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医学影像学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学科。传统讲授式教学存在难以充分调动住院医师的学习兴趣、缺乏灵活性和资料全面性的缺陷。基于PACS病例库的案例教学法(CBL)在病例库的建立、病例的选择与完善等方面均有其独特优势,教学过程以PACS病例库的具体病例为中心,通过分析病例的影像基本征象引导、启发、培养住院医师借助影像锻炼临床思维能力和独立分析疾病思路,师生双向交流,充分调动住院医师学习积极性,在提高住院医师临床思维能力方面发挥积极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螺旋CT在鼻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2例经病理证实的鼻咽癌患者的CT表现,对患者的颈部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情况进行分析.结果:鼻咽癌患者茎突后间隙受侵及咽后间隙受侵与颈部淋巴结转移有明显相关性.远处转移与颈部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结论:CT对判断鼻咽癌咽周间隙受侵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阑尾囊性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收集5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阑尾来源囊性病变,包括阑尾脓肿32例、阑尾黏液囊肿12例、阑尾黏液性囊腺瘤9例、阑尾黏液性囊腺癌5例。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腹盆部MSCT平扫和增强图像。结果阑尾脓肿、阑尾黏液囊肿、阑尾黏液性囊腺瘤和阑尾黏液性囊腺癌之间在MSCT上平扫密度是否均匀、有无钙化、增强后囊壁及实性部分的强化方式是否均匀、有无腹腔种植形成假性黏液瘤和有无腹盆腔积液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病变大小、形态、周围脂肪间隙、强化程度和有无脏器转移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种病变两两间比较各有差异。结论 MSCT对阑尾囊性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以及术前评估和指导临床合理选择治疗方案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肺腺癌CT征象与肿瘤标记物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62例肺腺癌患者的CT表现及血清肿瘤标记物水平。CT评价指标:病灶直径、密度、增强幅度,病灶有无分叶征、毛刺征、支气管截断征、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空洞、空泡征、磨玻璃密度以及有无转移。血清肿瘤标记物包括CEA、CA125、CYFRA21-1,并对两者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CEA、CA125、CYFRA21-1水平与肿瘤直径具有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183、0.276、0.355;与血清CEA、CA125、CYFRA21-1正常者相比,增高者的支气管截断征的出现率明显增高,胸膜凹陷征的出现率减低;病灶内含磨玻璃密度的CEA、CA125升高几率低于病灶内无磨玻璃密度者;CA125、CYFRA21-1升高者出现毛刺征的几率低于CA125、CYFRA21-1正常者;血清CEA、CA125、CYFRA21-1增高者出现转移的几率高于CEA、CA125、CYFRA21-1正常者。结论血清CEA、CA125、CYFRA21-1的水平与肺腺癌的CT征象密切相关,但肿瘤标记物对肺腺癌的早期诊断作用有限,可以作为病变发展及预后的预示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容积CT增强扫描观察活体状态下胃结肠静脉干及其属支的解剖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2016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大兴教学医院行腹部增强CT检查的12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7例、女67例,年龄19~75岁,平均50.5岁。所有受检者行腹部CT三期增强扫描,容积重建门静脉期图像。观察胃结肠静脉干位置、走行,测量胃结肠静脉干长度、管径;观察胃结肠静脉干各属支的分型、走行以及胰十二指肠上前静脉的汇入点;参照国内动脉血管显示效果评价标准对各属支血管显示效果进行评级。结果 124例患者中,117例(94.3%)形成胃结肠静脉干。胃结肠静脉干位于横结肠系膜内,紧贴胰头前缘走行,均于胰头下缘汇入肠系膜上静脉。其中,胃结肠静脉干向肠系膜上静脉右侧走行者占61.54%(72/117),右前方走行者占36.75%(43/117),前方和右上方走行者各占0.85%(1/117);胃结肠静脉干长度为2.6~21.9 mm,平均(8.6±3.7 )mm;管径为3.2~7.0 mm,平均(5.1±0.9)mm;胃结肠静脉干属支中胃结肠干型16例、胃胰干型23例、胃胰结肠干型78例。124例中显示胰十二指肠上前静脉101例,其中汇入胃网膜右静脉40例,汇入右结肠静脉43例,汇入胃网膜右静脉与右结肠静脉合干4例,直接汇入胃结肠静脉干14例。胃结肠静脉干各属支血管显示效果评定:胃网膜右静脉、右结肠静脉、中结肠静脉显示效果均达到3级,胰十二指肠上前静脉显示效果1级33例、2级61例、3级7例。结论 容积增强CT能够在活体状态下较清晰显示胃结肠静脉干的解剖细节,对于临床手术有重要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6.
脾血管瘤的影像报道较少见.笔者搜集了1984-2004年期间.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4例,结合临床资料分析期CT表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