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根据一例药物性肝损伤患者的实际情况,笔者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对此例患者进行了综合分析,以给临床治疗用药带来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头孢曲松钠(Ceftriaxone,Cef)对慢性神经病理性痛过敏及GLT-1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90只,随机分为Sham组、CCI 14 d组、Cef预防组、 Cef治疗组,后2组设腹腔注射NS组为对照,在不同时间点测定热缩足反射潜伏期;另设CCI 1 d、4 d、7 d组。应用免疫组化观察不同时间点脊髓后角GLT-1表达的变化。结果CCI诱导大鼠产生了热痛敏,腹腔注射NS对CCI诱导的热痛敏无影响。 Cef预防组大鼠CCI侧后肢热缩足反射潜伏期于CCI后第5天、第7天明显延长( P <0°.05);Cef 治疗组大鼠CCI侧后肢热缩足反射潜伏期在术后第11天、第14天明显延长( P <0.05)。免疫组化检测发现,Cef预防组和Cef治疗组分别抑制和逆转了GLT-1在CCI后期表达的降低。结论 Cef可通过上调GLT-1的表达对慢性神经病理性痛起到预防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β-内酰胺类抗生素头孢曲松钠( Ceftriaxone,Cef)对慢性神经病理性痛过敏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Sham组、CCI(坐骨神经结扎)组、Cef预防组、Cef治疗组,后2组设腹腔注射0.9%氯化钠溶液组作为对照,每组10只。于术后第1天、第3天、第5天、第7天、第9天、第11天和第14天测定热缩足潜伏期和机械缩足反射阈值。结果 CCI诱导大鼠产生了热和机械性痛敏,Cef预防组大鼠CCI侧后肢热缩足反射潜伏期于CCI后第5天、第7天,机械缩足反射阈值于术后第7天同NS对照组以及CCI组相比明显延长( P <0.05);Cef 治疗组大鼠CCI侧后肢热缩足反射潜伏期在术后第11天、第14天,机械缩足反射阈值于术后第14天同NS 对照组以及CCI组相比明显延长( P <0.05)。结论 Cef对慢性神经病理性痛起到了预防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马齿苋对大鼠肝脏的保护作用。方法:取标准雄性大鼠60只,随机分为6组:即1正常对照组2大鼠高脂乳剂组3脂肪肝模型+马齿苋高剂量组4高脂乳剂+马齿苋低剂量组5高脂乳剂+马齿苋中剂量组6高脂乳剂+马齿苋高剂量组。试验结束腹主动脉采血,测定血清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合物歧化酶(SOD)活力。结果: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脂乳剂组TG、TC、AST、ALT、MDA水平升高(P<0.01),SOD活性降低(P<0.01);2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脂肪肝模型+马齿苋高剂量组TG、TC、AST、ALT、MDA、SOD水平相当,无统计学差异(P>0.05);3与高脂乳剂组比较,马齿苋中、高剂量组TG、TC、AST、ALT、MDA水平降低(P<0.01),SOD活性升高(P<0.01);4马齿苋中剂量组和正常对照组相比各项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马齿苋具有治疗脂肪肝和预防脂肪肝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谷氨酸转运体1(GLT-1)激动剂头孢曲松钠(Cef)对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70只SD大鼠随机分为7组各10只,A组仅暴露坐骨神经不结扎,B~F组均行右侧坐骨神经慢性结扎损伤(CCI)制作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C、E组分别于术后第1、7天开始于腹腔注射Cef,1次/d,共注射7次;D、F分别与C、E组相同,均同时腹腔注射NS。在不同点测定热缩足反射潜伏期和机械缩足反射阈值,应用Western blot法观察同时点脊髓后角组织中的GLT-1。结果与A组比较,B组术后第3天开始热缩足反射潜伏期缩短、机械缩足反射阈值降低、CCI侧脊髓后角组织中GLT-1表达减少(P均<0.05);C组(术后第11、14天)、E组(术后第14天)分别与D、F组比较,热缩足反射潜伏期延长、机械缩足反射阈值升高、CCI侧脊髓后角组织中GLT-1表达增加(P均<0.05)。结论 Cef可通过上调脊髓后角组织中GLT-1的表达,从而对慢性神经病理性痛起到预防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己酮可可碱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机制。方法将2018年2月—2019年2月在河北省优抚医院治疗的90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5例。2组均给予常规饮食控制及运动疗法,并予以口服降糖药和/或胰岛素控制血糖在正常范围。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予以甲钴胺片口服,治疗组予以甲钴胺片联合己酮可可碱缓释片口服。观察2组治疗2个月后胫后神经、腓总神经、正中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MCV)与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及炎性因子[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C反应蛋白(CRP)]、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总抗氧化能力(TAOC)]的变化。结果2组治疗2个月后胫后神经、腓总神经、正中神经的MCV与SCV均显著较治疗前加快(P均<0.05),且治疗组均明显快于对照组(P均<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2个月后血清IL-6、MMPs、CRP、MDA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SOD、TAOC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5);治疗2个月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血清IL-6、MMPs、CRP、MDA水平更低(P均<0.05),SOD、TAOC水平更高(P均<0.05)。结论己酮可可碱联合甲钴胺可明显加快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神经传导速度,修复周围神经,机制与减轻炎性反应及氧化应激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7.
成份输血是现代临床输血的方向,是衡量一个地区、一个医院临床输血水平的标志之一。由于在过去临床输血中,一直采用输全血的办法,各科室的临床大夫接受新的输血知识较少,对成份输血认识不到位,为扭转和改变旧的传统的输血观念,院领导和血库主任想了许多办法,克服了许多困难: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