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9篇
综合类   6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侧脑室神经上皮囊肿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侧脑室神经上皮囊肿的影像学特点及其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侧脑室神经上皮囊肿患者的临床、影像学及病理学资料。结果8例患者中男5例,女3例,年龄6~28岁,平均18.4岁。囊肿大小1.2cm×1.5cm~7.2cm×5.3cm不等。1例囊肿位于右侧侧脑室三角区并延伸至前角,呈双卵圆形。余7例位于左、右侧侧脑室三角区内各3例,1例位于左侧侧脑室后角内,呈类圆形或卵圆形。壁菲薄,未见壁结节。囊液密度和信号与脑脊液信号相似,增强扫描囊壁囊液均未见强化。脉络丛被不同程度推挤移位。CT侧脑室造影示对比剂包绕于囊肿周围而未进入囊肿内。结论侧脑室神经上皮囊肿具有较为典型的影像学表现,可对该病进行准确的术前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弥散张量成像技术(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评估钻孔引流和小骨窗两种术式治疗中等量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13年6月~2015年9月,共收治中等量(30~60 ml)基底节区脑出血58例,其中28例采用钻孔引流手术(A组),30例采用小骨窗显微手术组(B组),所有患者均在术前及术后2周进行DTI扫描,获取双侧皮质脊髓束(corticospinal tract,CST)的各项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分别观察对比两者术后第1天血肿清除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再出血、颅内感染、术后2周患侧FA值、术后3个月GOS评分。结果在血肿清除率方面,B组优于A组(P0.05),在再出血及颅内感染方面,二者并无明显区别(P0.05),而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周患侧FA值,术后3个月GOS评分,A组均优于B组(P0.05)。结论 DTI是可以早期评估基底节区脑出血预后的一项有效技术,钻孔引流治疗中等量基底节区出血血肿创伤更小,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小肝癌CT误漏诊的原因,找出避免或减少误漏诊的方法,提高小肝癌CT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8例CT误漏诊的病例资料,其中3例仅行CT平扫,5例平扫加增强,但增强扫描未抓住动脉期扫描病灶,也未对病灶作延迟扫描。2例平扫+增强呈低密度,3例平扫+增强呈等密度,其中1例伴有脂肪肝,1例有肝形态的变化。结果:8例小肝癌CT第一诊断均错误,误诊时病灶直径均在3cm以下,2例手术病理证实,2例经肝穿细胞学检查证实,另4例符合全国诊断标准。结论:将CT平扫和增强列为常规,尽可能应用动态双期或三期增强扫描;不能忽视肝形态变化;在螺旋CT不能普及的情况下,可进一步行CTA、CTAP或碘油CT扫描,以减少误漏诊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体部伽玛刀治疗恶性肿瘤110例近期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体部伽玛刀治疗恶性肿瘤的近期疗效。方法:应用OUR-QGD立体定向伽玛射线全身治疗系统治疗胸部、腹部及盆腔的恶性肿瘤110例。根据PQ 5000型螺旋CT薄层扫描图像,在γ-TPS治疗系统上进行三维图像重建,制定适合的治疗计划。用50%~90%等剂量曲线覆盖靶区(PTV),单次周边剂量3 G y~6 G y,总剂量45G y~60 G y。结果:伽玛刀治疗后3个月评价近期疗效,有107例获得随访,102例获得影像学复查。其中CR 51.9%(53/102),PR 39.2%(40/102),NC 6.8%(7/102),PD 1.9%(2/102),总有效率91.1%。结论:体部伽玛刀治疗恶性肿瘤的近期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分析胃肠道间质瘤(GIST)及胃肠道外间质瘤(EGIST)的影像学表现及病理学特点,提高对间质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经病理证实的GIST及EGIST的影像学和病理学资料。结果:①部位。GIST:食管3例,胃16例,回肠3例,十二指肠、结肠及直肠各1例,共25例;EGIST:腹膜后3例,前腹壁1例,肠系膜4例,腹股沟2例,共10例。②大小。GIST直径4.8~18.0cm,平均10.8cm;EGIST直径7.7~31.0cm,平均20.5cm。③影像学表现为肿瘤轮廓光整,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晰,部分可见液化坏死,较小病灶常呈均匀强化,较大病灶呈不均匀、分隔状强化。④免疫组化表现为35例CD117或CD34均呈高表达,性质分属于低度、中度或高度恶性。结论:GIST及EGIST的影像学及病理学表现相似,为来源相同的肿瘤,但病理学特点不能完全评价间质瘤性质或危险度,而影像学可以提供更多的诊断信息,在间质瘤诊断、鉴别诊断及危险度预测中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磁共振FLAIR序列和DTI在脑弥漫性轴索损伤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磁共振FLAIR序列和DTI在急性期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中的诊断价值及DAI病灶平均ADC值及FA值变化.方法 回顾性分析23例经临床确诊的DAI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及20例健康成人均在常规MRI扫描基础上行液体衰减翻转恢复(FLAIR)序列及弥散加权成像(DTI)扫描,比较两者DAI病灶的检出数目,分析信号特征,分区(大脑半球、胼胝体区、脑干区、小脑半球)测量DAI病灶的平均ADC值及FA值,并与正常对照组相应分区的平均ADC值及FA 值进行比较.结果 联合FLAIR序列和DTI共发现DAI病灶98个,其中DTI显示病灶而FLAIR为阴性的病灶数为11个,FLAIR显示出病灶而DTI为阴性的为5个,各区DAI病灶较之对照组,平均ADC值以降低为主,无变化及升高并存,而FA值降低.结论 对于急性期DAI病灶的显示,DTI比FLAIR序列敏感,FA值变化较平均ADC值敏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7.
