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考察注射用头孢拉定在25℃时的稳定性,为其贮存条件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选择3个厂家3个批号的注射用头孢拉定样品在25℃下贮存3个月,依据《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注射用头孢拉定项下规定,考察其性状、溶液澄清度和颜色、水分、pH值、有关物质和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注射用头孢拉定在25℃下贮存3个月,性状、水分、pH值、有关物质和含量均符合《中国药典》2010年版的规定;其中,一个厂家一个批次的样品溶液颜色在放置2个月后,颜色超过规定的黄绿色8号标准比色液。结论不同厂家生产的注射用头孢拉定其稳定性不同,大部分厂家的药品可在25℃下贮存3个月。  相似文献   
2.
目的:用酶联免疫放大法测定大剂量甲氨蝶呤(HD-MTX)治疗儿童急性白血病的血药浓度,分析性别、年龄差异性对血药浓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月28日-2014年7月20日在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及深圳市儿童医院接受急性白血病治疗的儿童34例,均静滴5 g/m2甲氨蝶呤持续24 h,结合四氢叶酸解救,分别在给药结束后0 h、24 h、48 h后采血,样本均采用酶联免疫放大法。结果:MTX血药浓度有着较明显的年龄及性别差异,男童和女童在7~8岁中最高,在给药结束后24 h后女童的血药浓度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上升趋势。结论:在监测甲氨蝶呤血药浓度根据年龄和性别的差异随时调整用药方案,能够有效保证用药安全,减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儿童血浆中吗替麦考酚酸(MPA)的方法,以进行吗替麦考酚酯的血药浓度监测。方法:采用C18柱(Waters Spherisorb 5μm ODS,4.6 mm×250 mm),流动相:乙腈:水:三乙胺(40:60:0.3)(磷酸调pH至3.5);流速1.0 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252 nm。结果:当吗替麦考酚酸浓度在0.5~60mg/L时,其峰面积与浓度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6);高、中、低3个浓度的绝对回收率分别为91.5%,93.7%和96.9%,相对回收率分别为103.3%,95.6%和104.7%,日内及日间精密度的RSD均小于5%。目前采用此方法已测定儿童谷浓度血样20份,浓度范围在0.76~2.67 mg/L。结论:本方法测定结果准确、方法简便,可用于儿童患者的血药浓度监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喘可治注射液联合细辛脑注射液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9月在深圳市儿童医院接受治疗的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94例,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静脉滴注细辛脑注射液,0.5 mg/kg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 m L,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雾化吸入喘可治注射液,2 m L与3 m L生理盐水混合,2次/d。两组患儿连续治疗7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症状、肺功能、炎症变化。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2.98%、95.7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喘息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和痰鸣音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RR(呼吸频率)和吸气时间/总呼吸时间(Ti/Tt)均明显降低,而潮气量(TV)、潮气呼气峰流速(PTEF)及达峰时间比(t PTEF/t E)均明显升高,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IL-10水平均明显降低,而IL-12水平明显升高,同组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气道细胞总数、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水平均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喘可治注射液联合细辛脑注射液治疗小儿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较好,能明显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肺功能及炎症状态,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考察玻璃瓶、聚氯乙烯软袋(PVC)、聚丙烯可立袋(PP)、非聚氯乙烯复合膜软袋(NPVC)4种包装材料在葡萄糖和氯化钠两种溶媒大输液中对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的吸附情况。方法 将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分别配制于4种材质的0.9%氯化钠注射液及5%葡萄糖注射液中,于0、0.25、0.5、1、2、4、6 h取样,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丹参酮ⅡA磺酸钠的吸光度值,考察其量的变化。结果 6 h内丹参酮ⅡA磺酸钠在4种材质两种输液中量的变化低于±4%,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在4种不同材质的输液中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考察玻璃瓶、聚氯乙烯软袋(PVC)、聚丙烯可立袋(PP)、非聚氯乙烯复合膜软袋(NPVC)4种包装材料在葡萄糖和氯化钠两种溶媒大输液中对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的吸附情况。方法将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分别配制于4种材质的0.9%氯化钠注射液及5%葡萄糖注射液中,于0、0.25、0.5、1、2、4、6h取样,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丹参酮ⅡA磺酸钠的吸光度值,考察其量的变化。结果 6h内丹参酮ⅡA磺酸钠在4种材质两种输液中量的变化低于±4%,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在4种不同材质的输液中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考察注射用双黄连粉针在玻璃瓶、聚氯乙烯软袋、聚丙烯可立袋、非PVC复合膜软袋4种不同材质包装常用大输液中的不溶性微粒变化。方法注射用双黄连粉针分别配制于4种材质的氯化钠注射液及5%葡萄糖注射液中,采用《中国药典》附录光阻法测定配伍前,配伍后Oh,4h,及通过输液器后混合液中不溶性微粒数。结果配伍后混合溶液中的不溶性微粒均显著增加,不同材质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双黄连粉针在4种材质包装的常用输液中不溶性微粒数比空白输液显著增加,不同材质输液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选择合格的输液器具,可大大减少溶液中的不溶性微粒。  相似文献   
8.
目的 考察玻璃瓶、聚氯乙烯软袋(PVC)、聚丙烯可立袋(PP)、非聚氯乙烯复合膜软袋(NPVC)4种包装材料在葡萄糖和氯化钠两种溶媒大输液中对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的吸附情况。方法 将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分别配制于4种材质的0.9%氯化钠注射液及5%葡萄糖注射液中,于0、0.25、0.5、1、2、4、6 h取样,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丹参酮ⅡA磺酸钠的吸光度值,考察其量的变化。结果 6 h内丹参酮ⅡA磺酸钠在4种材质两种输液中量的变化低于±4%,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在4种不同材质的输液中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