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妊娠期用药对胎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妊娠期药物动力学(包括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等)研究证明,妊娠期用药不当,可造成胎儿死亡、畸形、发育不良或功能障碍等严重后果。如何正确选择用药,对于控制出生缺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尤为重要,为此,本文就药物对胎儿的影响进行探讨。 孕妇药物动力学改变 在妊娠期由于各个系统发生明显的适应性生理变化,对药物动力学产生很大影响,因此预测药物对胎儿的影响,不仅要从药物的化学成份,动物学实验来判断,还要分析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等诸多因素后才可付诸临床应用。 一、胎盘屏障作用 几乎所有的药物都能通过胎盘转运到胎儿体内,但程度与速度有所不同。药物的分子量<500、脂溶性高、解离度低、血浆蛋白结合率低的药物较易通过,分子量>1000时通过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鼻咽癌放疗后大出血的血管内栓塞术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分析8例鼻咽癌放疗后大出血的介入手术的护理要点。结果通过介入手术成功填塞止血,患者安返病房。结论介入手术是抢救大出血危重病人的有效手段,不仅要求医生医术精湛,而且要求护士熟练掌握急救技术,熟悉介入手术操作程序,密切配合,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以确保手术的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TW3-RUS、TW3-C carpal、RUS-CHN三种骨龄评价方法的差异性及可重复性。材料与方法:应用TW3-RUS、TW3-C carpal、RUS-CHN三种方法,由2名有骨龄评价培训经历的医师,阅读时间年龄为12岁的正常男性儿童的手腕部X线平片,独立盲法进行骨龄评价。结果:2名医师的骨龄评价结果差别无统计学差异(P>0.05);3种方法对骨龄评价结果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2人组内3种方法两两比较,TW3-C carpal与TW3-RUS及RUS-CHN骨龄评价结果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TW3-RUS与RUS-CHN骨龄评价结果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名医师应用3种方法对12岁男童骨龄评价结果的可重复性高。对12岁男童骨龄评价,TW3-RUS与RUS-CHN法无明显差别,TW3-C carpal与TW3-RUS及RUS-CHN差别较大,推测TW3-C carpal可能不适合12岁男童骨龄评价。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药品管理的基本风险及预防对策。方法对目前基层医院的风险管理现状进行综合分析,并依据现行提出相应的预防对策。结果经过对现状的分析与预防对策的执行,基层医院药品管理工作获得良好的提升,确保了患者的用药安全。结论为加强对药品的有效管理,需要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如此才能够提升患者的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经股静脉小切口介入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8例急性下肢深静脉广泛血栓形成患者采用经股静脉小切口入路综合性介入治疗,挤压并溶栓,其中髂总静脉支架放置3例,下腔静脉永久滤器放置8例。结果 技术成功率100%,治疗后闭塞的血管再通,下肢肿胀消失,活动基本恢复正常。结论 经股静脉小切口综合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虽然操作较为复杂,有一定的危险性,但疗效显著,清除血栓较彻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下肢静脉顺行造影的造影技术及提高下肢静脉病变的诊断水平。方法 对l62例,临床诊断下肢静脉曲张、血管瘤、发育不良及血栓性静脉炎病例行常规足背静脉穿刺造影,其中35例在此基础上再行胭静脉或股静脉穿刺造影。结果 全部病例造影都呈阳性表现,病变部位及范围显示良好,其中深静脉瓣功能不全75例:单纯性浅静瓣功能不全(浅静脉曲张)34例;交通静脉瓣功能不全25例;下肢静脉血栓形成19例;静脉发育不良3例;下肢静脉局部外压性狭窄并远段静脉曲张2例;动静脉瘘2例。结论 下肢顺行性静脉造影简单、安全,能为,临床治疗提供充分的影像诊断依据,对一些髂总静脉、髂外静脉及股静脉显示不清的病人,可在足背注药的基础上行胭静脉或股静脉穿刺造影,更加明确诊断下肢静脉病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细菌性阴道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料与方法 一、病例选择:277例有阴道分泌物增多及白带异常有异味的门诊患者,年龄16-68岁,平均年龄31.7岁。其中生育期妇女229例,孕妇23例,绝经期妇女25例。月经期及近一月内使用抗生素治疗者除外。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导管动脉内介入治疗难治性鼻咽癌放疗后大出血的价值。方法对12例鼻咽癌放疗后大出血患者共行16次动脉内介入治疗,其中11例行上颌动脉和/或面动脉和/或颈内动脉栓塞。栓塞材料有明胶海绵、弹簧钢圈、PVA颗粒、可脱球囊;1例用带膜支架闭塞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结果7例患者至今仍存活,介入治疗后第2、3、5、21天因突然鼻腔再次大出血死亡4例,1例死于感染。5例术后出现复视、半边肢体肌力减退、面部隐痛、麻木等症状,经治疗后恢复。结论虽然经导管介入治疗后仍可能再次出血以及合并其他并发症,但经导管动脉内介入治疗鼻咽癌放疗后大出血仍是首选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输卵管性不孕是妇性的难治病因之一,近年来随着性传播疾病、宫内操作、宫内感染的增多,输卵管因素导致不孕发生率有逐年增加的倾向,炎症所致的输卵管粘膜充血、水肿、渗出、纤毛破坏、管腔堵塞或闭塞、输卵管伞端粘连等是造成不育的病理基础,采用宫腔镜直视下输卵管插管治疗输卵管炎性阻塞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0.
血管内栓塞治疗鼻咽癌放疗后鼻及鼻咽部大出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经血管栓塞治疗鼻咽癌放疗后鼻及鼻咽部大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 7 例鼻咽癌放疗后鼻及鼻咽部大出血患者采用经股动脉穿刺行双侧颈内、外动脉造影,明确出血部位及出血动脉,以明胶海绵、弹簧钢圈及可脱球囊等材料进行选择性颈内动脉或颈外动脉及其分支血管栓塞。结果:7 例介入栓塞治疗均获成功。其中有 6例经过介入及临床综合治疗7~10天后治愈出院,1例介入治疗后第2天因消化道应激溃疡出血停用抗凝药及激素后,出现广泛脑梗死死亡。结论:鼻咽癌放疗后鼻及鼻咽部大出血采用明胶海绵、弹簧钢圈及可脱性球囊等材料栓塞治疗效果肯定,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