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小儿腺样体切除术后苏醒期间疼痛和躁动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腺样体切除术,年龄4~12岁,ASA分级Ⅰ~Ⅱ级小儿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右美托咪定组(D组),每组44例。两组均采用8%七氟烷进行吸入麻醉诱导,C组诱导期间静脉给予芬尼2μg/kg,而D组则缓慢静注右美托咪定1μg/kg(给药时间大于10 min)随后0.5μg.kg-1.h泵注维持,手术结束前10 min停止。两组心率或收缩压较切皮前上升30%且持续3 min以上时静注1μg/kg。记录术中相关数据,在患者进入麻醉恢复时(0 min)、入室后5、10 min、15 min,以后每隔15 min测定疼痛评分、苏醒期躁动评分;疼痛评分大于4分或严重躁动持续3 min以上给予芬太尼0.5μg/kg。结果:两组术中均未使用阿托品和麻黄素控制心率和血压,D组术中心率较C组对应时间点低而收缩压比较无明显差别。D组患者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明显短于C组(P<0.05,P<0.01);D组术中和复苏室追加芬太尼剂量分别为(22±8)μg和(15±7)g,与C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拔管后苏醒期间低氧发生率D组(5%)低于C组(12%),严重躁动发生率(观察时间为15 min内)D组(27%)显著低于C组(54%),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D组在0、5和15 min重度疼痛评分比例较C组低(P<0.01)。结论:小儿患者腺样体切除术右美托咪定1μg/kg负荷剂量,随后0.5μg.kg-1.h泵注可以降低术后躁动的发生,减轻疼痛,降低镇痛药物(芬太尼)用量,减少麻醉恢复期间呼吸抑制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顺式阿曲库铵靶控输注与传统间断单次静注的药效学特点,探讨其靶控输注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60例ASAⅠ~Ⅱ级,无神经肌肉疾患,全凭静脉麻醉下行择期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顺式阿曲库铵靶控输注组(A组)和间断单次静注组(B组),用肌松监测仪连续监测4个成串刺激刺激尺神经后拇内收肌的收缩反应。记录插管剂量、气管插管条件分级、神经肌肉阻滞的起效时间、手术刺激最强时的T1/Tc值、临床肌松作用时间、肌松恢复时间、恢复指数和单位时间用药量。结果 A组平均插管剂量(0.11±0.04)mg·kg-1小于B组(0.15±0.00)mg·kg-1,但起效时间延长(P<0.05)。A组手术刺激最强时的T1/Tc稳定性优于B组(P<0.01)。单位时间用药量A组(0.97±0.21)μg/(kg·min)少于B组(1.40±0.58)μg/(kg·min)(P<0.05)。A组的肌松恢复时间(29.27±5.41)min明显快于B组(43.28±8.46)min(P<0.01),其余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顺式阿曲库铵靶控输注能达到设定肌松水平并维持该肌松水平的恒定,肌松效应明显优于传统给药方式。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每搏出量变异(SVV)和脉压变异(PPV)用于感染性休克患者容量治疗反应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收治感染性休克诊断明确患者50例,采用Flotrac/Vigileo系统和Intelliue MP监护仪监测扩容治疗(1000ml 6%羟乙基淀粉130/0.4)前后SVV、PPV和其他相关血流动力学参数,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基础SVV和PPV明显相关(r=0.95,P<0.005),但两者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无明显差异,分别为0.92,95%可信区间0.825~1.000和0.916,95%可信区间0.837~1.000。SVV对预测液体治疗反应的敏感值为9.8%(敏感度为91.7%,特异度为84.3%)而PPV为11.8%(敏感度为86.7%,特异度为85.3%)。结论 SVV和PPV均能有效监测感染性休克患者容量治疗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七氟烷或异丙酚麻醉对胸科手术患者炎症介质的影响。方法择期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下开胸行肺叶切除患者60例,年龄40~65岁,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分为七氟烷组(S组,n=30)和异丙酚组(P组,n=30)。S组采用吸入麻醉诱导,麻醉维持七氟烷;P组诱导完成气管插管后,异丙酚麻醉维持。下列时间点麻醉诱导后(T1)、单肺通气30min(T2)、单肺通气60min(T3)和术后12h(T4)测定两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P物质和单肺通气时、肺复张通气时非通气侧支气管肺泡灌洗液TNF-α和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水平(NCF)。结果两组TNF-α、IL-6、P物质在T2、T3、T4均较T1明显增加,S组T2、T3、T4时间点IL-6、P物质较P组低(P<0.05),而TNF-α在T2、T4较P组低(P<0.01)。S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TNF-α和NCF水平比P组低(P<0.01)。