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7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对子宫内膜癌患者进行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回顾性分析,探讨子宫内膜癌两种分型及其癌前病变的不同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特点,提高子宫内膜癌的早期诊断,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07年1月~2012年6月间诊断的子宫内膜癌20例患者,其中I型10例,II型10例;收集两组病例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化SP法进行分析。结果:I型子宫内膜癌患者平均年龄(51.35岁)小于II型子宫内膜癌患者平均年龄(63.26岁);PTEN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与病理分级、ER、PR受体状态呈均正相关;P53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均呈正相关。结论:PTEN、P53二者同为抑癌基因,皆参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I型癌中ER、PR可能调控PTEN的表达;p53在II型癌中强阳性表达,ER、PR在II型癌中阴性或弱阳性表达。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新生儿肺透明膜病临床病理特点,相关病因及其并发症。方法:回顾性研究16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出生后不久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为其主要临床特征,多见于早产儿,低体重儿,兼有合并症的临床病死率高,x线胸部摄片为其重要辅助诊断。病理检查肺泡壁及终末细支气管壁附有嗜伊红透明膜形成为确诊依据。结论:早产儿、低体重儿最易发生肺透明膜病,应积极预防,加强孕妇保健。同时急救措施中一定要同时兼顾合并症的预防和治疗,方能进一步提高新生儿透明膜病的急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正乳腺肌上皮癌(myoepithelial carcinoma,MEC)是一种发生于乳腺的罕见恶性肿瘤。WHO(2003)乳腺和女性生殖系统肿瘤病理学与遗传学分类[1]将其归为肌上皮病变(myoepithelial lesions,MEL),又称恶性肌上皮瘤(malignant myoepithelioma,MME);WHO(2012)乳腺肿瘤分类[2] 将MEC归入化生性癌,只在梭形细胞癌(spindle cell carcinoma,  相似文献   
4.
ER、PR在子宫内膜癌中表达与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子宫内膜癌是女性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是仅次于宫颈癌的妇科第二位恶性肿瘤,本病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1].好发年龄多在50~60岁,也发生于未婚少女,可与卵巢疾病伴发[2].本文利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雌激素(ER)、孕激素(PR)在子宫内膜癌中表达,并与预后的关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LCH形态结构特征、免疫表型、临床表现。方法:应用HE染色和免疫组化SP法标记CD1a和S-100阳性以确定诊断。结果:15例LCH有4种组合类型:①肾形及卵圆形细胞5例;②咖啡豆样细胞4例;③咖啡豆样及大圆形细胞4例;④大圆形细胞2例。结论:咖啡豆样细胞是LCH的特征细胞,具有重要诊断价值,嗜酸性粒细胞是LCH重要的组成成分之一。根据细胞形态、分化程度和不同组合,LCH分为:①反应性,②交界性,③低度恶性,④高度恶性(肉瘤型)。  相似文献   
6.
10例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免疫组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亢姝娇  李世君  赵蒙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0,42(9):1055-1057,F0003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间质肉瘤(ESS)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特点。方法:对10例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其中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LGESS 8例,高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HGESS 2例)的临床、病理资料及免疫组化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镜下LGESS的肿瘤细胞大部分类似增殖期子宫内膜间质细胞,螺旋小血管多见,肿瘤细胞呈舌状或弥漫浸润肌层。有部分病例伴多成分分化(4例伴平滑肌分化,2例伴性索样分化,1例伴纤维分化),免疫组化:肿瘤细胞Vi m(10/10)、CD10(10/10)、PR(7/10)、ER(4/10)、SMA(5/10)、Des(5/10)、CK、EMA、S-100、CD34、LCA均(-)。结论: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多伴发多成分分化,以平滑肌分化及性索样分化最为多见;并发肿瘤以平滑肌瘤最为常见。免疫组化对诊断及鉴别诊断有帮助;肿瘤预后与多成分分化的数量及类型关系不大;肿瘤有无浸润及瘤细胞异型程度、核分裂象数量是确定本瘤性质的必备条件,ESS对激素的敏感性可能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7.
周莉  屈重霄  亢姝娇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4):1819-1821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一假乳头状瘤(SPTP)的临床病理学及免疫组化特点。方法:4例SPTP作HE、免疫组织化学((PV2000法)染色观察。结果:4例SPT中3例为女性,1例男性,年龄15岁~36岁,平均年龄27岁,术后均无复发。肿瘤体积较大,平均直径8.6cm,有包膜,囊实性相间。镜检,肿瘤由乳头和囊实区混合组成,细胞形态一致,核圆或卵圆,异型不明显,核分裂象罕见。瘤细胞围绕纤维血管轴心形成特征性假乳头结构。1例侵犯胰腺周围组织。多数肿瘤表达vimentin,a-AT,a-ACT,部分表达Syn,CgA,PR和AE1/AE3,EMA,ER均阴性。结论:胰腺SPTP好发年轻女性,具有独特的临床病理特点,手术切除治愈率高,应视为低度恶性肿瘤,免疫组化提示可能起源于胰腺多能干细胞。  相似文献   
8.
我国葡萄胎发病率为1∶1290次妊娠,葡萄胎与胎儿共存约占葡萄胎的2.5%~5%[1],其发病率约占妊娠总数的0.005%~0.01%。根据1987年关于葡萄胎的分类,又可分为完全性葡萄胎与胎儿共存(complete hydatidiform mole and coexisting fetus,CHAF)及部分性葡萄胎与胎儿共存两种完全不同的类别(partial hydatidiformmole and coexisting fetus,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学表型、颈部淋巴结转移情况及预后.方法:对36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进行光镜观察、免疫组化分析、颈部淋巴结及随访研究,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36例中男性8例,女性28例;年龄16~72岁,平均41.6岁.肿块大小0.4 cm×0.3 cm×0.2 cm-1.0 cm×0.8 cm×0.4 cm.镜下肿瘤由乳头状、滤泡样排列,核呈毛玻璃状、可见核沟、核内包涵体及核仁,可见纤维性间质反应.免疫表型中表达率分别为:TG和CK19 100%,Ret 85%.其中10例颈部淋巴结转移,转移率27.8%.随访29例,随访时间5~36个月,无1例发生远方转移,5例复发.结论: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预后极好,其特征性的组织形态有助于术中诊断,免疫表型有助于诊断、鉴别诊断及判定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