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口腔科学   3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不同开窗术式对上颌埋伏中切牙正畸牵引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9月—2022年8月在某部队医院口腔科就诊且采用外科开窗-正畸牵引方案治疗上颌埋伏中切牙患者34例作为研究对象,外科开窗手术分别采用开放式开窗(14例)和闭合式开窗(20例),正畸结束后通过对埋伏牙牙根长度、牙槽骨覆盖情况和软组织美学评分等三个方面进行评价,研究不同外科开窗术式对埋伏中切牙正畸牵引效果的影响。结果 34颗上颌埋伏中切牙均顺利进入牙列,排齐且正常行使功能。闭合组与开放组的埋伏牙牙根长度、牙槽骨覆盖情况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闭合组软组织美学评分高于开放组(P<0.05)。结论 闭合式开窗手术在前牙区的牙周美学方面优于开放式开窗手术,在牙根发育情况及牙槽骨覆盖方面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渐进性咬合紊乱对幼年和成年雌性大鼠髁突软骨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1,2表达情况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渐进性咬合紊乱模型,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髁突软骨中VEGFRs的表达情况,通过计算阳性细胞数的方法,分析大鼠髁突软骨适应性改建过程中VEGFRs的表达变化规律。结果:VEGFR-1,VEGFR-2在大鼠髁突软骨中的分布趋势基本相同,均主要分布在大鼠髁突软骨的肥大层和过渡层,在增殖层少量表达,在纤维层未见到其阳性细胞表达;正常雌性大鼠髁突软骨从7~11周龄VEGFRs表达逐渐增强,11周龄后降低,并保持在一个稳定水平;幼年及成年实验2周组、幼年实验8周组、成年实验6周组VEGFRs阳性细胞数与其同龄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幼年实验4周组及6周组,成年实验4周组VEGFRs阳性细胞数分别明显低于其同龄对照组(P〈0.05),而成年实验8周组则明显高于其同龄对照组(P〈0.05)。结论:VEGFRs参与了大鼠渐进性咬合紊乱所致髁突软骨的改建活动。  相似文献   
3.
骨关节病是一种对人体健康和生活影响较大的疾病,其病因和病理机制尚不清楚.近年来,骨关节病患者软骨下骨的改变备受重视.下面就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软骨下骨改变与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的关系,软骨下骨改变病理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不同激活剂催化后新型长链硅烷溶液对瓷和树脂粘接强度的影响。方法:将3种不同类型激活剂催化不同浓度长链硅烷溶液后处理瓷表面,流动树脂粘接瓷试件。电镜观察表面形态并测量其粘接强度。结果:双组份长链硅烷溶液粘接强度明显高于单组份长链硅烷溶液,其中乙酸激活剂组粘接强度最高,月桂酸组最低。6%长链硅烷溶液与激活剂混合后粘接强度最高。电镜显示乙酸组在被粘体表面形成了大量、厚度均一的偶联剂覆盖区,月桂酸组被粘体表面形成了大量的串珠样自聚体。结论:乙酸宜作为长链硅烷分子的激活剂;6%的长链硅烷分子与乙酸混合后粘接强度最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