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7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双嘧达莫为心血管系统类药物,临床主要用于抗血小板聚集、扩张冠状动脉,目前国内有片剂、注射剂等,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性肠炎、水痘、出血性结膜炎、大疱性鼓膜炎、流行性腮腺炎、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等疾病,取得了良好的疗效。但双嘧达莫片剂味苦,喂服困难,对胃有刺激性,同时小儿往往仅用不到一片的量,家长难以准确分割,注射剂必须在医院进行治疗,治疗费用较高。为了便于儿童服用,因此把双嘧达莫制成微囊,掩盖药物的苦味、减少对胃的刺激性,同时还有延缓药物释放的作用。为了确立最佳制备条件,我们用正交实验对相分离成囊法进行了研究,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3种方案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成本与效果。方法286例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消化性溃疡患者分为3组,分剐给予丽珠胃三联(A组),奥美拉唑镁肠溶片、阿莫西林胶囊、甲硝唑片(B组),枸橼酸铋雷尼替丁胶囊、阿莫西林胶囊、甲硝唑片(C组)治疗,均连用7d,采用成本-效果分析法对3组进行评价。结果A、B、C组有效率分别为89.80%、87.37%、88.17%(P〉0.05),成本分别为55.16、223.02、85.54元·d^-1。结论A方案较经济。  相似文献   
3.
何应军 《大家健康》2017,(10):152-153
根据当前临床药师在临床科室中发挥的作用可以推断,未来临床药师参与医学服务是医院药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临床药师提供的药学服务也应该根据科室自身用药特点进行合适的侧重.本文笔者通过对消化科的患者以及所用药物特点展开回顾性分析,将具体的流程、抗菌药物的管理、ADR监测、用药安全指导等展开对比,旨在探讨针对消化科开展药学服务后,作为临床药师的操作与体会.  相似文献   
4.
正交法研究双嘧达莫微囊的制备工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研究双嘧达莫微囊的制备工艺。方法 :用正交设计法对双嘧达莫微囊的制备工艺进行研究。结果 :用单凝聚法制备双嘧达莫微囊 ,其包裹率与囊心囊材比有显著性差异 (P<0.05) ,而搅拌速度能影响微囊的粒径 ,当囊心囊材比为1∶4、成囊温度50℃、搅拌速度为400r/min时 ,包裹率最高 ,囊径最小。结论 :该法工艺简单、可靠  相似文献   
5.
医院药学科研选题及其科研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科研选题的概念、分类、获取科研选题的方法、科研经费来源、医院药学科研方向.方法:文献检索和综合分析.结果:科研选题要善于把握选题的原则和导向,注意课题的研究动态,把握课题的研究范围,发挥出科研人员的优势,设计出切实可行的研究路线.结论:探讨了科研选题的基本原则以及选题时的一些方法和技巧,供广大医院药学科研工作者申报课题时参考.  相似文献   
6.
流产为妇产科常见疾病,其主要症状为出血与腹痛。如处理不当或处理不及时,可能遗留生殖器官炎症,或因大出血而危害孕妇健康,甚至威胁生命;流产易与妇科某些疾病混淆。妊娠于28周前终止,胎儿体重少于1000克,称为流产。流产发生于孕12周前者,称为早期流产。发生于12周后者,称为晚期流产。流产的临床分型:流产大多有一定的发展过程,虽然有的阶段在临床表现不明显,且不一定按顺序发展。但一般不外后列几种过程,即临床分型:先兆流产、难免流产、不全流产和完全流产。本院现在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α-细辛脑注射剂的研究与临床应用概况。方法从药理毒理、制剂及质量控制、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等方面进行文献搜集和综述。结果α-细辛脑注射剂在止咳、平喘等方面具有较强的作用,但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不良反应发生较多,且毒理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结论α-细辛脑注射剂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疗效,但其相应的不良反应报道也逐渐增多,其毒理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其产品的质量标准体系和说明书也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8.
何应军  王芳  刘腾  赵志刚 《中国当代医药》2012,(28):153-154,156
肝细胞性黄疸是一种内科常见疾病,通过介绍1例肝细胞性黄疸患者的既往病史、入院检查,确定患者的药学监护点并实施监护,以促进合理用药,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促进患者的疾病痊愈。  相似文献   
9.
双嘧达莫为心血管系统类药物,临床主要用于抗血小板聚集、扩张冠状动脉,目前国内有片剂、注射剂等,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性肠炎、水痘、出血性结膜炎、大疱性鼓膜炎、流行性腮腺炎、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等疾病[1],取得了良好的疗效.但双嘧达莫片剂味苦,喂服困难,对胃有刺激性,同时小儿往往仅用不到一片的量,家长难以准确分割,注射剂必须在医院进行治疗,治疗费用较高.为了便于儿童服用,因此把双嘧达莫制成微囊,掩盖药物的苦味、减少对胃的刺激性,同时还有延缓药物释放的作用.为了确立最佳制备条件,我们用正交实验对相分离成囊法进行了研究,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