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6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子午流注取穴针刺联合吡拉西坦治疗无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无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子午流注组、西药治疗组、综合治疗组,每组30例。子午流注组采用子午流注纳甲法取穴针刺;西药治疗组予口服吡拉西坦片治疗;综合治疗组采用子午流注取穴针刺加口服吡拉西坦片治疗。观察3组治疗前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评分、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含量、血浆一氧化氮(NO)含量、血浆内皮素(ET)含量及大脑中动脉脉动指数(PI)值。结果 3组治疗后的MoCA评分、ADL评分、血清Hcy含量、血浆NO含量及大脑中动脉PI值均较同组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1),且综合治疗组优于子午流注组和西药治疗组(P0.01,P0.05),子午流注组与西药治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前后血浆ET含量未见明显变化(P0.05)。综合治疗组出现不良反应者2例,西药治疗组6例,子午流注组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子午流注取穴针刺联合吡拉西坦在改善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方面均优于子午流注取穴针刺和吡拉西坦治疗,子午流注取穴针刺安全性优于吡拉西坦治疗;子午流注取穴针刺联合吡拉西坦可能通过降低Hcy水平,增加NO合成,恢复NO与ET之间的平衡,使得脑血管相对扩张,脑血流量增加而起到治疗无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电针治疗梅尼埃病的可能调节机制.方法:将40只豚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药物组和电针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3组采用腹腔注射醛固酮方法造膜迷路积水模型.空白组、模型组采取与电针组相同的固定,不予治疗;药物组予氢氯噻嗪溶液5 mg/kg灌胃,每日1次,连续治疗10 d;电针组予“百会”“听宫”电针治疗,每日1次,连续治疗10d.采用比浊法检测各组豚鼠血清离子浓度,HE染色法观察耳蜗积水程度,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耳蜗水通道蛋白1(AQP1)表达的情况.结果:①空白组未出现膜迷路积水;模型组出现中、重度膜迷路积水;电针组和药物组出现轻度膜迷路积水.②电针组K+、Ca2+浓度高于模型组及药物组(均P<0.01);Na+浓度低于模型组(P<0.01),高于药物组(P<0.01);Cl-浓度高于药物组(P<0.01),但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③模型组AQP1表达面积比值较空白组降低(P<0.01);电针组AQP1表达面积比值较模型组升高(P<0.01),较药物组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可减轻豚鼠膜迷路积水,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耳蜗AQP1的表达有关,并受离子浓度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采用改进的大鼠左心室插管术制作心气虚证大鼠模型的可行性。方法: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2组,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采用控食、负重强迫游泳及大剂量普萘洛尔等复合因素建立SD大鼠心气虚证模型,RM6240BD多道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检测心功能相关指标。结果:①经改进大鼠左心室插管术,成功率明显提高。②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最大心室内压、左心室收缩压(LVSP)、平均心室内压、心率(HR)等指标均降低(P<0.01),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dp/dtma)x、左心室内压最大下降速率(-dp/dtma)x及t-dp/dtmax均升高(P<0.05,P<0.01)。结论:大鼠左心室插管术的改进方法成功率提高,心气虚证模型大鼠心功能指标改变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五脏俞麦粒灸治疗髓海不足型无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VCIND)的临床疗效与作用机制。方法将92例髓海不足型VCIND患者随机分为麦粒灸组、电针组、西药组,麦粒灸组、电针组各脱落1例,有效纳入患者共90例,每组30例。主穴取心俞、肾俞,配穴取顶中线、额中线、顶旁1线、足三里、三阴交、悬钟、太溪。麦粒灸组与电针组于心俞、肾俞穴分别施麦粒灸法与电针法,余配穴采取常规针刺治疗。每日治疗1次,每星期连续治疗5 d,4星期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西药组口服吡拉西坦片,每次0.4 g,每日3次,连续治疗8星期。8星期后比较3组患者临床疗效、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 CA)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量表(ADL)评分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和叶酸含量。结果麦粒灸组总有效率为86.7%(26/30),优于电针组63.3%(19/30)及西药组36.7%(11/30)(P0.05,P0.01)。3组患者治疗后Mo CA评分、ADL评分及血清Hcy和叶酸含量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1),且麦粒灸组显著优于电针组和西药组(P0.05,P0.01),电针组优于西药组(P0.05)。结论五脏俞麦粒灸治疗髓海不足型VCIND疗效显著,其对髓海不足型VCIND的治疗作用可能通过降低血Hcy水平及升高血叶酸含量实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采用组内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提高护理质量和满意度.方法:2011年01月起实行组内责任制护理模式,以责任小组的形式承包一定数量的病床,分别对分管患者实施连续、全程无缝隙护理.结果:患者对健康教育知晓率和护士掌握病情的知晓率均明显提升,从而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护士、患者的满意度.结论:组内责任制分管病人护理模式能充分有效的利用有限的护理人员,保证病房护理质量的落实,为病人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6.
健康教育临床路径在髋部周围骨折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模式在髋部周围骨折手术患者中的实施效果。方法:将81例髋部周围骨折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9例采用一般的健康教育方式,观察组42例将健康教育路径引入到临床护理中,有计划、有组织地对患者及其家属给予全程、个体化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满意度有无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健康教育路径在髋部周围骨折手术患者中的实施可使患者在短时间内掌握最基本的康复锻炼技巧,并能积极采取有利于疾病恢复的健康行为,从而缩短住院天数,降低住院费用,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临床路径在骨科护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48例骨科护生采用临床硌径带教,对照组48例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带教,观察两组护生在理论成绩、探作技能的考核反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情况.结果:两组护生在理论成绩、探作技能的考核及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结论:临床路径的应用能提高带教质量,是先进的带教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临床教学综合改革对医学生内科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的成效。方法 对内科轮转实习的44名临床医学专业实习医师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和基于团队的学习(team-based learning,TBL),并通过强化电子病历与手写病历相结合,引入形成性评价工具等一系列配套改革措施,全方位、多维度培养医学生内科临床思维能力。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出科理论考试、病历书写竞赛成绩进行统计评价,并通过自行设计的本科生导师和实习医师调查问卷,综合评价改革成效。采用SPSS 17.0 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结果 实验组实习医师内科理论考试成绩和病历书写评阅成绩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问卷调查显示实验组师生充分肯定了临床教学综合改革对实习医师内科临床思维能力培训的积极成效。结论 在内科系统实施的本科生导师制与TBL相结合的临床教学综合改革对提高实习医师临床思维能力培养质量有积极成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陈华德教授针药并施治疗梅尼埃病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采集临床病例资料,并结合陈华德教授的临床经验记录,对陈教授治疗梅尼埃病的理论及方法进行整理与分析。[结果]陈华德教授基于治病求本的中医理论,在诊断和治疗梅尼埃病上强调辨证取穴,体针、头针、耳针多种针法并用,同时着重于中药汤剂的结合。[结论]陈华德教授针药并施治疗梅尼埃病有独到见解且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艾灸疗法对梅尼埃病膜迷路积水豚鼠模型听阈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本病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腹腔注射醛固酮的方法复制梅尼埃病膜迷路积水豚鼠模型,以听性脑干反射(ABR)检测的阈值为观察指标。结果治疗后模型组与空白组比较,听阈值有显著性差异(P0.01);艾灸组与模型组听阈值变化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艾灸疗法有改善梅尼埃病膜迷路积水豚鼠模型听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