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9篇
综合类   10篇
中国医学   40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综述近十年来针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文献,主要从针刺抑制神经细胞凋亡与促进神经组织再生等方面总结针刺对缺血性脑卒中后神经组织的作用机制;诸多研究表明针刺能够通过调节多种凋亡相关蛋白及神经生长因子从而抑制缺血半暗带神经细胞的凋亡、促进神经组织的修复与重塑,对梗死灶周围缺血的神经组织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3.
《素问·宝命全形论》中指出:“凡刺之真,必先治神。”强调了治神在针刺临床中的重要意义。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是消化系统典型的心身疾病,不良情绪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预后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因此,文章试从医者之修身、针前宁神、施术调神、针后养神4个方面阐释治神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针刺临床上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头穴丛刺对急性脑梗死大鼠病理学及神经生长因子(NGF)和转化生长因子(TGF)的影响。方法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A组)、造模组(B组)、头穴丛刺组(C组),每组10只。采用线栓法制备急性脑梗死动物模型,观察头穴丛刺法对急性脑梗死大鼠病理学的影响及脑组织皮质及海马区NGF和TGF表达的变化。结果造模后第7天,B组大鼠缺血区脑组织明显水肿,周围区神经细胞数明显减少;与B组比较,C组大鼠脑缺血区脑组织水肿减轻,神经细胞数增多;术后7d,A组与B组大鼠皮质及海马区均有少量NGF及TGF表达,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C组大鼠皮质及海马区NGF及TGF表达明显升高,与B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头穴丛刺能减轻大鼠脑缺血区组织水肿,改善缺血半影区神经细胞功能状态,促进神经胶质细胞增生,并可诱导皮质及海马区NGF和TGF的表达,减轻缺血造成的神经元损伤。  相似文献   
6.
项针治疗中风后假性延髓麻痹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项针治疗假性延髓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假性延髓麻痹患者随机分为项针治疗组和药物对照组各90例,治疗组采用项针加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研究结束治疗组和对照组最后符合标准的病例数均为88例。结果两组吞咽、言语功能分级比较,治疗后组内比较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吞咽、言语功能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项针加药物治疗假性延髓麻痹的吞咽、言语功能分级及临床疗效均优于药物治疗组。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药抽动宁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副作用。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后者口服氟哌啶醇治疗,按照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YGTSS)标准进行评分,用尼莫地平法评分,判定疗效,并观察事件相关电位疗前疗后P300潜伏期变化、治疗组患者疗前疗后血常规及肝功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YGTSS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YGTSS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YGTSS总评分可见显著性差异(P<0.05),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疗前疗后用尼莫地平法评分,两组间疗效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事件相关电位P300潜伏期疗前疗后对比,两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间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疗前疗后血常规及肝功能未见异常改变。中药抽动宁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有良好的疗效,且无副作用,适于儿童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死大鼠脑功能恢复及脑内神经生长因子、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影响。 方法:实验于2001-11/2002—04在哈尔滨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进行。①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造模组和康复组3组(n=10),造模组和康复组大鼠用线栓法制备脑缺血动物模型,假手术组不栓塞。②康复组大鼠每天置于滚筒式网状训练器内进行转动训练。平衡木上行走训练,转棒上转动训练及网屏抓握训练,共40min;其他两组大鼠不干预。③各组大鼠在术后24h、3,7d分别以Bederson评分评估神经功能(0-3分,评分越高,神经功能缺陷越重)、平衡木(0-5分,评分越高,功能越差)、转棒(0~3分,评分越高,功能越差)、网屏测评(0~3分,评分越高,功能越差)评估其运动功能,并于术后7d处死大鼠,测定各组大鼠脑组织内的神经生长因子及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阳性细胞数目。 结果:经补充后30只大鼠进入结果分析。①Bederson评分:造模组和康复组在各个时间点均高于假手术组(P〈0.01)。②平衡木、转棒和网屏测评结果:术后3,7d造模组和康复组各项评分均高于假手术组(P〈0.01),康复组术后3d平衡木测试、术后7d所有测试得分均低于造模组(P〈0.05或0.01)。③无论脑皮质还是海马,康复组神经生长因子及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阳性细胞数目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和造模组(P〈0.01)。 结论:康复训练能提高脑梗死大鼠平衡、行走及抓握能力.增加患肢肌力,并能诱导缺血周边区神经生长因子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朱文增教授治疗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的用药特点与组方规律。方法 收集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就诊于朱文增教授门诊且诊断为MG的初诊患者病历资料,纳入初诊处方并建立数据库,进行药物频次、四气五味、归经与功效频次统计,关联规则分析及聚类分析,发掘用药规律与经验。结果 共纳入中药处方212首,涉及药物126味,各药物累计使用5 320次,使用频次前5位的中药分别是黄芪(212次)、马钱子(212次)、紫河车(212次)、党参(211次)、甘草(211次);性味上以温性药(2 645次)、甘味药(3 492次)使用最多;归经频次前4位分别为肝经(2 927次)、肺经(2 581次)、脾经(2 534次)、肾经(1 624次);药物功效频次前5位分别是补虚药(2 215次)、解表药(1 036次)、活血药(438次)、平肝息风药(418)、清热药(114次);关联规则分析结果显示黄芪、马钱子、党参、升麻、柴胡等为核心药物,其中黄芪-马钱子-紫河车为处方必备药组;聚类分析可将药物分为9类。结论 本研究显示朱文增以肺脾肾阳气亏虚为MG的基本病机,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头穴丛刺法"对局灶性脑梗死大鼠神经可塑性影响的物质基础和可能机制.方法:采用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急性脑梗死大鼠模型,将132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模型组(B组)、头穴透刺组(C组)及头穴丛刺组(D组).C组采用针刺"百会"透"曲鬓"穴;D组采用"头穴丛刺"("百会"及"百会"左右侧各旁开4 mm处).均快速捻转1 min后留针30 min,每日1次,6 d为一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A组与B组不予治疗.采用Bederson评分评价神经功能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观察缺血半暗带微管相关蛋白2(MAP-2)阳性信号的表达.结果:7 d时,D组与B组比较,大鼠神经功能评分降低(P<0.05);14 d、28 d时,C组、D组分别与B组比较,神经功能评分均降低(均P<0.05);28 d时D组与C组比较,D组神经功能评分降低(P<0.05).7 d、14 d、28 d时,D组、C组与B组比较,缺血皮层MAP-2阳性信号的表达均上升(均P<0.05),14 d和28 d时D组与C组比较,皮层MAP-2阳性信号的表达升高(P<0.05).结论:"头穴丛刺"能改善脑梗死大鼠的神经功能,增加缺血皮层MAP-2阳性信号的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