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儿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父母听诊对哮喘患儿喘鸣的评价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父母听诊对哮喘患儿喘鸣评价的临床意义。方法父母及哮喘患儿96对,教会父母用耳听喘鸣后,与医生听诊结果比较,并用峰流速仪检测呼气峰流速率(PEFR)。结果在592次观察中,医生及父母分别有64.7%及55.6%发现喘鸣(P<0.01)。医生容易听诊者,父母能听到99.1%;医生较难听到者,父母仅能听到65.4%。父母容易听到、较难听到及未听到者,平均PEFR分别为(51±2.5)%、(72±2.0)%、(92±1.8)%(三者相互比较,P值均<0.01)。结论可教会父母判断喘鸣的存在及程度,这有助于父母对哮喘患儿的监护,并可帮助父母决定何时增加药物,何时需要及时就诊。  相似文献   
2.
哮喘患儿再次入院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哮喘患儿再次入院的危险因素。方法: 以近8年该院儿科因哮喘住院的289例患儿为对象,综合分析其一般情况、哮喘严重程度、临床表现、出院后治疗及首次入院后12个月内再次入院的情况等资料,筛选和分析哮喘再次入院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21.8%哮喘患儿在首次入院后12个月内再次入院,24个月内升至40.1%。与再入院相关的危险因素有:年龄 (OR =4.466 ,P <0 .0 1 );既往住院次数(OR=4.256,P<0.01);哮喘严重程度(OR =1.993,P<0.01);呼吸次数 (OR =1.032,P<0.01);出院后吸入皮质激素治疗(OR =1.943,P<0.05)。结论: 年龄小于5岁、既往因哮喘住院次数较多者、哮喘程度较严重者及呼吸次数较快者,其再次入院的危险性较高,而出院后使用吸入皮质激素治疗者再次入院危险性较低  相似文献   
3.
小儿金葡菌L型血行感染36例临床分析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510080)郝敏麒1佘桂源L型细菌是所有的细胞壁缺陷型细菌的总称。本文对我院儿科从1994年3月~1995年3月36例血L型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感染病例作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1.一般...  相似文献   
4.
<正> 患儿男,4个月,因咳喘2个月,发热50天入院。体温每天波动在38~38.8℃之间。病后1个月余,当地医院摄胸片示右上肺斑片阴影,左上肺均匀致密影,用抗生素、激素等治疗20天无好转而入院。人院前1周血沉为100mm/h,PPD试验阴性,病后食欲、精神渐差,易激惹,多汗。未接种卡介苗,无结核接触史。查体:T38℃,R46次/min,P110次/min,体重6.5kg,营养中等,神倦,浅表淋巴结不大,前自平,颈软、双肺可闻哮鸣音及少量中细湿罗音,肝右肋下1.5cm,脾大5cm。Hb125g/L,RBC4.3×10~(12)/L,WBC14.644×10~9/L,多核0.67,L0.3。胸片示右中上肺散在大小不  相似文献   
5.
我们自1980年3月起先后对尘螨过敏的支气管哮喘(下简称支喘)病儿用尘螨浸液减敏法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将其中记录完整的34例小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学龄儿童支原体肺炎的发病与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肺炎支原体是学龄期小儿肺炎的重要病原之一,但目前对此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对小儿肺炎抗生素的经验性使用也尚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为探讨学龄期小儿支原体(MP)肺炎的诊治,本文对83例学龄儿童肺炎中的48例MP肺炎的发病与诊治予以分析。1 临床资料1.1 对象 1994年11月~1998年7月因肺炎在我院住院的6~14岁患儿共83例,有咳嗽症状并肺部固定小水泡音或X线胸片见肺野有斑片或大片阴影,本次发病前3个月内均无呼吸道感染。其中MP48例,依据为MP-IgM(+)滴度≥1:80,(试剂来自日本FUJ…  相似文献   
7.
哮喘儿童行为、社会适应能力及心理的研究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目的探讨哮喘患儿与正常儿童在行为、社会适应能力和精神、心理状态方面的差异。方法对9~15岁的264例哮喘儿童和250例正常儿童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项目包括行为2项、社会适应能力7项和精神、心理状态6项等。结果在行为方面,所有哮喘患儿和正常儿童都无吸烟史,但是哮喘儿童的父母一方或双方吸烟者(65.9%)比正常儿童组(52.0%)多见;此外,哮喘儿童较少参加体育运动。在社会适应能力方面,哮喘儿童较难结交新朋友,较易感觉孤单及生活不愉快,学习成绩较差。在精神心理状态方面,哮喘儿童较多出现沮丧、易激惹、紧张、睡眠障碍及头晕。结论性格内向,社会适应能力差,某些精神情绪异常及被动吸烟在哮喘患儿中更为多见。  相似文献   
8.
吸入丙酸倍氯米松治疗婴幼儿哮喘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进一步了解吸入皮质激素对婴幼儿哮喘的治疗作用、副作用等问题.方法对170例1~3岁的轻中重度婴幼儿哮喘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用面罩型筒式储雾罐吸入丙酸倍氯米松250~750μg/d;对照组不用吸入激素,只给予酮替芬等预防性治疗.结果治疗组患儿发作次数、咳嗽、喘息天数均较未经吸入治疗患儿少,并未发现明显副作用.结论各种严重程度的婴幼儿哮喘,借助面罩型储雾罐吸入皮质激素每日250~750μg均能收到较好疗效,而且安全.  相似文献   
9.
儿童支气管肺炎的抗菌药物治疗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佘桂源 《新医学》1999,30(9):503-504
1引言支气管肺炎是小儿最常见的肺炎,病原主要是细菌或病毒。大多数重症肺炎系由细菌感染引起,或在病毒感染后继发细菌感染,在部分患儿中细菌和病毒可同时存在,即所谓混合感染,因此临床上应用抗菌药物治疗支气管肺炎是十分重要的控制炎症方法,应该选用高效、低毒、价廉的抗菌药物,避免滥用抗菌药物。2抗菌药物的选用本来正确选用抗菌药物是以病原学论断和药物敏感试验为基础的,但是当前细菌的病原学检查仍是一大难题,即使是大医院也多难开展,阿况是基层的医院。因此凭经验选用抗菌药物仍然是临床最初的和通行的治疗模式。所谓经验…  相似文献   
10.
哮喘患儿的住院特征及可能引起住院的可预防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住院哮喘患儿的特征 ,并确定可能引起再住院的可预防因素。方法 :162例14岁以下因哮喘住院的患儿 ,在入院时 ,记录其哮喘病史、住院前哮喘的防治及监测情况、患儿父母对哮喘知识掌握的程度、本次哮喘发作的经过及处理 ,并分析本次住院的可能原因。结果 :根据患儿本次住院前12个月的临床表现 ,发现65 4 %为非频繁发作哮喘 ,26 5 %为频繁发作哮喘 ,8 %为持续性哮喘。非频繁发作哮喘多见于5岁以下患儿 ,而持续性哮喘多见于5岁及5岁以上患儿 (P<0 001)。在7个可能引起住院的可预防因素中 ,即缺乏哮喘知识、预防措施不恰当、依从性差、住院前未应用强的松、未定期就诊、发作时未及时应用 β2-受体激动剂及延迟就诊超过24小时等 ,96 9 %的患儿具备其中之一 ,而75 9 %的患儿具备其中3个或3个以上的因素。与非频繁发作性哮喘相比 ,频繁发作及持续性哮喘具备其中更多的因素 (P<0 001)。结论 :针对住院患儿存在的可能导致住院的因素 ,采取相应措施 ,有望降低将来的住院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