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16篇
临床医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篇
肿瘤学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生儿术后监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9年1月~1992年1月,对77例新生儿进行术后监护处理。低温、呼吸功能不全、循环障碍和酸碱平衡失调为主要的病理生理改变。本组17例患儿(22%)分别死于杂、吸入性肺炎和呼吸功能不全。我们认为术后广泛使用呼吸机,加强抗感染治疗以及营养支持是提高新生儿外科疗效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2.
3.
先天性膈疝术后食管功能及胃食管反流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了解先天性膈疝修补术后预后及术后食管功能和胃食管反流情况。方法 对46例先天性膈疝修补术后进行随访,13例进行了24h食管双极pH及24h动态压力测定,了解胃食管功能。结果 13例进行了24h食管pH及压力测定的膈疝修补术后患儿中,7例有胃食管反流,其中3例术中应用补片,4例术前显示胃疝入胸腔。结论 先天性膈疝修补术后可出现胃食管反流,24h测压及pH测定表现为食管蠕动功能明显减弱,这种食管下端蠕动功能减弱与膈疝修补术后出现胃食管连接解剖异常及膈肌发育不良可能相关。  相似文献   
4.
’95全国小儿外科学术研讨会纪要旧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学会和《中华小儿外科杂志》编辑部主办的’95全国小儿外科学术研讨会于1995年6月21~24日在昆明召开,全国各地400余名代表参加。大会收到论文832余篇,交流449篇,除会议发言、专题讨论外,还...  相似文献   
5.
平阳霉素治疗小儿血管瘤407例的体会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血管瘤是小儿最常见的良性类瘤疾病。尽管部分血管瘤可以自行消退,但仍有许多不能消退的血管瘤持续发展,引起诸多并发症。也有些血管瘤在消退过程中并发出血、感染和溃疡,严重损毁容貌,影响器官功能。我院自1988年3月至1991年5月应用平阳霉素治疗小儿血管瘤407例。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本组男139例,女268例。男女之比为1∶2。年龄1月~14岁,平均为1.56岁。草莓状血管瘤102例,混合性血管瘤191例,海绵状血管瘤84例,蔓状血管瘤11例,葡萄酒色斑19例。其中头面部血管瘤202例,颈部24例,会阴部26例,四肢躯干155例。  相似文献   
6.
小儿坏死性肠套叠147例分析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相似文献   
7.
对63例创伤儿童进行了随机性、前瞻性研究以期了解不同剂量脂肪乳剂全胃肠外营养(TPN)对创伤儿童免疫功能的影响。按随机原则将患儿分为对照组(21例,)低脂TPN组(22例),高脂TPN组(20)例,7天为一研究期。结果表明儿童术后1周应用不同脂肪乳剂含量的TPN营养支持后有助于免疫功能的恢复。对TPN对免疫功能影响的因素也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探讨新生儿胃肠道穿孔发病特点及预后分析,对111例新生儿胃肠道穿孔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显示1.常规腹部X片检查,阳性108例.2.111例中以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最多见(26.3%),先天性胃肌层缺损24.3%,其它较常见包括特发性穿孔,先天性巨结肠,胎粪性腹膜炎及先天性肠闭锁.3.除先天性胃肌层缺损外,原发病及穿孔部位与病死率关系差异无显著性.4.早产儿有较高病死率,围手术期监护及TPN可降低病死率,因此,新生儿胃肠道穿孔预后与早产、穿孔部位、手术期监护及TPN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 24h食管pH及压力测定及胆总管囊肿术后胃食管反流的监测。方法 对10年期63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患儿中18例术后进行了24h食管双极pH及压力测定。结果 8例患儿出现胃食管反流,行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oux-Y吻合加抗反流装置3例,囊肿空肠Roux-Y吻合,无人工套叠4例,有人工套叠1例。结论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术后可出现胃食管反流,反流与食管廓清运动能力无关,可能与异常的十二指肠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10.
巨大脐膨出治疗方案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先天性巨大脐膨出的治疗方法。方法:对本院最近11年两组49例脐膨出病例回顾性分析总结。主要比较入院5h内行一期手术修补(A组)与先采取保守治疗延期手术(B组)两组的疗效。结果:两组间胎龄,入院日龄、体重,并发症没有统计学差异,但住院时间A组明显少于B组(P<0.05)。两组出现并发症的例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并发症的分类各有侧重,结论:尽早一期修补术是治疗先天性巨大脐膨出的首选方法,该法疗效可靠,住院时间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