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皮肤病学   3篇
综合类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1 病历介绍 男,42岁,以鼻出血、黑便待查收入院。患者入院前6天曾无明显诱因出现低热、全身乏力、食欲不振,时有胸部不适,按感冒治疗,常规降热、消炎药物无效,入院前1天鼻出血、便黑而来就诊。体检:面色、口唇苍白,齿龈肿胀,巩膜无黄染,双下肢无浮肿,体温39.1℃,血压正常,脉搏71次/min,神志清,应答准确,全身骨压痛,尤以胸骨为重,四肢及躯干散在大小不等的出血点,甚至核桃大的瘀斑,肝、脾及浅表淋巴结中度肿大,胸部透视示心脏、肺无异常。实验室检查:白细胞18.8×10~9/L,红细胞1.39×10~(12)/L,血红蛋白49g/L,血小板38×10~9/L,血沉65mm/h。血涂片分类:原始粒细胞0.39,早幼粒细胞0.02,中性分叶核细胞0.03,中幼红细胞0.07,晚幼红细胞0.25,淋巴细胞0.24;原始粒细胞中Aer小体多见,并可见到小巨核细胞。同髓涂片示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粒红比为0.549:1,原始粒细胞0.025,原始红细胞0.005,早幼红细胞0.045,中幼红细胞0.33,晚幼红细胞0.23,淋巴细胞0.035。粒系占  相似文献   
2.
我院1992年1月~1995年12月,共诊治来自农村淋病病人186例。男150例,女36例,年龄平均24.2岁,病程10~180天,平均26.6天。除急性尿道炎外合并附睾炎者54例,前列腺炎42例,结合膜炎5例;女性合并附件炎22例,急腹症3例。同时患尖锐湿疣者44例,阴虱5例。150例男性均有不洁性交史,女病人除3例被拐卖者外,余配偶均患有淋病。上述患者有配偶174人,均患有淋病,子女402人,患淋病者35例(8.7%)。以上调查提示,农民淋病患者传染其家属的情况更为严重,1人得病多人受害,因治疗不及时,症状更重,可引起多种合并症农民淋病186例临床分析及其家属调查报告@姜亦孝…  相似文献   
3.
三叉神经区并眼带状疱疹1例孟凡兴林华侯胜金林萱三叉神经区并眼带状疱疹是带状疱疹的特殊类型,较少见,现将我们诊治的1例报告如下。病人,女,24岁。因左额疼痛、水疱及左眼视物不清5d来院就诊。查体:左眼上睑、额及颅顶有高粱米粒大小水疱,沿三叉神经眶上支成...  相似文献   
4.
肺炎支原体(MP)是人类原发性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实际上更多的肺炎支原体感染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及气管支气管炎,有时伴有其他系统的并发症,如心血管、脑膜炎、神经症状、结节性红斑及皮疹等。本人自2002年10-12月对我院小儿呼吸科门诊及住院患者进行检测,现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羊痘3例报道     
羊痘(orf)又名传染性脓疱性皮炎,羊口疮。我们于2003年8月29日31日及9月3日,相继发现3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DM)是一组病因不明的内分泌代谢疾病。而对DM患者检测其尿微量白蛋白(mAIb)和微球蛋白(β2-MG)可预测肾脏的损害程度,特别是对糖尿病肾病(DN)的早期诊断、疗效观察、预后判断均有重要意义[1]。本文对52例不同年龄、不同病程和空腹血糖浓度的糖尿病患者测定其尿mAIb、β2-MG含量,比较分析相互之间的关系。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糖尿病组:选择DM患者52例,均符合WTO糖尿病诊断标准;1型DM 2例,2型DM 50例。其中男30例,女22例;年龄14~75岁,平均40.1岁。病程2~25年,平均8.2岁。空腹血糖<8.3mmol/L 28例,8.3~11.0mmol/L 13例,>11.0mmol/L 11例。所有患者均饮食或药物控制血糖、无酮症酸中毒及肝肾疾患,尿常规蛋白定性均为阴性或弱阳性;其中8例伴有高血压(BP≥21.3/12.7kPa)。正常对  相似文献   
7.
痛风症是一种古老的疾病,但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习惯的改变,发病率有所上升,已成为一种多发病.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高胆红素症新生儿中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的状况,对在我院新生儿科住院的167例高胆红素症患儿,采用ELISA法检测其血清中的特异性CMV-IgM抗体。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淋巴瘤样丘疹病少见,我们遇到1例现报道如下。患者,男,35岁,农民。全身反复起丘疹、结节已8年。初于双上肢起绿豆粒大淡红色、红色的丘疹,丘疹渐增大,经15—20天其顶部形成黑色痂皮,不痛不痒;约30天丘疹可自行消退,遗有局部色素沉着,不形成瘢痕。丘疹反复出现及消退,近年来丘疹的数目较以前渐多,四肢、胸背及腹部均有成批的丘疹出现。以往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