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1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2.
小儿腹泻(消化不良)是由不同病因引起的临床综合症,为婴幼儿时期常见病之一,多发于夏秋季节。1996年,我科共收治小儿腹泻44例,其中男孩19例,女孩25例;最小年龄24天,最大的9岁。临床表现为腹泻、呕吐(次数不等),重者伴有脱水、电解质紊乱及代谢性酸中毒。经住院治疗5~7天,皆痊愈出院。在治疗中,针对小儿的生理特点,合理地进行护理是重要的环节。现将对该病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一、严格饮食管理:病儿在禁食期间应耐心喂水,有恶心、呕吐者应少量多次,病情好转后逐渐加量,喂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在开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中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43例行择期PD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1例)和观察组(22例),对照组行单纯全身麻醉,观察组于全麻诱导前20 min在超声引导下于右侧T_(8-9)、T_(11-12)行两点椎旁阻滞,每点使用0.4%罗哌卡因10 m L,所有患者术后使用静脉自控镇痛泵(PCIA)。记录两组患者入室后、切皮前、切皮后5 min、手术结束前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术中舒芬太尼用量,术后48 h时镇痛泵按压次数,术后2、16、24、48 h安静和90°翻身时VAS评分,以及患者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前各项基线资料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切皮后5 min时平均MAP(83 mm Hg vs.95 mm Hg)和HR(77次/min vs.87次/min)明显降低(均P0.05),其余3个时间点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术后2、16、24 h安静与90°翻身平均VAS评分均明显降低(均P0.05),而术后48 h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平均术中舒芬太尼用量(0.9μg/kg vs.1.5μg/kg)、术后PCIA按压次数(13.1次vs.27.6次)均明显减少(均P0.05)。两组恶心、呕吐、出汗、眩晕、瘙痒、谵妄等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两组均无呼吸抑制发生。结论:超声引导椎旁阻滞能显著减轻PD术中和术后患者的疼痛。  相似文献   
4.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磷酸盐缓冲液-甲醇(51∶49),检测波长为238 nm。结果艾司西酞普兰质量浓度在25~15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60%,RSD为0.44%。结论该方法简便,专属性及重现性好,可用于测定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的含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新的5-氰基苯酞合成方法。方法采用5-甲酰基苯酞与盐酸羟胺(1∶1.2,mol/mol)在甲酸中回流反应40 min制得5-氰基苯酞。结果收率可达83%。结论此方法工艺简单、收率高、成本低,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