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研究影响DR图像质量因素和规避。方法通过DR成像系统成像后,经工作站后处理,调整至最佳传至激光相机打片。选取600幅照片,其中男性326例,女性274例;年龄2天~78岁,平均年龄45岁。照片所摄部位以胸片、脊柱片、四肢骨和关节片为主,通过X射线评片标准,对其质量进行评价,探讨影响成像质量因素。结果甲级片498张,非甲级片102张。通过着重对非甲级片分析,影响DR图像质量因素如下。①技术人员的操作技能和业务技术水平。此原因所致68张,占66%。②摄片技术参数。此原因所致23张,占23%。③机器性能。此原因所致3张,占3%。④图像后处理技术。此原因所致6张,占6%。⑤激光相机。此原因所致2张,占2%。结论影响DR照片质量因素很多,技术人员的操作技能和水平是其主要因素。应用DR设备过程中,只有不断提高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规范操作和不断总结使用经验,增强对设备原理的学习,探索更多临床经验,才能得到质量更佳图像照片。  相似文献   
2.
二次谐波(SHG)成像利用非线性光学效应,具有空间分辨率高、无需染色、无光毒性等优点,在医学领域已经得到广泛应用。眼部的角膜基质、小梁网、巩膜和神经节细胞轴突中的微管等结构主要呈高度非中心对称,可以采用SHG成像直观地评估。SHG成像在角膜扩张性疾病、角膜感染和青光眼等眼病的诊治方面已有初步应用。现对SHG的产生原理、成像特点及其在眼科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SLC6A3基因多态性与帕金森病(PD)易感性的关系。方法检索PubMed和中国国家知识资源数据库(CNKI),根据检索词‘dopamine transporter’,‘DAT’,‘SLC6A3’和‘Parkinson's disease or PD’搜集1995年1月至2012年10月关于SLC6A3与PD关系的研究,对相关研究进行同质性检验,合并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东亚人群中,SLC6A33'非翻译区(UTR)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3'VNTR,rs72527228)是10-重复的等位基因为PD保护性等位基因[OR:0.78,95%可信区间(CI)(0.65,0.94),P=0.009]。而在高加索人群,3'VNTR未显示等位基因PD易感性差异。在高加索人中,携带SLC6A3启动区域单核苷酸多态性rs2652510 G等位基因,PD发病风险增加(Gvs A,OR:1.26,95%CI(1.04,1.54),P=0.018;GG vs GA+AA,OR:1.37,95%CI(1.03,1.84),P=0.032)。结论SLC6A3基因多态性与PD发病风险相关,在分析SLC6A3基因多态性与PD发病风险关联性时需要考虑种族因素。  相似文献   
4.
罗锐  陈华山  何欢欢  邱清  刘杰  李军   《放射学实践》2012,27(10):1086-1088
目的:探讨不同病理类型的溢液性乳腺癌在乳腺导管造影中的X线征象,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水平。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并行乳腺X线片及腺导管造影检查的乳腺癌108例,溢液性质为血性62例,浆液46例,临床因溢液而疑及乳腺癌。分析不同病理类型乳腺癌(浸润性导管癌64例,浸润性小叶癌23例,其他21例包括髓样癌7例,化生性癌1例,富于脂质癌2例,导管原位癌7例,粘液癌1例,浸润性乳头状癌3例)在乳腺导管造影中的X线征象。结果:乳腺癌导管造影主要征象:鼠尾征13例,导管走行僵直16例,充盈缺损(杯口征)7例,导管扩张99例,截断征(刀切征)24例,导管结构紊乱60例,断续征37例,虫蚀样改变30例,潭湖征32例。108例乳腺癌中有106例合并两种以上征象。浸润性导管癌最多见,64例,占50%;其次为浸润性小叶癌,23例,占21.3%。结论:充分认识溢液性乳腺癌的乳腺导管造影征象,对进一步明确乳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合并征象越多,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越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递进式目标康复干预对绝经后女性上肢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及独立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该院治疗的绝经后女性上肢骨折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经过该院微创手术治疗后,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干预方案,研究组采用该院递进式目标康复干预方案,观察两组患者疼痛评分、独立能力、焦虑评分(SAS)及抑郁评分(SDS)、患者满意度及自我效能感。结果康复干预后,对照组患者的疼痛比例显著大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独立能力评分高分比例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干预后,研究组患者SAS和SD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干预后,研究组患者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自我效能感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递进式目标康复干预对于绝经后女性上肢骨折术后患者预后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