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30篇
  免费   250篇
  国内免费   136篇
耳鼻咽喉   103篇
儿科学   32篇
妇产科学   18篇
基础医学   212篇
口腔科学   24篇
临床医学   632篇
内科学   484篇
皮肤病学   85篇
神经病学   110篇
特种医学   238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617篇
综合类   1358篇
预防医学   870篇
眼科学   23篇
药学   614篇
  5篇
中国医学   643篇
肿瘤学   143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85篇
  2019年   85篇
  2018年   89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93篇
  2014年   171篇
  2013年   172篇
  2012年   240篇
  2011年   276篇
  2010年   301篇
  2009年   277篇
  2008年   278篇
  2007年   248篇
  2006年   272篇
  2005年   220篇
  2004年   204篇
  2003年   221篇
  2002年   181篇
  2001年   275篇
  2000年   262篇
  1999年   204篇
  1998年   165篇
  1997年   150篇
  1996年   153篇
  1995年   163篇
  1994年   119篇
  1993年   113篇
  1992年   133篇
  1991年   96篇
  1990年   76篇
  1989年   78篇
  1988年   67篇
  1987年   68篇
  1986年   50篇
  1985年   44篇
  1984年   51篇
  1983年   35篇
  1982年   46篇
  1981年   32篇
  1980年   19篇
  1979年   24篇
  1978年   10篇
  1977年   11篇
  1976年   9篇
  195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充气温控毯用于神经外科手术患者的控温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充气温控毯用于神经外科手术患者的控温效果。方法40例择期行平卧位脑肿瘤切除术患者,年龄16—65岁,体重41-72 kg,ASAⅠ-Ⅲ级,随机分为2组(n=20):A组,术中充气温控毯24℃风档进行降温,肿瘤切除完毕前30 min进行复温;B组,术中充气温控毯维持中心温度正常(35.2—36.60℃)。均采用气管内静吸复合麻醉,静脉注射异丙酚1.5~2 mg/kg、芬太尼4-6μg/kg、维库溴铵0.1~0.2 mg/kg诱导,吸入0.6%-1.2%异氟醚维持;吸入氧浓度40%;异丙酚1.5~2 mg·kg-1·h-1持续输注;维库溴铵1~2 mg间断静脉注射。每5分钟记录1次中心温度(鼻咽温),观察围术期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果A组2例患者因手术时间超过24 h剔除,共38例进行统计。A组患者降温速率(1.11±0.05)℃/h,复温速率(0.74±0.09)℃/h。A组患者89%(16/18)在硬脑膜打开前达到目标温度34℃,平台期平均中心温度(34.3±0.5)℃,距34℃最大升幅0.52℃,最大降幅为0.23℃。A组患者67%(12/18)手术结束时中心温度恢复正常。返回ICU后A组患者中心温度(返回ICU时实测温度的均值)(35.8±0.6)℃低于B组(36.6±0.4)℃(P<0.05)。A组患者4例术后出现寒颤、3例发热、1例死亡。结论神经外科手术中应用充气温控毯可较理想地降低体温,相对于降温效率其复温效率偏低。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非常贫乏的国家,工业发展带来的城市发展已使城市供水水源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原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对24个省、市、自治区的1534个检测点作长期调查,结果发现:20%的水样的色度、浊度、铁、锰超标,30%水样有机污染物超标。常规的净水工艺对饮水中的有机污染物难以达到安全净化的目的,光催化氧化技术具有以廉价、简单方便的方式降解大部分有机和部分无机污染物,并且最终能把污染物降解成水、二氧化碳和相应的无害物质的特点,而光催化反应器是光催化技术能否在实际饮水处理成功应用的关键,成为一个被广泛研究的课题。我们研究了影响流化床光催化反应器性能的因素,着重讨论反应器径高比与传质效率和光辐射强度之间的关系,提出改进光催化反应器设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4.
5.
6.
杨造起 《心电学杂志》1995,14(3):186-187
预激综合征心电图异常比较常见,典型者诊断并不困难,但掩盖或酷似ECC的其它异常如心肌梗塞、房室和室内传导阻滞、心室肥厚以及原发性ST-T改变可造成诊断的困难.本文就其掩盖或酷似心电图其它异常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三苯氧胺(TAM)是一种非甾体类抗雌激素药物,适用于各期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近年来随着对TAM实验与临床的深入研究,发现大剂量的三苯氧胺(简称HD-TAM)在组织中的浓度为血清中的10~60倍,浓度最高的组织为肝和肺,此外在胰腺、胰腺肿瘤、乳腺癌及其转移组织中的浓度也较高。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的研究工作表明,克山病人心肌中能量代射的紊乱在克山病发病机制中占有重要地位。从病理形态学及生化检查中证明心肌细胞的主要产能场所线粒体也发生了明显变化。我们研究室在1980年、1982年工作  相似文献   
9.
螺旋CT三期扫描对肝纤维化诊断价值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螺旋CT三期扫描对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6例经肝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组和42例正常对照组进行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根据纤维化程度分期进行影像资料和相关指标的统计分析。结果肝左叶增大,肝表面形态及肝实质密度的改变,脾脏增大,门静脉增宽和侧枝循环的建立等影像学改变,随着肝纤维化严重程度的加重而有统计学差异。本研究显示57例肝纤维化患者螺旋CT三期扫描诊断肝纤维化52例,敏感性91.2%,特异性77.8%。各期肝纤维化分期准确28例,准确率49.1%;准确判断轻度纤维化(S1、S2)或重度纤维化(S3、S4)44例,准确率77.2%,诊断早期肝硬化16例,准确率84.2%。结论螺旋CT三期扫描能判断肝纤维化的程度,而且是动态观察肝纤维化的病程演进和临床随访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生活富裕后,平安健康尤为重要,环境的科学,对于人类养生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这早已存在于我国古代的《易经》中。[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