脑内单发环形强化病灶在l临床上十分常见,包括肿瘤、炎性感染或出血等疾病,其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的相似性,诊断和鉴别诊断一直是个难点。扩散加权成像(DWI)是基于水分子综合微观运动而形成图像对比的一种MR技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不同级别星形细胞瘤MRI征象与病理分型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42例星形细胞瘤MRI表现.结果 42例星形细胞瘤中,WHO Ⅰ级者5例(11.9%),其中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4例,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1例,肿瘤边界清楚,信号均匀,瘤周水肿0级,有明显囊变坏死,无出血,增强后无明显强化;WHO Ⅱ级者13例(31.0%),其中弥漫性星形细胞瘤11例,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2例,肿瘤边界欠清,信号不均,瘤周水肿Ⅱ级,有囊变坏死,仅有1例有出血,增强后强化程度不等;WHO Ⅲ级者6例(14.3%),肿瘤边界不清,信号不均,瘤周水肿Ⅱ级,有囊变出血,坏死少见,增强呈不均匀强化;WHO Ⅳ级者18例(40.5%),肿瘤边界不清,信号杂乱,瘤周水肿Ⅲ级,有明显囊变坏死及出血,其典型表现是环形强化伴中央区坏死.结论 不同级别星形细胞瘤的MRI表现与病理分型具有相关性,结合MRI表现可以提示病理分型,提高MRI对星形细胞瘤的定性定级水平,从而有助于临床医生选择确定手术方案,最终达到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利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voxel-based optimized morphometry,VBM)及基于统计参数图的个体脑结构分析(individual brain atlases using SPM,IBASPM)软件,分析无常规MR异常的颞叶癫痫患者全脑灰质结构的改变.方法 对30例颞叶癫痫患者及40例正常健康志愿者行全脑扫描,扫描序列为磁化快速梯度回波(magnetization prepared rapid gradient echo,MPRAGE)扫描序列,获得高分辨T1WI图像,数据分析采用以SPM5(statistical parametric mapping 5)软件包为基础的VBM及IBASPM技术进行处理,利用SPSS16.0分别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通过比较,VBM显示颞叶癫痫患者双侧扣带前回、右侧扣带中回、左侧丘脑、双侧中央后回、左侧中央前回、左侧颞上回及右侧颞下回不同程度的灰质体素值减少,癫痫组灰质总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癫痫组的双侧扣带前回、右侧扣带中回、左侧颞上回及右侧颞下回灰质体素值均小于对照组相应脑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癫痫组的左侧丘脑、双侧中央后回、左侧中央前回灰质体素值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利用VBM及IBASPM技术,说明无常规MR异常的颞叶癫痫灰质总体积明显减小,并显示局灶性灰质体素值改变的脑区,提示了病变的主要部位,为临床精确治疗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扩散张量成像(DTI)和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急性期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经临床确诊的 DAI 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在 FLAIR、DTI 及 SWI 的扫描图像上对病灶信号特征及分布特点进行分析,并将各序列观察到的病灶数据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检出497个 DAI 病灶,其中 FLAIR 检出265个,检出率53.3%;DTI检出313个,检出率为62.9%;SWI 检出448个,检出率为90.1%。对于急性期 DAI 病灶的检出率,DTI 及 SWI 明显高于 FLAI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DTI 联合 SWI 可全面检出 DAI 病灶,DTI 三维扩散张量纤维束成像技术可直观了解 DAI病灶区的纤维束中断现象,客观证实 DAI 的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