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4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9篇
  2024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基于UPLC-MS/MS、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红芪免疫调节的核心靶点及作用通路,通过分子对接、分子动力学技术对网络药理学结果进行验证,探讨红芪入血成分免疫调节的作用机制。方法 基于UPLC-MS/MS技术定性定量红芪入血成分;通过TCMSP、本草组鉴数据库筛选红芪入血成分对应靶点;以DisGeNET、OMIM、TTD、MalaCards数据库获取免疫相关疾病靶点;构建“红芪入血成分-免疫相关疾病”网络;进行GO、KEGG富集分析,绘制PPI网络;应用分子对接、分子动力学技术进行验证。结果 UPLC-MS/MS法共鉴定8个原型入血成分,协同作用于101个靶点,参与免疫反应、基因表达的正调控、受体结合、细胞因子活性等538个生物学过程,涉及HIF-1、Toll样受体、JAK-STAT、T细胞受体、PI3K-Akt、FoxO等116条信号通路。核心靶点为MAPK14、PTGS2、MMP9、PPARG、CCND1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芒柄花素、毛蕊异黄酮与MAPK14的对接结合活性较高,分子动力学模拟进一步验证了芒柄花素、毛蕊异黄酮与MAPK14的结合具有较好的结构稳定性及结合亲和力。结论...  相似文献   
2.
目的 考察红芪搓条前后主要次级代谢产物的变化规律。方法 UPLC-MS/MS法测定芒柄花素、芒柄花苷、毛蕊异黄酮、毛蕊异黄酮苷、美迪紫檀素、染料木素、木犀草素、甘草素、异甘草素、香草酸、阿魏酸、γ-氨基丁酸、腺苷、甜菜碱的含量,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进行化学模式识别以寻找差异性成分。结果 搓条后,芒柄花素、毛蕊异黄酮、甘草素、γ-氨基丁酸含量升高,芒柄花苷、毛蕊异黄酮苷、香草酸含量降低。搓条、未搓条药材聚为2类,毛蕊异黄酮苷、芒柄花素、γ-氨基丁酸、香草酸、毛蕊异黄酮、芒柄花苷为差异性成分。结论 本实验阐明红芪搓条前后化学成分差异,可为其他药材搓条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忘忧安神方标准煎液(WAPSD)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指纹图谱及4种指标性成分栀子苷、甘草苷、槲皮苷、甘草酸含量测定方法,为忘忧安神方(WAP)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制备10批WAPSD,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HPLC-DAD)对WAPSD样品进行含量测定,建立10批WAPSD的HPLC指纹图谱,采用国家药典委员会“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软件对其进行相似度评价,对共有峰进行归属及指认。结果:栀子苷质量分数为36.84~55.86 mg·g-1,甘草苷质量分数为3.96~6.57 mg·g-1,槲皮苷质量分数为4.59~13.76 mg·g-1,甘草酸质量分数为16.48~21.40 mg·g-1,不同批次4种成分含量差异较大,说明不同批次的栀子、甘草、合欢花质量差异较大。建立了WAP的HPLC指纹图谱,10批WAPSD指纹图谱与对照图谱相似度均大于0.94;标定了36个共有峰,多数峰来源于黄花菜、甘草、栀子;指认了4个共有峰,分别为17号峰栀子苷、24号峰苷草苷、26号峰槲皮苷、35号峰甘草酸。结论:所建立WAPSD多指标成分测定及指纹图谱方法灵敏度高、准确性好、有较高稳定性,能体现WAP组分的整体特征,可为WAP后续开发及其成品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喷施不同浓度钾对红芪药材性状及异黄酮类成分的影响.方法 设置高、中、低3个浓度钾盐水平,观察采收期红芪药材的外观性状,采用空气-乙炔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样品中K、Ca、Mg、Zn、Fe、Cu、Co等7种无机元素的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毛蕊异黄酮苷、芒柄花素苷、毛蕊异黄酮、芒柄花素等4种异黄酮类...  相似文献   
5.
