT-PCR检测酪氨酸酶基因的cDNA片段, 以进一步验证酪氨酸酶基因的转染与表达。结果:(1)pcDNA3tyr质粒转染进入HEK293细胞并在其中表达生成黑色素, 转染5μg、10μg、20μg质粒的106个细胞内生成的黑色素能够被MRI检测到并在MRIT1WI、T1WI/SPIR、T2WI检查呈高信号, MRI信号强度与转染质粒量成正相关。(2)Fontana染色法检测到HEK293细胞内的黑色素颗粒;(3)采用RT-PCR方法检测到转染的HEK293细胞含酪氨酸酶基因的cDNA片段。结论:MRI能够检测到HEK293细胞内由外源基因表达合成的黑色素, 说明影像学与分子生物学技术结合可以评价体外细胞基因表达的情况。  相似文献   
6.
吴俊  张建  张嵘  陈林  杨开  吴畏  谷政  龚玲 《现代预防医学》2006,33(11):2118-2118
1案情简介 1.1现场调查 2005年3月,重庆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在日常监测中发现重庆某食品有限公司生产销售的方便面涉嫌含苏丹红Ⅰ号.  相似文献   
7.
7例原发性浆细胞白血病临床治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7例原发性浆细胞白血病患者经确诊后应用化疗方案治疗5例,结果缓解率低、生存时间短、预后差。联合应用化疗、沙利度胺并及时行造血干细胞移植可能延长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8.
目的运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鉴定系统对中段尿样本中的细菌进行直接快速检测,以建立快速的细菌检测方法便于临床应用。方法 692例中段尿样本接种于固体培养基上,利用MALDI-TOF MS和Vitek 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简称Vitek 2 Compact)对单个菌落进行鉴定;同时对尿液样本进行前处理后直接进行质谱分析。结果 692例中段尿样本中,98例单一菌感染且细菌数104CFU/m L的样本应用MALDI-TOF MS直接检测出74株菌,检出率达75.5%,其中大肠埃希菌39株,检出率达79.6%;粪肠球菌23株,检出率为100.0%;摩根摩根菌5株,检出率为100.0%。64例样本为2种菌混合感染,采用MALDI-TOF MS直接检测出44例样本中的1种优势细菌。质谱直接检测尿液的鉴定结果与单菌落质谱鉴定结果及Vitek 2 Compact鉴定结果完全一致,符合率为100.0%。结论 MALDI-TOF MS可用于直接检测尿液样本中的细菌,检出率高,结果可靠;MALDI-TOF MS对混合菌感染的样本有一定鉴定能力;该方法可比常规尿培养鉴定方法提早42 h报告鉴定结果,是对临床尿液样本细菌鉴定的一大革命性进步。  相似文献   
9.
耐药菌的传播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目前耐药问题日益加剧,给医疗卫生造成极大负担.加强耐药菌感染的预防、控制和诊疗能力建设是医疗机构防控耐药菌感染传播的重要内容.本共识分析当前临床重要耐药菌的流行病学、耐药机制及实验室检测现状,并提出耐药菌感染传播防控的专家推荐意见,旨在提高防控意识,规范临床重要耐药菌感染传播防控策略,明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碳青霉烯耐药摩根摩根菌的分子流行病学及其耐药机制.方法 2010年10月-2011年2月从杭州市中医院分离到7株碳青霉烯不敏感的摩根摩根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菌株之间的同源性;琼脂稀释法测定抗生素对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接合试验、质粒图谱分析、特异性PCR扩增和序列分析等研究细菌对碳青霉烯耐药的分子机制.结果 分离自急诊监护病房的6株摩根摩根菌PFGE条带完全相同或相差1~3个条带;分离自重症监护病房的1株摩根摩根菌与其他6株PFGE条带差异明显.7株摩根摩根菌的耐药模式基本相同.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厄他培南的MIC值差异较大,分别为8μg/ml(耐药)、1μg/ml(敏感)和0.25~0.50μg/ml(敏感或中介耐药).7株摩根摩根菌对青霉素类、氨曲南和环丙沙星耐药,对头孢菌素类耐药或敏感,对阿米卡星敏感.接合试验使大肠埃希菌EC600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由敏感变为耐药,对其他β-内酰胺类抗生素也均耐药.摩根摩根菌及转移接合子均含有一个约为60kb的质粒.PCR扩增及测序表明摩根摩根菌及转移接合子均产KPC-2型碳青霉烯酶,且携带qnrS1基因.结论 首次在摩根摩根菌中检测到KPC-2型碳青霉烯酶,KPC-2是引起摩根摩根菌对碳青霉烯类不敏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