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皮肤病学   2篇
综合类   3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目的探讨液氮冷冻联合光动力疗法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方法治疗组200例采用液氮冷冻联合光动力治疗,对照组60例采用液氮冷冻联合鬼臼毒素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率高于对照组(χ2=9.28,P〈0.05),复发率低于对照组(χ2=11.05,P〈0.05)。结论液氮冷冻联合光动力疗法可有效治疗尖锐湿疣,此治愈率优于液氮冷冻联合鬼臼毒素治疗方法,且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2.
患儿女,7岁,以发热性溃疡坏死性急性痘疮样苔藓样糠疹为首发症状,半年后左下肢出现皮下肿物确诊为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患儿首发临床表现为全身皮肤水疱、溃疡、结痂伴发热、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皮损组织病理:表皮可见角化不良细胞,界面改变,表皮少量淋巴细胞浸润,未见异型细胞;淋巴结病理:淋巴结大片坏死,其间血管壁坏死,周围绕以多数淋巴样细胞;肿物病理:大量淋巴样细胞弥漫分布。免疫组织化学:CD30(+),ALK胞浆(+),CD5(-),CD7(+),CD4(+),CD8(-),TIA-1(+),CD2(+),LCA(+),EMA(+),CD3(-),Vimentin(+),Ki-67(>80%+)。诊断: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  相似文献   
3.
该3例患者为姐弟关系,自幼面、颈、双手背均出现扁平疣状损害,且近2年来额部均出现油腻性疣状增生物或脂溢性角化样皮损,组织病理符合疣状表皮发育不良(EV)伴发皮肤癌前病变.诊断:疣状表皮发育不良;癌前病变.予多次冷冻治疗后皮损基本变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血清细胞因子在慢性荨麻疹患者发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ELISA),检测50例健康对照组和5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中IL-4、IL-17、IL-23及IFN的含量,并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中细胞因子IL-4、IL-17、IL-23测定结果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IFN-r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正常组比较,慢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中IL-4、IL-17、IL-23分泌水平较高,IFN-γ水平较低,提示这些细胞因子在慢性荨麻疹的发病中发挥了重要的免疫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宁夏儿童头癣患病情况及病原菌的分布情况。方法对银川市及郊区1409名5~10岁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其中有皮损及临床接触史患儿的病原菌进行分析。结果 1409名儿童头癣患病人数203例,患病率14.4%,其中脓癣患儿为147例(72.4%),白癣患儿为56例(27.6%),培养阳性171例(84.2%);犬小孢子菌阳性率45.0%,铁锈色小孢子菌阳性率28.7%。结论宁夏地区儿童头癣主要为白癣及脓癣;病原菌主要为犬小孢子菌和铁锈色小孢子菌;细菌培养结果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表皮葡萄球菌为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