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3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究分析CT在腹部创伤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并分析2008年9月~2013年1月因腹部创伤而在我院接受CT诊断的131例患者资料,112例接受手术治疗,19例保守治疗,把他们的治疗结果和CT诊断进行比照。结果:手术112例和CT诊断比照,101例符合,CT诊断准确率是90.2%,11例CT诊断不准确是因为患者血管受损严重,并且身体有其他受伤的地方。结论:对患者进行腹部创伤的CT诊断时,应该根据患者的病情来有效运用不同的扫描技术,必须进一步强调作平扫+增强的结合。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椎弓峡部裂在常规CT轴位扫描中的表现及特点,探讨减少漏诊及误诊的征象与办法.方法 对30例椎弓峡部裂患者行常规CT扫描和全椎弓薄层扫描.通过三维重建图像确诊,对常规CT轴位扫描图像的特异性征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0例腰椎峡部裂的CT表现多为直接征象"裂隙征"或间接征象"假性椎间盘膨出征"等,对腰椎序列较好、未见滑脱而定位片或椎间盘层面有可疑间接征象者,可加层扫描,均可获得提示诊断的峡部改变;或薄建重组,进行确诊.结论 腰椎椎弓峡部裂的常规CT图像具有较明显的特征性表现,多种方法结合可避免漏诊、误诊.多数直接征象和多角度重建图像具有确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分析单细胞转录组数据,挖掘红系终末分化过程中潜在的转录因子Ikzf1,并探究其在终末红系分化中的功能。方法 利用SCENIC方法对人和小鼠红系细胞的单细胞转录组数据进行转录因子预测,从bulk转录组数据获取所预测因子Ikzf1在红系终末分化过程中的表达情况并在小鼠胎肝红系分化体系中进行RT-qPCR验证。在小鼠胎肝来源的红系细胞中利用短发夹RNA (shRNA)干扰技术敲低Ikzf1,流式分选GFP阳性的成功转染细胞,RT-qPCR验证其敲低效率,流式细胞术分析Ikzf1敲低后对红系分化和脱核的影响。结果 SCENIC预测Ikzf1是人与小鼠红系终末分化共同的转录因子,转录组及RT-qPCR分析显示其在终末分化较早期的原红和早幼红细胞阶段表达量较高。将小鼠胎肝来源红系细胞中Ikzf1基因的表达成功敲低,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Ikzf1敲低导致红细胞分化阻滞在早幼红细胞时期,细胞脱核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 转录因子Ikzf1在红系终末分化早期高表达并参与促进红系终末分化和脱核。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利用单细胞转录组数据分析挖掘红系终末分化的潜在转录因子,并重点对预测得到的核转录因子NFYB和NFYC在红系终末分化中的表达和功能进行探究。方法 使用人骨髓红系终末分化单细胞转录组数据,结合SCENIC分析预测分化阶段特异性转录调控因子。利用公共测序数据集重点分析预测出的NFYB和NFYC在人与小鼠红系终末分化不同阶段中的表达;荧光激活细胞分选技术(FACS)分选小鼠胎肝体外红系终末分化各阶段的细胞,检测Nfyb和Nfyc的表达水平。在小鼠胎肝红系分化体系中使用慢病毒感染,分别敲低Nfyb和Nfyc,检测红系终末分化及脱核的变化。结果 通过SCENIC分析预测出NFYB和NFYC是红系终末分化早期的调控因子,在人与小鼠的红系终末分化早期表达较高,晚期则降低。在小鼠胎肝体外红系分化体系中分别敲低Nfyb和Nfyc,均可显著抑制红系终末分化(P<0.05)及脱核(P<0.05)。结论 NFYB和NFYC促进红系终末分化过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β-654地中海贫血小鼠骨髓红系终末分化的阶段特异性转录组特点。方法对β-654地中海贫血小鼠及同窝野生对照小鼠进行基因型鉴定及外周血涂片染色分析,而后对其骨髓细胞做流式细胞分选,收集原始红、早幼红、中幼红和晚幼红细胞用于转录组测序;测序数据过滤后进行基因差异表达分析,进一步对差异基因做GO富集分析并通过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对其中的上调基因进行蛋白质间相互作用网络和关键基因分析。结果β-654地中海贫血小鼠骨髓红系细胞与同期正常对照间的差异基因随分化进程逐渐增多;GO分析显示地中海贫血早幼红-晚幼红细胞分化过程中分子伴侣介导的蛋白质折叠过程被逐渐激活,早幼红-中幼红时期氧化还原酶活性上调,中幼红-晚幼红时期泛素蛋白连接酶结合增强;蛋白质间相互作用分析发现分子伴侣中的热休克蛋白(Hsp)家族成员位于地中海贫血红系调控网络核心,且随贫血细胞向晚期分化该家族核心网络成员逐渐增多。结论β-654地中海贫血小鼠骨髓红系细胞终末分化具有阶段特异性转录组变化,Hsp家族介导的蛋白质折叠过程随贫血细胞分化逐渐增强,早中幼红时期激活氧化还原反应,而中晚幼红时期以泛素化介导的蛋白降解为主。  相似文献   
6.
余东林 《现代保健》2011,(25):115-116
目的分析椎弓峡部裂存常规CT轴位扫捕中的表现及特点,探讨减少漏诊及误诊的征象与办法。方法对30例椎弓峡部裂患者行常规CT扫描和全椎弓薄层扫描。通过三维重建图像确诊,对常规CT轴位扫描图像的特异性征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腰椎峡部裂的CT表现多为直接征象“裂隙征”或间接征象“假性椎间盘膨出征”等,对腰椎序列较好、未见滑脱而定位片或椎间髓层而由可疑间接征象者,可加层扫描,均可获得提示诊断的峡部改变;或薄建重组,进行确诊。结论腰椎椎弓峡部裂的常规CT图像具有较明显的特征性表现,多种方法结合可避免漏诊、误诊。多数直接征象和多角度重建图像具有确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伊伐布雷定片联合托伐普坦片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给予托伐普坦片每次15 mg,qd,饭后口服;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盐酸伊伐布雷定片每次5 mg,bid,饭后口服。2组患者均治疗10周。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N-端前脑钠肽(NT-proBNP)、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水平,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入组82例,脱落3例,最终79例纳入分析;对照组入组83例,脱落5例,最终78例纳入分析。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4.94%(75例/79例)和78.21%(61例/7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LVEF分别为(49.91±9.79)%和(40.95±6.07)%,NT-proBNP分别为(2 834.23±213.39)和(4 523.71±356.57)ng·L^(-1),cTnⅠ分别为(0.67±0.10)和(4.18±0.98)μg·L^(-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患者发生的药物不良反应均以恶心呕吐、食欲缺乏、呼吸困难、发热等为主。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33%和11.5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伊伐布雷定片联合托伐普坦片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其能有效地减轻心肌损伤,改善心功能,且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