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54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解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和冠状动脉(以下简称冠脉)特点,对我院1996年7月~1998年8月,曾做冠脉造影或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的18例患者与同期随机抽取的21例未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进行对比分析。临床资料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糖...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EnSitcNavX与CARTOxP结合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影像融合技术EnSite—Fusion与CARTO—Merge指导阵发性心房颤动(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PAF)环肺静脉电隔离(circumferential pulmonary vein isolation,CPVI)的有效性及临床疗效。方法随机(电脑随机数字表法)抽取药物无法治疗未能控制症状的PAF患者24例,分别在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EnSiteNavX与CARTOXP指导环肺静脉标测电极完成肺静脉与左心房建模,分别结合CT影像融合技术分为EnSite.Fusion组(n=12)与CARTO—Merge组(n=12).指导完成CPVI,终点为消除所有肺静脉电位。术后每个月至少经受1次体表心电图或24h动态心电图检查明确维持窦性心律情况。结果两组临床基线水平、总x线曝光量及建模所需X线曝光时间、总手术时间及消融位点至cT模型平均距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nSite—Fusion组建模时间、消融位点至cT模型最大距离多于CARTO-Merg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PVI时间及其所需x线曝光时间少于CARTO—Merg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及随访(9.6±3.8)个月内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EnSite-Fusion组、CARTO-Merge组各有10例(83%)与9例(75%)维持窦性心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nSite-Fusion与CARTO-Merge指导PAF患者行CPVI安全、有效,两者对指导手术操作存在一定差异,但手术成功率相近。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环肺静脉消融(CPVI)联合连续心房碎裂电位(CFAE)射频导管消融治疗持续性心房颤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入选64例经药物治疗无效且有症状的持续性心房颤动(PeAF)患者,CPVI后分为转复窦性心律(A 组)及未转复窦性心律组(B 组),未转复窦性心律患者行左心房连续CFAE(CFE-mean≤70ms)标测与消融后,分为转复窦性心律组(B1 组)与未转复窦性心律组(B2 组).两者终点分别为消除所有肺静脉电位与连续CFAE 或转复窦性心律.结果 A 组年龄、术前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手术前后心房颤动周长(AFCL)明显高于B 组(P<0.05).B1 组术前LAD、LVEDD 及手术前后AFCL 明显高于B2 组(P<0.05).A 组15 例(23%)与B1组21 例(45%)直接转复为窦性心律,B1组患者中3 例(6%)二尖瓣峡部依赖与2 例(4%)三尖瓣峡部依赖心房扑动经线性消融后转为窦性心律,1 例(2%)二尖瓣环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患者消融后转为窦性心律,28 例(57%)维持心房颤动患者行体外直流电复律成功.随访(5.8±2.3)个月,36 例(56%)维持窦性心律,A 组发生3 例(20%)快速性房性心动过速,明显低于B 组25例患者(51%,P<0.01).B1组发生快速性房性心动过速,低于B2组患者(33%、64%,P<0.01).术中及术后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CPVI 联合连续CFAE 指导持续性心房颤动射频导管消融术有效安全,CPVI及CFAE消融对于心房电解剖重构程度较低患者的消融效果可能更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阵发性和持续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肺静脉前庭(PVO)和左房(LA)内连续碎裂电位(CFEAs)的电生理特点。方法入选24例药物治疗无效的房颤患者,依房颤节律分为阵发性房颤(PAF)组与持续性房颤(PeAF)组,每组各12例,根据距离肺静脉口远近,将肺静脉分成距肺静脉5~10 mm(Ⅰ区)与10~20 mm(Ⅱ区)两区。在房颤时,应用EnSite NavX标测系统高密度标测PVO和LA,比较两组平均CFE值(碎裂间期)≤70ms的CFAEs的电生理特点。