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及分子对接技术探讨马鞭草-虎杖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的有效成分、作用靶点、信号通路,从而找出马鞭草-虎杖治疗COVID-19的作用机制,探索治疗COVID-19的新策略。方法:借助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筛选出马鞭草-虎杖药对的活性成分和作用靶标,通过Uniport数据库查找其作用靶标对应的基因;在GeneCards数据库中检索出COVID-19的相关疾病基因,通过Venny网站得出药物与疾病的交集基因,将交集基因导入STRING数据库进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构建,运用DAVID数据库进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和基因本体论(GO)富集分析,并通过Cytoscape 3.7.2软件制作“疾病-通路-靶点-成分-药物”网络图。利用微生信制作相应的GO和KEGG富集分析图。采用AutoDockTools及Vina软件将关键活性成分与治疗COVID-19的受体进行分子对接。结果:检索出马鞭草-虎杖药对有22个有效活性成分、752个靶点基因,同时获得COVID-19...  相似文献   
2.
从方证对应的含义、类风湿关节炎的方证对应下的经方辨证要点,及其处方的现代文献报道等方面对类风湿关节炎经方方证对应进行论述.发掘和归纳经方中对类风湿关节炎有治疗效果的方剂,并通过方证对应辨证模式,使其更加规范、准确地在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3.
尿潴留是宫颈癌根治术后主要并发症之一,为有效预防该并发症的发生,我科采用个体化排尿训练方法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选择2005—10~2007—08首次接受宫颈癌根治术的住院患者90例,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分为实验组45例,年龄30~65岁,平均40.5岁;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口腔颌面肿瘤术后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8年4月~2011年4月收治的483例行口腔颌面肿瘤术患者,术后引起各种感染57例.分析感染原因、病原菌种类及耐药性.结果 (1)口腔颌面肿瘤术后感染率为11.8%(57/483);(2)颌面肿瘤患者发生感染与年龄有一定的关系,在0~3岁及大于60岁的幼儿中,感染比率为20.0%及25.6%,在4~18岁及19~60岁中,感染比率为13.5%及9.3%,P<0.005;(3)感染与侵入性操作、误吸和制动有一定的相关性;(4)感染部位分别为创面感染22例(38.6%);上呼吸道感染5例(8.8%),下呼吸道感染30例(52.6%).革兰阳性菌感染50例(62.5%),以金黄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链球菌属及真菌感染为主,革兰阴性菌感染30例(37.5%),革兰阴性菌以大肠杆菌及肺炎克雷伯菌感染为主.病菌重复率为23例.(5)住院时间<15d者,感染率为6.19%,住院时间为27d者,感染率为10.1%,住院时间>30d者,感染率为22.3%.卡方比较,P<0.005.结论 口腔颌面肿瘤术后感染发生率与患者的年龄、住院时间及部菌种类均有一定的关系.年龄大于60岁,或小于3岁者,免疫力较低,发病率也较高.住院时间越长,患者的感染率越高.病菌感染以革兰阳性菌为主,革兰阴性菌仍占用一定的比例;根据感染病菌抗菌谱选择适宜的抗生素,加强院内感染的控制均可明显减少术后感染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金乌健骨胶囊对类风湿关节炎成纤维样滑膜(RA-FLS)细胞增殖、迁移及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组织块贴壁法分离培养RA-FLS细胞,HE染色和免疫化学法鉴定细胞.根据含药血清比例将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兔血清对照组,金乌健骨胶囊含药血清高、中、低剂量组和来氟米特对照组.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吴茱萸碱对动脉粥样硬化(AS)大鼠模型血清中ox-LDL及炎性小体caspase-1表达的影响,从抗炎抗氧化作用方面探讨吴茱萸碱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及机制。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即空白组、模型组、辛伐他汀对照组和吴茱萸碱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适应性喂养1周后,以高脂饲料喂养4周造模。造模成功后,分别给予辛伐他汀、吴茱萸碱(高、中、低剂量)灌胃治疗,3周后处死大鼠,检测血清中TG、TC、HDL、LDL含量及ox-LDL、caspase-1的表达量;观察HE染色切片大鼠主动脉弓粥样硬化斑块及肝细胞结构变化。结果:HE染色见大鼠肝组织及主动脉弓组织中吴茱萸碱给药组炎症细胞浸润及脂肪变性较模型组明显减轻,其中吴茱萸碱中剂量组效果最为显著;与模型组比较,吴茱萸碱能显著提高AS大鼠模型HDL血清中的含量,显著降低TC、TG、LDL水平及ox-LDL、caspase-1含量,其中吴茱萸碱中剂量效果最为明显(P0.05或P0.01)。结论:吴茱萸碱可通过抗炎抗氧化途径发挥抗AS作用。  相似文献   
7.
现将我科2005—01—2009—07进行化疗的175例患者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我院妇科2005-06/2006-06采用5-Fu联合更生霉素(K SM)治疗侵蚀性葡萄胎20例,在化疗期间,对由于化疗药物所引起的胃肠道反应、静脉炎等进行针对性的护理,效果满意,现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年龄21~57(平均33)岁。经临床、实验室(血--βHCG)、B超及清宫术后病检报告确诊为侵蚀性葡萄胎。化疗期间,有18例发生程度不同的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口腔黏膜溃疡4例;脱发15例;白细胞减少6例,血小板减少4例;有2例发生静脉炎,表现为沿静脉走向皮肤发红、呈条索状、疼痛。1.2护理1.2.1用药护理1.2.1.1静脉血管的保护侵蚀性葡萄胎化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每个患者往往要进行多个疗程,而可应用的浅静脉有限,因而必须注意保护并有计划地使用患者的静脉。(1)有计划使用静脉:化疗自远端小静脉开始,不宜首选粗大血管。左右臂交替使用,勿在同一部位反复穿刺;(2)提高护理操作技能:确保有效穿刺,不用化疗药物针头直接穿刺静脉,整个过程要严格无菌操作;(3)合理用药:确认针头进入静脉后,方可在液体内加入药物。化疔药物滴完后,不可直接拔针应输入普通液体30~50 m l,冲净瓶内和...  相似文献   
9.
三叉神经痛是发生于颜面部剧烈的顽固性疼痛综合征,其发病原因不十分清楚,目前还没有特效治疗方法,给病人带来了很大痛苦。作者自2001年以来,采用亚甲蓝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病人21例,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1例,均经临床确诊为原发性三叉神经  相似文献   
10.
目的回顾颏下岛状皮瓣修复口腔癌术后缺损的效果。方法 13例口腔癌根治术后组织缺损,采用颏下岛状皮瓣进行同期修复。结果颏下岛状皮瓣全部成活,患者的形态、功能基本正常。结论颏下岛状皮瓣操作简单,成活率高,损伤小,适合中小型口腔癌缺损的修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