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目的:探讨微创第1跖骨截骨矫形术治疗外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3年4月至2017年4月,采用微创第1跖骨截骨矫形术治疗外翻患者273例,男16例、女257例;年龄21~73岁,中位数53岁;左足76例,右足92例,双足105例。术中采用棒状磨头磨钻系统微创磨削掉骨赘及囊并行第1跖骨截骨。记录手术时间;分别于术前及术后6个月,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患足疼痛情况,测量外翻角及第1、第2跖骨间角,并采用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足趾、跖趾关节、趾间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估患足功能;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手术时间(15±3)min。273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术后8周,截骨端均愈合。术后6个月时,患足疼痛VAS评分较术前降低[(2.5±0.5)分,(8.6±0.9)分,t=-103.892,P=0.003],外翻角及跖骨间角减小[15.4°±1.9°,30.7°±1.3°,t=-79.014,P=0.001;8.4°±2.3°,17.9°±1.6°,t=-98.226,P=0.005],AOFAS足功能评分增加[(83.1±10.8)分,(35.0±9.4)分,t=115.439,P=0.001]。术后并发趾内侧皮神经损伤趾麻木9例,经电脉冲理疗及营养神经等药物治疗,术后3个月时症状消失;并发趾跖趾关节僵硬6例,经加强功能锻炼,关节功能恢复;并发外翻角增大3例,术后9°~11°,术后6个月时增加到16°~22°,患者无不适,未行特殊处理。结论:微创第1跖骨截骨矫形术治疗外翻,创伤小、截骨端愈合好,可有效缓解患足疼痛、矫正患足畸形,有利于足功能恢复,且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3.
张慧峰  佘江  许淑娣  白跳  李茉  李德成 《重庆医学》2022,51(11):1876-1880
目的 探讨玻璃酸钠联合吲哚美辛巴布膏治疗老年膝骨性关节炎(KOA)的效果及其对关节液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2019年10月至2020年3月该院收治的KOA患者141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 3组,每组各47例,A组给予玻璃酸钠治疗,B组给予吲哚辛巴布膏治疗,C组给予玻璃酸钠联合吲哚美辛巴布膏治疗。记录3组患者膝关节疼痛缓解时间、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肿胀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对膝关节疼痛及功能进行评价;比较各组患者治疗前后患侧膝关节液中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结果 治疗前3组患者相关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组患者关节活动度高于A、B组,肿胀程度低于A、B组,疼痛缓解时间短于A、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A、B组(93.62%vs.78.23%,P<0.05);治疗后及随访1个月,C组患者VAS及HSS得分均优于A、B组(P<0.05);C组患者患侧膝关节液白细胞介素(IL)-1β、IL-6、IL-17、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磁共振成像...  相似文献   
4.
赵宇  李战宁  马丁  刘勇军  佘江  张健  贺西京 《中外医疗》2014,(8):73+75-73,75
目的探讨腰椎后路椎间植骨融合术(PLIF)与腰椎后外侧融合术(PLF)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该院收治的80例腰椎滑脱症患者,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研究组1与研究组2,两组患者均给予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然后进行植骨融合术,研究组1给予腰椎后路椎间植骨融合术(PLIF)治疗,研究组2给予腰椎后外侧融合术(PLF)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40例研究组1患者,有21例显效、13例有效、6例无效,总有效率为85.0%;40例研究组2患者,有19例显效,12例有效,9例无效,总有效率为77.5%。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腰椎滑脱症患者先进行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后,进行PLIF与PLF,可有效提高提高植骨融合率,有效改善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究骨科切口感染者创面病原菌分布,并分析骨科切口感染者自噬相关蛋白微管结合轻链蛋白-3(LC-3)、自噬特异性基因-1(Beclin-1)和泛素结合蛋白(P62)表达水平。方法选择2014年5月至2017年8月于西安市第九医院治疗的276例骨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将40例正处于切口感染期患者作为观察组,分析其创面病原菌分布;另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暴露表皮、暴露皮下组织及暴露肌肉骨骼中未感染36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感染切口创面组织标本Beclin-1、LC-3和P62自噬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276例骨科患者中治疗后发生切口感染者40例,感染率为14.49%。40例切口感染者共检出病原菌67株,包括革兰阴性菌46株(68.66%),其中铜绿假单胞菌为18株,占比最高(26.87%),其次为大肠埃希菌11株(16.42%);革兰阳性菌19株(28.36%),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8株(11.94%),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7株(10.45%);酵母样真菌2株(2.99%)。感染切口创面组织标本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LC-3和Beclin-1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88、P=0.006,χ^2=11.800、P=0.001);P62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511、P<0.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LC-3和Beclin-1灰度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62灰度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5.282、4.207、8.678,P均<0.001)。结论骨科切口感染者创面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的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埃希菌为主,自噬相关蛋白LC-3、Beclin-1降低,P62升高,自噬水平降低,推测骨科切口感染与自噬相关蛋白表达存在密切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镁合金螺钉及羟基磷灰石涂层镁合金螺钉在治疗下胫腓联合损伤时在力学特性上是否与钛合金螺钉存在差异。方法 参照市售治疗下胫腓联合损伤的钛合金螺钉制作相同规格的镁合金螺钉及羟基磷灰石涂层镁合金螺钉,取3种不同材质的螺钉(镁合金螺钉、羟基磷灰石涂层镁合金螺钉和钛合金螺钉),分成3组,即镁合金螺钉组、羟基磷灰石涂层镁合金螺钉组(简称羟基磷灰石涂层组)和钛合金螺钉组。将3种不同材质同种规格(直径2.7 mm×长30.0 mm、直径3.5 mm×长45.0 mm、直径4.5 mm×长45.0 mm)的螺钉分别进行最大扭矩和断裂扭转角实验、轴向拔出力实验、旋动扭矩(旋入、旋出)实验。结果 最大扭矩和断裂扭转角实验:镁合金螺钉及羟基磷灰石涂层镁合金螺钉的最大扭矩小于钛合金螺钉,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2.7 mm×30.0 mm:镁合金螺钉组0.28 N·m±0.01 N·m,羟基磷灰石涂层组0.30 N·m±0.02 N·m,钛合金螺钉组1.39 N·m±0.01 N·m。H=20.607,P=0.000 <0.01。3.5 mm×45.0 mm:镁合金螺钉组0.63 N·m±0.03 ...  相似文献   
8.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