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5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2篇
  2019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减轻化疗时药物刺激及外渗所致损伤 ,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和疗效 ,2 0 0 2年 1月~ 2 0 0 3年 10月 ,我科对 346例肺癌化疗的病人用地塞米松、利多卡因和 6 5 4- 2外敷 ,对化疗药物刺激及血管外渗疼痛、静脉炎及局部组织损伤的防治作用 ,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一、研究对象住院患者 346例 ,男 190例 ,女 15 6例 ,年龄 2 6~ 78岁。均为肺癌患者 ,并获得病理证实。其中 ,手术治疗 6 1例 ,非手术治疗 2 85例。病理类型为 :肺腺癌 12 6例 ,肺磷癌 2 9例 ,肺小细胞未分化癌 191例 ,总计化疗 4 80例次。化疗病人 ,均为神志清 ,感…  相似文献   
2.
新生儿脐部处理是产科护理的工作重点,若脐带处理不当,容易引起新生儿脐部感染和出血,因而,加强脐部护理,预防脐部感染,已经受到临床产科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传统的新生儿脐带处理方法是以0.5%碘伏消毒断面后,以无菌纱布覆盖后再用纱布绷带沿脐部环形缠绕,用胶布固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布鲁氏病的临床及MRI影像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复习1例经MRI检查并经检查、治疗证实1例布病的临床及腰椎MRI资料。结果腰椎体边缘骨质增生,L_4、L_5椎体骨质见片状长T_1、短长T_2混杂信号,T_2压脂像见高信号。结论布病有一定的临床特点及MRI特异性表现,临床医生要提高认识,临床与影像相结合可对布病作出早期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CT和MRI对盆腔腹膜外间隙囊性畸胎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例盆腔腹膜外间隙囊性畸胎瘤的CT/MRI表现特征,着重观察病灶大小、密度/信号、边缘、强化特征,肿块所在的解剖部位及其与邻近组织器官的关系等.结果 4例均可见直肠受压移位,3例髂血管受压移位,2例肿块到达皮下或与臀部形成窦道.良性囊性畸胎瘤3例,恶性1例.CT表现为形态规则或不规则,边界清楚,液性或混杂密度,内可见脂肪、软组织、钙化及条形分隔,增强扫描囊壁及分隔呈不均匀中度强化;MRI表现为形态规则或不规则,边界清楚,液性或混杂信号,内可见出血、钙化及条状分隔.结论 CT/MRI能对盆腔腹膜外间隙囊性畸胎瘤做出准确的定位诊断,并能进行一定程度的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5.
颈椎病患者以下颈椎病变居多。退变、狭窄、骨增生、不稳等为临床常见病理征象,可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外科手术是目前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目的在于重新恢复颈椎的正常序列和颈椎的曲度、高度及活动度,维持颈椎的稳定性,并改善骨性受压神经功能。随着各类新手术理论的问世和脊柱内固定技术的改进,临床手术方法亦不断得到改善。本文将近几年各种颈椎手术方式的最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李玉兰  侯成云 《河北医学》2002,8(4):375-376
一年来我们用一次性无菌双腔尿管代替蘑菇头引流管 ,为自发性气胸患者行胸腔闭式引流术 16例观察发现 ,不但能收到与蘑菇头引流同样的作用 ,而且 ,一次性无菌双腔尿管还有很多的优点 ,现介绍如下。1 方 法于病人患侧锁骨中线第二肋间作 0 .5cm皮肤切口后 ,经止血钳钝性分离肋部间组织达胸膜并穿破胸膜壁层 ,将 16F一次性无菌双腔尿管置入胸膜腔内 4 .5cm~ 5cm ,并向尿管气囊内注入生理盐水 10ml,球囊直径约 2 .5cm ,然后轻轻回拉 ,有阻力感即可 ,用 0 .5 %稀碘液或用碘伏液消毒切口及周围皮肤 ,用 14cm×12cm3L型敷贴固…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单囊双腔肛管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 将需要不保留灌肠和保留灌肠的患者各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给予单囊双腔肛管灌肠,对照组给予传统橡胶肛管灌肠,比较2组患者的反应和临床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疼痛不适感较对照组明显减轻,肠道清洁度好,灌肠液保留时间延长,患者满意度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操作方便.结论 临床应用单囊双腔肛管,患者痛苦少,疗效好,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及护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磁共振动态增强技术应用于小肝癌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9月接受47例的经CT/超声检查呈阳性征象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磁共振动态增强技术进行检查,观察CT、磁共振动态增强技术诊断结果和小肝癌分类。结果磁共振动态增强技术对小肝癌诊断率显著高于CT检查(P0.05)。小肝癌缓升缓降型5.00%、缓升速降型40.00%、速升缓降型10.00%、速升速降型45.00%。结论在小肝癌诊断中应用磁共振动态增强技术能够准诊断出小肝癌,并且能够有效判断其分布范围,对临床小肝癌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氨溴索、红霉素、川芎嗪联合雾化吸入治疗肺纤维化的效果。方法:将112例肺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8例和对照组54例,观察组采用氨溴索、红霉素、川芎嗪雾化吸入,对照组采用类固醇激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肺功能、血氧分压、胸部X线、高分辨CT(HRCT)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肺功能、血氧分压、胸部X线、HRCT变化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氨溴索、红霉素、川芎嗪联合雾化吸入治疗肺纤维化,优于传统类固醇激素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核磁共振在膝关节损伤诊断中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于我院进行检查的膝关节损伤患者共计80例,使用核磁共振对患者的膝关节损伤情况进行诊断,将结果与关节镜检查结果相比较。结果 MRI半月板损伤诊断的诊断准确性为92.5%,灵敏度为96.43%,特异度为83.33%,MRI韧带损伤的诊断准确性为85%,敏感度为95.77%,特异度为55.56%。结论在临床膝关节损伤患者的诊断中,采用MRI对患者进行诊断具有较好的临床诊断效果,对于患者的治疗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