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鼻咽癌细胞系IκBα mRNA表达及其DNA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小板膜糖蛋白αⅡbA477P(A446P)突变对αⅡbβ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用重叠延伸PCR法对正常的αⅡb-pcDNA3.1+质粒载体进行体外定点诱变,构建了αⅡbA477P突变质粒载体;经体外真核细胞COS-7细胞转染试验后,从转录水平、蛋白质水平和膜表面复合物水平检测突变体在真核细胞内的表达。结果:突变的αⅡbA477P(A446P)基因在真核细胞内有转录,Western印迹显示细胞内有αⅡb蛋白的表达,但突变αⅡbA477P(A446P)β3复合物在细胞膜表面的表达量仅为正常αⅡbβ3复合物的12.95%。结论:αⅡbA477P(A446P)显著降低了αⅡbβ3复合物在细胞膜表面的表达,其机制可能是该位点的突变干扰了αⅡb和β3正常结合或者影响了αⅡb蛋白的正常构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突变型IкBα cDNA对CNE1鼻咽癌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RT-PCR)首先从CNE2鼻咽癌细胞中扩增突变型IкBα cDNA并将其克隆到pCLXSN逆转录病毒载体.然后,用脂质体介导的方法将含有该突变型IкBα cDNA的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转移到CNE1鼻咽癌细胞并用Annexin V-FITC细胞凋亡检测试剂盒和流式细胞术分析转染细胞凋亡情况.结果:通过RT-PCR技术,从CNE2鼻咽癌细胞扩增到IкBα cDNA并成功将其克隆到pCLXSN载体.将该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转染CNE1细胞约48小时后,Annexin V阳性细胞数为66.67%,而仅转染空白pCLXSN载体的CNE1细胞,Annexin V阳性细胞数为4.1%.结论:突变型IкBα cDNA能够诱导CNE1鼻咽癌细胞凋亡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突变型IκBα cDNA对CNE1鼻咽癌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RT-PCR)首先从CNE2鼻咽癌细胞中扩增突变型IκBα cDNA并将其克隆到pCLXSN逆转录病毒载体。然后,用脂质体介导的方法将含有该突变型IκBα cDNA的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转移到CNE1鼻咽癌细胞并用AnnexinⅤ-FITC细胞凋亡检测试剂盒和流式细胞术分析转染细胞凋亡情况。结果:通过RT-PCR技术,从CNE2鼻咽癌细胞扩增到IκBα cDNA并成功将其克隆到pCLXSN载体。将该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转染CNE1细胞约48小时后,AnnexinⅤ阳性细胞数为66.67%,而仅转染空白pCLXSN载体的CNE1细胞,An-nexinⅤ阳性细胞数为4.1%。结论:突变型IκBα cDNA能够诱导CNE1鼻咽癌细胞凋亡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对诊断血小板无力症(Glanzmann's Thrombasthenia,GT)的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及Western印迹分别检测正常人、GT患者及其父母血小板膜GPⅡb和GPⅢa的表达。结果:与正常人相比,GT患者GPⅡbⅢa明显减少,其父GPⅢa亦减少(P<0.01),其母GPⅢa无差异性(P>0.5)。结论:FCM是诊断GT的一种简单、灵敏而可靠的方法,而且它还可用于GT的家系分析。  相似文献   
6.
突变型IκBα cDNA的克隆及其表达载体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量研究显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髓系白血病以及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等均具有持续活化的核因子κB(nuclearfactor—κB,NF—κB)。因此,NF—κB的活化可能与白血病发生及其进展密切相关。NF—κB活化后,除了可调节参与细胞生长和增殖相关基因的表达外,还可上调凋亡抗性分子如cIAP1和TRAF1等基因的表达,从而使肿瘤细胞逃避凋亡。相反,抑制NF.κB活性,则能诱导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的生长。因此,研究白血病细胞NF—κB的活化及其调控对揭示白血病的发病机制以及寻找白血病治疗新的靶分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血液病患者预防性血小板输注阈值的依从性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我院血液病患者预防性血小板输注阈值的依从性,并探讨血小板输注在更高阈值中使用的原因。方法:本研究调查了230例患者438次临床血小板输注事件,观察了将血小板计数10×109/L设定为阈值时的输注依从性情况,分析了血小板输注在更高阈值水平使用的原因。结果:82.2%的血小板输注严格遵循了输注阈值,96.3%的输注前血小板计数≤20×109/L。输注前血小板计数>20×109/L,其非依从性原因通常为出血。结论:绝大多数血小板输注严格遵循了血小板计数为10×109/L的输注阈值,在危险因素存在的情况下,输注阈值则相应提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