红芪Hedysari Radix是甘肃的特色药材,也是甘肃道地药材。现代药学研究表明红芪黄酮类是红芪的主要活性成分,包括黄酮、异黄酮、紫檀烷和黄酮醇等,具有抗氧化、改善肺纤维化、抗肿瘤、抗骨质疏松、降低骨骼肌损伤等药理作用,通过对红芪黄酮类成分药理作用的概述,阐明其药理作用的可能机制,为红芪黄酮类成分的进一步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以阿魏酸、绿原酸、洋川芎内酯A、正丁基苯酞、Z-藁本内酯的含量为评价指标,确定适宜当归的干燥方法。方法:采用HPLC测定不同干燥处理后当归药材中5个指标成分的含量。结果:当归不同干燥品的指标成分含量存在差异,热泵干燥后的当归药材指标成分含量较高。结论:可考虑将热泵干燥技术应用于当归药材的干燥。  相似文献   
7.
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是一种由多因素导致的系统代谢紊乱疾病,可能由胰岛β细胞的胰岛素分泌缺陷、肌肉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减少、肝糖原输出量增加、脂代谢紊乱、肠促胰岛素效应减弱、肾脏对葡萄糖的处理失调和神经递质紊乱等造成。目前,T2DM的治疗机制主要是通过增加胰岛素的分泌,减少肝糖原的输出,抑制肠道葡萄糖的摄取和吸收,改善C肽的分泌来实现。当药黄素是酸枣仁、菥蓂和淡竹叶等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可诱导干细胞分化成胰岛素产生细胞,调节胰岛素分泌、干预肌肉组织和肝糖原的代谢过程,抑制糖脂和神经递质代谢紊乱,抑制炎症和氧化应激反应的发生,此外还有抗炎、抗氧化、增强记忆力等作用。通过查阅近年来国内外当药黄素治疗T2DM的作用机制,对其分析归纳整理,为T2DM的治疗和研究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红芪为甘肃的大宗药材,主要含有红芪多糖类、黄酮类、苯丙素类、三萜及甾体类化合物、微量元素、生物碱类、有机酸类等化学成分。其药理研究主要集中在抗肿瘤、抗炎、抗氧化、免疫调节、降糖、调脂、降压等方面。通过文献检索,梳理和总结了近几年国内外红芪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从传统功效、药性、不同加工、化学成分可测等多方面对其质量标志物(quality marker,Q-Marker)进行了预测分析,最终预测了红芪多糖、毛蕊异黄酮、毛蕊异黄酮苷、芒柄花素、芒柄花苷、美迪紫檀素、γ氨基丁酸等化学成分,以期为红芪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及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红芪Hedysari Radix次生代谢产物与基因表达的相关性,克隆红芪的肌动蛋白基因(actin)并进行序列分析和定量研究。方法:通过查找GenBank中的其他豆科植物的编码序列(CDS)设计简并引物,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克隆红芪actin基因的核心片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分析该基因在不同部位中的稳定性表达。结果:克隆出了长度946 bp的红芪actin基因,其中编码蛋白框855 bp,编码284个氨基酸,经Blast比对序列,红芪的actin基因与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花苜蓿Medicago ruthenica (L.) Trautv.、红车轴草Trifolium pratense L.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5.44%、94.42%、94.20%,氨基酸序列的相似性也高达97%以上,红芪actin基因在根、茎、叶不同部位中的表达量基本稳定。结论:首次在国内成功克隆出了红芪的actin基因,并且证实了该基因可作为红芪其他优良基因表达调控的内参基因,为红芪质量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外施不同浓度Fe盐溶液对红芪中Mg、Zn、Ca、Co、Cu、K、Fe等7种无机元素含量变化的影响.方法 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红芪中7种无机元素的含量,采用相关性分析、因子分析等方法分析外施Fe盐溶液对红芪中7种无机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 红芪中无机元素特征指纹图谱显示,红芪对无机元素的吸收能力由强到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