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综合类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探索在案例辅助导向教学(CBL)基础上,辅助应用多模态影像融合联合多介质3 D打印在神经外科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临床教学中的效果.方法 授课对象为2018年1月至2020年9月在该科室轮转的46名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分为CBL对照组(n=23,CBL组)和多模态影像融合联合3 D打印辅助CBL试验组(n=23,3 D组).CBL组采用典型病例及问题导向、多媒体小班课讨论式教学.3 D组在CBL方式基础上,对选取的典型病例,制作多模态影像融合的三维可视化数字模型和多介质3D打印实体模型,用于讨论互动.比较分析两种教学模式下的教学效果和学生满意度.结果 CBL组理论、技能考核成绩分别为(82.37±6.52)、(40.29±4.22)分,3D组分别为(87.99±5.34)、(43.69±3.78)分,两组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3D组满意度较CBL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神经外科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临床CBL教学中,辅助应用多模态影像融合联合3 D打印技术具有更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并分析后路复位内固定治疗儿童寰枢椎脱位的临床特征及手术疗效。方法以2010年9月至2017年12月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8例明确诊断为寰枢椎脱位(2例齿状突骨折)儿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9例、女9例,年龄6~17岁,平均(13. 17±3. 48)岁;采取经后路复位螺钉-钛棒(板)系统内固定技术,于手术前后应用颅颈交界区CT薄层扫描及上颈椎CT三维重建测量寰齿间距(Atlantodens interval,ADI)、硬腭枕骨大孔线(Chamberlain’s line,CL)和斜坡枕骨大孔线(McRae’s line,ML)上距离,通过延髓脊髓角(Cervicomedullary angle,CMA)评价高位脊髓受压程度,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评分标准评估颈脊髓神经功能改善程度;采用神经电生理学方法监测神经传导功能,系统分析经后路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儿童寰枢椎脱位术前、术后神经功能的改善情况及脱位复位、植骨融合的可行性。结果 15例患儿随访18~100个月,平均(45. 8±14. 49)个月,失访3例。患儿寰椎侧块及枢椎椎弓根均能容纳3. 5 mm钛钉,术中无椎动脉损伤、骨质裂开等情况,术后恢复较为理想,除个别出现颈椎活动受限外,无其他并发症。术前ADI(3. 86±2. 71) mm,CL(10. 05±6. 55) mm,ML(2. 17±4. 48) mm,CMA(122. 84±18. 02)°,JOA(11. 5±3. 26);术后ADI(1. 96±2. 041) mm,CL(6. 42±4. 85) mm,ML(0. 56±3. 78) mm,CMA (128. 29±17. 8)°,JOA(15. 44±1. 46);上述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寰枢关节脱位13例完全复位,5例有不同程度复位;神经电生理检查结果均有明显改善,末次随访影像学检查示植骨区获得骨性融合,无内固定松动、断裂等情况出现。结论后路复位内固定治疗儿童寰枢椎脱位的疗效明确,远期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体感诱发电位监测下利用超声刀瘤内切除岛叶胶质瘤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09年11月至2012年6月收治岛叶胶质瘤患者35例,采用翼点入路开颅手术,广泛暴露外侧裂,术中进行体感诱发电位监测,利用超声刀首先从瘤内切除部分肿瘤,缩小肿瘤体积,进而从周围分离并切除肿瘤。结果本组肿瘤全切除21例,次全切除8例,大部分切除6例。术后病理学结果显示星形细胞瘤19例,少突胶质细胞瘤6例,间变星形细胞瘤5例,星形细胞瘤混合少突胶质细胞瘤3例,胶质母细胞瘤2例。术后25例症状较术前好转,8例无变化,2例较术前加重(1例出现永久性瘫痪)。本组无手术死亡患者。26例术后随访3个月~2年,9例失访(包括2例胶质母细胞瘤);均经过尼莫斯汀化疗2~4个疗程,正规放疗1个疗程;肿瘤全切除病例未见肿瘤复发,症状较术前明显好转。结论在体感诱发电位监测下,充分暴露外侧裂,利用超声刀先行瘤内部分切除,缩小肿瘤体积,进而从四周分离切除肿瘤,可以提高岛叶胶质瘤的全切率,减少血管损伤引起的术后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研究多模态影像融合联合多介质3D打印技术在复杂颈椎管内外沟通性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1例累及2个节段以上、脊柱骨质破坏、肿瘤包绕椎动脉的复杂颈椎管内外沟通性肿瘤患者应用多模态影像融合技术,从MRI、CT薄层扫描、CTA中分割提取肿瘤、血管、骨质组织结构数据信息进行融合重建,形成三维可视化的多组织数字模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