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6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充分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的网络直报信息系统资源,避免重复建设,利用现有成熟的数据库数据交换和数据复制的解决方案,并辅助开发实现系统功能,国家与地方之间遵循统一规范的数据交换标准,建立数据交换接口,实现了属地化数据交换与共享。  相似文献   
2.
傅罡 《疾病监测》2007,22(4):278-281
目的 阐述中国西部地区传染病和应急突发事件网络直报计算机装备项目督导结果及相关问题讨论.方法 组织国家督导组,在每个项目省听取省级项目汇报,随机抽取4%项目点,采用电话调查及现场调查方式.结果 共抽取了90个地级单位中的220个县的640个项目点,其中现场调查133个、电话询问507个.现场调查合格率达90%,电话询问受客观条件不足的影响较大,合格率为60%.结论 项目总体情况良好,个别项目点存在设备分配不当,培训不到位的情况,西部省份的网络直报能力有很大提升,但其总体的信息化水平仍然偏低,需要继续扶持与改善.  相似文献   
3.
目的 定量描述营养不良带来的社会劳动生产力损失及其对经济发展消极影响。方法 根据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得到的人群贫血状况及儿童生长迟缓的调查数据,分析其对当前及未来10年劳动生产力的影响。利用PROFILES模型估算由于两种类型劳动生产力损失:“未来损失”是0~5岁儿童的生长迟缓及儿童期间贫血估算的;“当前损失”是根据现在成人劳动力中因贫血引起的损失。结果 在未来的10年中,如果保持现有患病率水平,因儿童生长迟缓及人群缺铁性贫血造成的劳动生产力损失是巨大的,达2817亿元(人民币),相当于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的2.70%,其中生长迟缓占0.15%,成人贫血为0.46%,儿童贫血为2.09%。研究提到的所有效益都是在忽略实际投入成本的假设前提下描述的,确切地说应该是劳动生产力的损失。结论 社会经济的良性发展与营养改善和干预项目都对人群营养状况有着相当大的改善作用,投资回报与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4.
公共卫生与远程通讯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自从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卫生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均期望寿命由解放前的40岁以下提高到目前的70岁以上。这主要是由于以下几个因素:一是建立了有效的疾病监测系统,一旦发现疾病爆发流行,卫生防疫部门立即在扑灭疫情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二是食品供应得到很大改善,人民的温饱问题得到了初步解决,与此同时免疫接种有效地降低了疫苗可预防疾病的发生。中国卫生事业的成就主要是注重"预防为主"的结果。近50年来,疾病谱逐渐起了变化。50年代,引起中国人死亡的主要疾病是传染病,步入90年代,疾病模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非传染性疾病发展迅猛,成为越来越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1]。人们认识到在预防传染性疾病的同时也要重视对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了解全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控能力建设现状,主要了解全国疾病预防控制基本信息系统中仪器设备、检验能力、房屋和经费四项指标的基本现状,为进一步提高全国各级疾控机构工作质量和核心竞争力提供决策依据。方法:以2011年疾病预防控制基本信息系统中相关指标的水平进行比较,了解各级疾控中心与国家标准存在的差距。结果:全国各级疾控中心在仪器设备配置、实验室检验能力、房屋建筑面积和经费投入等方面与国家标准相比都存在一定的差距。结论:各级政府必须充分认识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性质和特点,加大财政经费投入、重视现场处置人才培养,提高实验室检验能力,方能保证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正常运转。  相似文献   
6.
中国7省市城市居民膳食结构的动态综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1990年8750户及1992年2203户7省市城市居民膳食结构的动态综合分析,指出收入总体水平在增加,而极差在拉大;DDP评分亦增加,但省间差距在缩小。浙江城市居民的DDP评分为98.7分,营养素摄入均达中国RDA的90%以上,故推荐"浙江模式"以供其他省借鉴。7省市90年代尚无DDP扣分,到1992年4省动物性食物消费过量,7省食用油脂过量,故给予扣分,其对策是适量消费动物性食物,并提倡吃鱼、奶、禽肉以调整动物性食物的消费结构,还引入价格弹性、供求平衡等经济学分析,阐明减少油脂消费的关键不在市场调节,而在营养宣教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在疾控信息化十二五规划落实的开局的一年,中国疾控中心作为公共卫生三级平台中的国家级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多年来规划与建设,已经初具规模并取得了一些成功经验.如何借鉴其成功经验推动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是历史赋予中国疾控中心的重要职责.本文主要从数据中心建设的设计思路、承载的业务、建设内容以及运维管理方面进行了全面阐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一个食物营养监测系统作为每十年一次的全国营养调查的补充,及时了解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中中国食物与营养变化与趋势,发现新的公共营养问题,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试点确立以卫生部在全国设立的145个疾病监测点为基础,结合国家统计局600多个样本区、县,进行二次抽样,确定40个全国食物营养监测点。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儿童身高体重值作为参考标准,计算年龄别身高(HAZ),年龄别体重(WAZ)和身高别体重(WHZ)的Z评分值,以Z值小于-2作为生长迟缓、低体重和消瘦的判别标准。利用住户调查得到食物消费数据,使用中国DDP方法评价膳食摄入。结果15年间5次营养监测结果数据可靠,膳食摄入结果与全国营养调查一致。监测结果已做为国家数据,成为制定政策的依据。结论1990~2005 15年儿童生长发育状况得到很大改善,但是必须注意要将儿童辅食喂养列为与提倡母乳喂养同等重要的位置;高度重视改善妇女与儿童的贫血问题;重点改善西部地区儿童营养状况,为西部经济持续发展服务;关注农村进城务工妇女儿童的营养不良这个新的公共卫生问题。  相似文献   
9.
全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力资源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全国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力资源现状,为今后制定科学的人力资源规划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基本信息系统收集各省、市、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人员数、年龄、工作年限、学历、职称、从事的专业等数据,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全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员年龄在35—44岁组这个年龄段所占比例最高;工作年限主要集中在20—29年:学历以大专、大学为主,中专学历次之;职称集中在中级、初级水平;执业范围主要分布在五大卫生、传染病控制、计划免疫和卫生检验这四个范围。结论:各级政府应加强疾病预防控制队伍建设,提高专业人员素质,切实做好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人力资源规划。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2011年度省级疾控机构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现状进行描述,并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方法:通过网络填报的方式对2011年度省级疾控机构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情况进行调查。结果:2011年度包括新疆生产兵团在内的32个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经费投入、IT基础设施建设、应用系统建设、公众信息服务、视频会议系统使用、规划落实情况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仍存在缺乏顶层规划设计,人才、机构不合理,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低,东中西部地区发展不平衡等问题。结论:2011年省级疾控机构信息化建设和应用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不少问题,应结合“十二五”卫生信息化规划以及“新医改”等卫生政策的变化,在国家层面对省级机构信息化发展进行统筹规划,给予政策性建议和技术性指导,积极引入新一代信息技术,并争取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