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目的 评价全麻患者麻醉恢复期躁动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关系.方法 择期全麻手术患者280例,性别不限,年龄18~70岁,体重52 ~ 80 kg,ASA分级Ⅰ或Ⅱ级.于拔除气管导管后15~40 min时采用术后恢复质量评估量表评估麻醉恢复期躁动的发生情况,于术前1d、术后1~7d评估认知功能.根据是否出现POCD将患者分为POCD组和非POCD组.记录患者一般情况、术前合并症及手术类型,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术后POCD发生率40.7%.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POCD发生明显相关因素的危险程度从高至低:麻醉恢复期躁动、麻醉时间、年龄.结论 全麻患者麻醉恢复期躁动是POC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
3.
背景 Parthanatos是新近发现的一种与人类多种疾病有关,通过激活多聚腺苷二磷酸(ADP)核糖聚合酶-1[poly(ADP-ribose)polymerase-1,PARP-1]引发,不同于坏死、凋亡和自噬的新的细胞死亡形式.目前发现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aspartate,NMDA)预处理可诱导产生一种内源性存活蛋白Iduna,通过与多聚ADP核糖聚合物(poly ADP-ribose,PAR)结合,有效干预兴奋毒性引起的神经细胞parthanatos死亡.目的 了解内源性保护蛋白Iduna在抑制大脑神经元parthanatos中的作用.内容 就细胞发生parthanatos的可能机制,以及内源性抑制蛋白Iduna如何作用于PARP-1通路产生脑保护作用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趋向 随着对Iduna研究的不断深入,临床治疗parthanatos相关疾病的方法也会不断涌现.  相似文献   
4.
魏昌伟  俞一瑾  倪新莉 《重庆医学》2013,42(9):1054-1056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苏醒时间及认知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2年7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择期行膝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80例,随机分为单纯全身麻醉40例为A组,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40例为B组,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 A组患者术中麻醉药用量、出现吞咽反射时间、拔管时间、完全清醒时间及术后1、2、3d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评分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较单纯全身麻醉能够明显减少全身麻醉药的用量、缩短术后拔管时间,减少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