结论七氟烷胸科手术可降低全身炎性反应,并对肺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测定不同剂量丙泊酚复合布托啡诺无痛胃镜检查时,布托啡诺抑制吞咽反射的ED50和ED95值.方法 将76例无痛胃镜检查患者随机分为P1组和P2组,P1组给予丙泊酚2.0 mg/kg复合布托啡诺静脉麻醉,P2组给予2.5 mg/kg丙泊酚复合布托啡诺静脉麻醉.布托啡诺初始剂量为5.0μg/kg,根据吞咽反射抑制情况,...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通过比较颅外非半月节射频热凝治疗三叉神经痛时局部麻醉与全凭静脉麻醉镇静镇痛效果, 以遴选最佳舒适化医疗流程与监护管理措施。  方法  将2018年1—10月从本课题组收治并确诊的15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甲、乙、丙3组, 每组各50例: 甲组除穿刺点局部麻醉外不再作任何麻醉干预; 乙、丙2组先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啶0.3 μg/kg, 待穿刺成功电生理确认无误后, 乙组经射频针注入2%利多卡因0.5 mL, 5 min后开始射频热治疗; 丙组静脉注入丙泊酚1.0~1.5 mg/kg, 待患者入睡后再行射频治疗。根据术中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监测值变化给予乌拉地尔、麻黄碱、阿托品等相应血管活性药物以维持循环稳定。记录患者血压、心率及氧饱和度值及术中各药物用量, 以及术中并发症、术后近期疗效和患者满意度。  结果  甲组治疗期间血压、心率值均显著高于基础值, 且在穿刺操作(T1)和射频第60 s(T2)时点, 甲组血压、心率值与乙、丙2组升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甲组治疗期间有68%的患者需用血管活性药控制血压, 舒适化满意度丙组显著高于甲、乙2组(均P < 0.05)。  结论  颅外非半月节射频热凝治疗三叉神经痛时穿刺前给予右美托咪啶, 射频前静注适量丙泊酚可提高射频治疗的舒适度和满意度, 且不影响近期疗效判断, 但需吸氧、监护, 必要时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维持循环稳定以策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咪达唑仑诱导对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全身麻醉后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腹腔镜胆囊手术老年患者54例,65~75岁,ASAⅠ~Ⅱ级,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7例。试验组予咪达唑仑0.05 mg/kg、异丙酚0.6~0.8 mg/kg、芬太尼4μg/kg、阿曲库铵0.7 mg/kg诱导。对照组予异丙酚1~1.5 mg/kg、芬太尼4μg/kg、阿曲库铵0.7 mg/kg诱导,气管插管后行机械通气,术中异丙酚、七氟醚维持麻醉。观察记录下列指标:诱导前即刻(T0)、插管后1 min(T1)、腹腔充气时(T2)、手术结束时(T3)、拔管时(T4)、拔管后1 min(T5)、5 min(T6)、10 min(T7)的SBP、DBP和HR;手术结束后患者睁眼时间;气管导管拔出时间;麻醉恢复室(PACU)停留时间;术后完全清醒时间;拔管后不良反应;拔管后10 min Ramsay评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明显延迟(P<0.05);拔管后呼吸抑制、舌根后坠和嗜睡的发生率明显增加(P<0.05);拔管10 min后Ramsay评分3~4级例数明显增多(P<0.05)。两组T4、T5时SBP、DBP、HR较T0均明显升高,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咪达唑仑可能导致老年患者苏醒延迟,增加拔管后呼吸抑制和嗜睡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复合芬太尼时异丙酚抑制妇科手术患者喉罩置入反应效应的影响.方法 择期拟行妇科短小手术(乳腺区段切除术、宫腔镜手术)患者125例,年龄20~60岁,ASA分级Ⅰ或Ⅱ级,Mallampati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5组(n=25):生理盐水组(NS组)、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组(D1-4组)分别静脉输注生理盐水40 ml、右美托咪定0.4、0.6、0.8、1.0 μg/kg(40ml),输注时间10 min,随后靶控输注1%异丙酚,采用序贯法进行试验,异丙酚初始血浆浓度设定为3.0 μg/ml,当效应室浓度达预设血浆浓度时静脉注射芬太尼1.5 μg/kg,4 min后置入喉罩,喉罩置入失败,则下一例患者采用高一级浓度,喉罩置入成功,则下一例患者采用低一级浓度,相邻浓度比值为1.1,喉罩置入失败的标准为:喉罩难置入或置入喉罩时出现体动、口角动、牙咬喉罩、吞咽和/或流泪等.计算各组复合芬太尼时异丙酚抑制喉罩置入反应的半数有效效应室浓度(ECe50)及其95%可信区间(95%CI).结果 NS组和D14组异丙酚抑制妇科手术患者喉罩置入反应的ECe50其95%CI分别为3.09(2.83 ~ 3.36)、2.48(2.26 ~ 2.73)、2.29(2.18~ 2.41)、2.04(1.95 ~ 2.12)和1.67 (1.55 ~ 1.81) μg/m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可呈剂量依赖性地增强复合芬太尼时异丙酚抑制妇科手术患者喉罩置入反应的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