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5篇
药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临床教学查房是结合具体病例分析判断,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是临床与教学的有机结合。目前传统的教学法存在许多弊端,故介绍三种新的教学模式PBL教学法、临床路径式教学法、循证医学教学法,旨在提高临床教学查房效果,最终达到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剥离铲刮术治疗腋臭96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们从1991年至今,采用剥离铲刮术治疗腋臭,术后3m至4年得到随访的患96例,均未复发,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4.
血糖水平对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颅脑损伤后血糖水平变化、脑损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本文对我院2001年1月-2004年8月78例成人颅脑损伤患者空腹血糖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性,19岁,因“发现右侧颅顶部包块伴头痛1个月”于2009年5月24日入院。患者自诉:于2000年右侧头顶部砸伤,当时无昏迷,伤处形成一核桃大小的包块,后自行消失,但头皮下形成一小凹陷。9年后患者平卧时右顶凹陷处可触及一包块隆起,站立时包块消失。入科时查体:发育正常、自动体位、神志清楚、右侧颅顶部可触及约2.5cm×3cm的凹陷,无压痛。  相似文献   
6.
哮喘性支气管炎是儿童的常见病、多发病,常反复发作,一般治疗较难控制,对小儿健康生长影响较大。近十余年来,全国许多地区采用灭活卡介苗防治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及感冒取得较好疗效,但用以治疗哮喘性支气管炎的报道较少。我院1981年设立灭活卡介苗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哮喘性交气管炎的专科门诊,3年多来哮喘性支气管炎患者接种治疗6次以上者共113例,近期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微创穿刺术加尿激酶血肿清除与小骨窗开颅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术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治疗中的疗效对比。【方法】2000年1月-2004年12月84例符合手术适应征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急性期患者被随机分为微创术加尿激酶血肿清除治疗组(穿刺组)和小骨窗开颅显微镜下血肿清除(小骨窗组)手术组,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转归。【结果】微创术加尿激酶血肿清除治疗组疗效与小骨窗开颅术清除血肿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术加尿激酶血肿清除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与小骨窗开颅显微镜下血肿清除疗效相近。  相似文献   
8.
何碧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15):1852-1853
目的:探讨老年人便秘以中医护理的要点及方法。方法:将124例老年性便秘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以传统西医方式给予护理及生活指导;护理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中医方法进行护理并给予生活指导。1个月后对两组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及对比。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3.23%,总满意率为38.33%,复发率为85.00%;护理组总有效率为96.77%,总满意率为95.08%,复发率为13.11%。结论:中医护理融会于生活饮食、运动以及情志控制等各方面,可有效缓解老年性便秘患者的痛苦,降低由老年性便秘引发心梗、脑卒中的危险。  相似文献   
9.
云南西南部的鼠疫流行及鼠疫菌质粒DNA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两年,云南西南部鼠疫动物病几度复燃,流行迅猛并波及人间。从1990年至1993年7月,先后有8个县发生12起鼠疫流行。本文检查了分离自这些地区的全部鼠疫菌株的质粒DNA特征,并与西部德宏地区家鼠鼠疫菌株的质粒DNA进行比较,结合鼠疫流行史和近年流行情况,探讨了鼠疫菌质粒DNA特征在流行病学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并发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国内外学者曾采用轻(33℃~35℃)至中度体温(28℃~32℃)即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普遍认为采用亚低温治疗有良好的脑保护作用,可改善损害后的神经功能。近年来经大量实验和深入观察,亚低温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多尿、电解质紊乱、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值得引起重视和讨论,现将有关文献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