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眼科学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观察黄斑区脉络膜厚度与非高度近视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成功手术复位后视力的相关性.方法 行手术治疗后视网膜均成功复位的非高度近视RRD患者53例53只眼纳入研究.手术前后所有患者双眼同时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及频域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取穿过黄斑中心凹横向与纵向的两扫描切面图像进行黄斑中心凹形态分析,并测量黄斑中心凹厚度(CFT)及脉络膜厚度.分析不同黄斑中心凹形态、CFT、脉络膜厚度与患眼手术后BCVA的相关性.根据手术后患眼的脉络膜厚度分为脉络膜厚度≤150.00 μm组及脉络膜厚度>150.00 μm组,分析两组手术后BCVA提高程度的差异.随访期间观察患眼光感受器内外节连接(IS/OS)及外界膜连接状态,将IS/OS及外界膜中断患眼分为重建及未重建两种状态,对比分析两种状态下手术后BCVA、CFT及脉络膜厚度的差异.结果 末次随访时,患眼平均BCVA为0.52±0.47.频域OCT检查显示,患眼平均CFT为(207.45±63.63) μm,平均脉络膜厚度为(175.46±62.68) μm.患眼手术后BCVA与IS/OS连接形态、脉络膜厚度有明显相关性(r=4.92、4.63,P<0.05);与手术后外界膜连接状态以及是否存在视网膜下液、视网膜前膜、黄斑水肿和CFT无相关性(r=0.24、1.20、0.30、0.03、0.14,P>0.05).脉络膜厚度>150.00 μm组手术后2周~3个月BCVA提高程度较脉络膜厚度≤150.00 μm组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18,P<0.05).IS/OS重建及未重建患眼比较,平均BCVA、平均脉络膜厚度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53、2.396,P<0.05);平均CFT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54,P>0.05).外界膜重建及未重建患眼比较,平均BCVA、平均脉络膜厚度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40、3.563,P<0.05);平均CFT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17,P>0.05).结论 黄斑区脉络膜厚度与非高度近视RRD成功手术复位后BCVA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3.
4.
目的通过对生后不同年龄SD大鼠睾丸生精小管、间质细胞的组织形态学观察,探讨生后不同发育阶段睾丸生精细胞和间质细胞的发育及变化规律。方法取10天、20天、30天、4月、12月、24月龄雄性大鼠睾丸,常规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镜下观察不同发育阶段生精小管和间质细胞的变化,并进行定量组织学分析。结果⑴生后10天睾丸生精小管细而稀疏,小管中仅见精原细胞和支持细胞,可见单个和成群存在的间质细胞,20天小管中出现初级精母细胞,间质细胞消失,30天龄出现精子细胞,间质细胞再度出现;⑵4月龄生精小管密集、小管外直径和细胞层数均明显增加(P(0.05)并达最大值,上皮内生精活跃,间质内见有大量嗜酸性的间质细胞;⑶12月龄生精细胞层数减少并出现空泡变性,上皮变薄,间质细胞数量减少,体积变小,成纤维细胞增多,界膜增厚;⑷24月龄生精小管明显稀疏,上皮层数降低(P(0.05),生精细胞和间质细胞均明显减少,内空泡增多,支持细胞也出现空泡变。结论生后10~30天生精小管内尚无精子形成,处于幼年期,除20天龄外,间质内均可见较多的间质细胞;4月龄的青年期生精小管内生精能力和激素分泌能力达高峰,处于生殖旺盛的性成熟阶段;12月龄的中年期睾丸出现衰老性变化,至24月龄老年期生精能力和激素奇泌能力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非外伤性严重玻璃体积血患者的病因构成及变化趋势。方法 2005年1月至2011年12月行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的非外伤性严重玻璃体积血患者1107例1202只眼纳入研究。按收治时间对患者进行分组,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为A组,2009年1月到2011年12月为B组。A组患者415例444只眼;B组患者692例758只眼。回顾分析引起玻璃体积血的病因构成及变化趋势。结果 A组444只眼中,视网膜静脉阻塞(RVO)156只眼、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117只眼、视网膜裂孔或脱离(RH/RD)61只眼、视网膜静脉周围炎(Eales 病)42只眼、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EAMD)20只眼,占同期玻璃体积血患眼的89.19%;RVO患者比例最多。B 组758只眼中,PDR 347只眼、RH/RD 135只眼、RVO 133只眼、Eales病 29只眼、EAMD 22只眼,占同期玻璃体积血患眼的87.87%;PDR患者比例最多,RVO次之。PDR引起的玻璃体积血构成比逐年增加。结论 PDR、RVO、RH/RD、Eales 病、EAMD是非外伤性严重玻璃体积血的常见原因;PDR引起的玻璃体积血呈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临床检查确诊的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患者35例36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22例,女性13例.平均年龄(51.32±17.34)岁.视力光感6只眼;手动/眼前者12只眼;数指者9只眼;0.01~0.1者8只眼;0.2~0.3者1只眼.平均最小分辨角对数(LogMAR)视力为2.13±0.50.平均眼压为(9.17±6.28) mm Hg(1 mm Hg=0.133 kPa).患者均行23G联合25G经结膜无缝合玻璃体手术.手术中硅油填充35只眼,C3 F8填充1只眼.手术后平均随访时间(6.23±3.07)个月.对比观察手术前后视力、眼压变化情况,以及手术后视网膜复位率、视网膜脱离再发生率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手术后1d,所有患眼视网膜均复位,占100.0%;手术后1个月,视网膜复位33只眼,占91.7%;视网膜局限性脱离3只眼,占8.3%,再次行巩膜扣带手术,视网膜复位.手术后3个月,视网膜复位30只眼,占83.3%.手术后1d,1、3个月平均LogMAR视力分别为1.77±0.66、1.53±0.72、1.31±0.77,与手术前平均LogMAR视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2.61,P<0.05).手术后1d,1、3个月眼压分别为(12.47±7.28)、(15.51±6.86)、(15.82±7.60) mm Hg(1 mmHg=0.133 kPa).手术后各时间点平均眼压与手术前平均眼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6.88,P<0.05).手术后3个月,发生继发性青光眼1只眼;此外无与治疗相关的其他并发症.结论 微创玻璃体手术治疗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