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了解功能性消化性不良(P-D)、功能性便秘(FC)的胃排空情况,并探讨其相互关系。方法选择符合罗马Ⅲ标准的FD患者63例,单纯FC患者34例,FD+FC患者46例,无消化道症状的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上述所有患者及健康体检者利用^(13)C-辛酸呼气试验(OBT)进行胃排空时间测定。结果①FD组中胃排空延迟发生率占57.1%(36/63),单纯Fc组中胃排空延迟发生率占58.8%(20/34),FC+FD组中胃排空延迟发生率占65.2%(30/46),FD组、单纯FC组与FC+FD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1),三组与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异(P〈0.01);②单纯FC组与对照组中无重度胃排空延迟病例出现,而FD(占38.1%)、FC+FD(占34.8%)组中重度胃排空延迟病例所占比例较大,均与单纯FC、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胃动力异常与FD、FC的发病密切相关;FC患者重叠FD症状的几率较高;FD与FC尽管均存在胃动力异常,但严重程度不一,指导临床,需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和分析2018-2019年呼和浩特市自然人群大肠癌早期筛查的效果,探讨筛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推动社区早癌筛查工作提供指导。方法:调查2018年5月1日-2019年4月30日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体检中心参检的呼和浩特市居民,通过宣传教育、问卷病史调查和数值化免疫定量粪便潜血试验(fecal occult blood tests,FOBT)检测开展大肠癌筛查。结果:共完成初筛10741人,男5263例,女5478例,年龄18-87岁。FOBT检查结果阳性559例,初筛完成率为 99%,初筛阳性率为5.2%。高危人群中肠镜检查阳性率为14.67%,大肠癌检出率为0.89%。总大肠癌检出率为46.55/10万。结论:FOBT对早期发现和诊断大肠癌及其癌前病变具有重大意义,普及中国体检人群大肠癌早期筛查是健康中国的重要步骤。  相似文献   
3.
<正>炎症性肠病(IBD)目前在发展中国家呈上升趋势,在我国近20年病例数明显增加,而且是一种终身性的慢性疾病,病因尚不明确。IBD的诊断缺乏金标准,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腹部影像学检查、内镜检查、甚至病理组织学进行综合分析。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部分患者以肠外表现,或者是以便血等并发症就诊。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ylori)与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关系,以及H.pylori对GERD患者胃动力的影响。方法按中华医学会的GERD诊断标准,确诊GERD患者200例,进行胃镜、胃排空时间及H.pylori检查,依据洛杉矶分级将反流性食管炎(RE)分为A、B、C、D四级,200例无消化道症状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进行H.pylori检查。结果 GERD组的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反流性食管炎(RE)的炎症程度与H.pylori的感染率呈负相关,GERD患者中H.pylori阳性组和H.pylori阴性组间胃排空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H.pylori可能对GERD有潜在的保护作用;RE炎症程度越重,H.pylori感染率越低;H.pylori不影响GERD患者的胃动力。  相似文献   
5.
胃排空异常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排空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神经系统、胃肠激素,以及局部某些调节因子的调控。这些调控作用的失常会造成胃排空障碍的发生,进而会导致如胃食管反流病、功能性消化不良、糖尿病胃轻瘫等疾病的发生,因而胃排空的影响因素倍受关注。本文在复习有关胃排空影响因素的文献的基础上进行综述报道,旨在探讨胃排空的影响因素,为进一步研究胃排空障碍相关性疾病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救治的效果。方法:将72例入选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治疗组早期应用肠内营养乳剂治疗,对照组按传统方法鼻饲流质,其余治疗两组无差异。分析两组病人的生化指标、并发症及预后情况。结果:治疗组生化指标及预后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并发症明显减少。结论:肠内营养方便、经济、并发症少;绝大多数病人能顺利接受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早期胃肠内营养在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治疗中有着重要作用,可明显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