结果①PeAF组LA内径大于PAF组(P<0.05),PAF组LA后壁CFAES分布比例最低,顶部最高,PeAF组前后壁最低,左心耳最高;PAF组PVO较LA高(P<0.05),PeAF组PVO和LA无差异。②两组间总PVO区域连续CFAEs比例无差异,PeAF组LA明显高于PAF组(P<0.05),PAF左下PVO连续CFAEs分布比例高于PeAF(P=0.02),另三支PVO无明显差别。除顶部PAF组连续CFAEs分布高于PeAF组(P=0.02)外,PeAF组下壁、左心耳及二尖瓣环均显著高于PAF组(P均<0.001)。③PAF组各支Ⅰ区连续CFAEs分布高于Ⅱ区(P<0.05),PeAF组左下PVOⅠ区高于Ⅱ区(P<0.05),右上PVOⅡ区高于Ⅰ区(P<0.05),另两支PVO无差异。④PAF组PVO平均CFE明显低于LA(P<0.0001),PeAF组两区域及两组间PVO则无差异;PeAF组LA平均CFE值较低,连续CFAEs数量较多,房颤周长较短。结论 LA电解剖重构在房颤维持中起重要作用,PeAF LA内连续CFAEs分布较PAF广泛,碎裂程度更高,房颤周长较短。PVO绝大多数连续CFAEs位于5~10 mm区域。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血液内部成分对成人全血细胞介电谱特性的影响。方法在0.01—110MHz频率范围,利用4294A阻抗分析仪测量了50个正常健康人血液样本的交流阻抗,通过介电谱、Cole—Cole图、介电损耗频谱、电导率虚部频谱和损耗角正切频谱的数据分析,建立正常健康人全血细胞电生理的频率特性;同时检测红细胞比容、血沉、血糖、血浆纤维蛋白原及D一二聚体指标,用多元回归统计学分析方法分析上述实验指标对全血细胞介电谱特性的影响。结果直线相关分析显示血沉与电导率低频极限值呈正相关(r=0.412,P=0.02),与最大电导率虚部负相关(r=-0.410,P=0.048),与电导率高频极限值正相关(r=0.435,P=0.02);红细胞比容是影响全血细胞介电性能的最主要因素,介电常数低频极限值、电导率松弛强度、介电损耗因子、电导率虚部及损耗角正切与红细胞比容呈正相关,介电常数高频极限值、电导率低频极限值、电导率高频极限值与红细胞比容负相关,血糖与介电常数高频极限值负相关而与电导率松弛强度正相关。结论血液内部成分对全血细胞介电特性有影响,其中红细胞比容是影响全血介电特性最主要的因素,血糖对全血介电参数亦有一定的影响;血沉与部分介电参数呈线性关联。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索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射频消融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5例肺静脉起源的阵发性房颤患者,采用肺静脉内环状电极标测,温控导管对肺静脉电位进行射频消融,达到肺静脉完全电隔离。术后随访9~28个月,观察疗效。结果 5例患者电隔离治疗后,即刻成功率达100%;随访治愈2例,有效2例,无效1例,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肺静脉电隔离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是成功率较高,操作相对简单,比较安全的一种射频消融方法,有一定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由于心房肌异常活动引起的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从1910年房颤被定义开始,它就被认为是一种复杂的、独特的恶性心律失常。国内外已开始了多种新治疗方法的研究,特别是在心电生理学问世之后,有关房颤病因与治疗的探索便成为这一领域的热点。  相似文献   
8.
1 临床资料 近年来以急性心肌梗死样症状发病,而冠状动脉无明显狭窄,心室造影显示心尖部可逆性广泛的室壁运动障碍,基底部过度收缩的症候群引起了人们关注。根据心室造影所见将这类症候群称为Ampulla心肌病。现将1例报道如下。患者,女性,69岁。入院前2h与人争吵后发生心前区压榨样疼痛,向左肩背部放射,伴出冷汗、恶心,呕吐1次,吐出胃内容物,急诊心电图显示V2-V5ST段抬高(图1),提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既往有高血压及2型糖尿病史,血压、血糖控制良好,平时无胸闷胸痛,发病前无咳嗽、发热、腹泻。  相似文献   
9.
心源性晕厥是临床较为常见的疾病,其临床表现复杂多变,且发作时心电图等相关证据难以捕捉,给诊断及鉴别诊断带来困难。本文报道1例类似癫痫样发作的抽搐性晕厥患者最终诊断为阵发性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病例。  相似文献   
10.
经桡动脉直接冠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桡动脉入径直接冠脉介入治疗(TRA-pPCI)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将178例AMI患者,分为TRA-pPCI组108例,经股动脉入径(TFA-pPCI)组70例,比较两种入径手术时间、疗效及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手术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TRA-pPCI组低于TFA-pPCI组(〈0.05)。结论 TRA-pPCI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及更容易被患者接受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