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6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74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2篇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江苏地区接受内镜检查的人群中Barrett’s食管(BE)患病率及其变化趋势,以及同期同人群中食管腺癌的患病情况。方法以我院近4年接受内镜检查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内镜疑诊的BE患者取活检,病理标本见到真性杯状细胞确诊为BE。分别研究4年间BE的总体患病率、各年度病例患病率及各年龄组患病率,同时研究BE的内镜下形态和同期食管腺癌的患病情况。结果上消化道内镜检查的69544例中,共检出BE105例,BE的总体患病率为1.51‰(95%CI1.27‰~1.75‰),其中男性和女性分别为55例及50例,两者在平均年龄和患病率间均无差异。近四年的年度病例患病率分别为2.15‰、1.23‰、1.41‰及1.39‰,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18,X2=4.92)。随着年龄增长,BE的患病率呈逐渐增加的趋势,且各个年龄组间患病率差异有显著性(X2=6.07,P〈0.01)。除典型的内镜下表现外,部分BE患者可表现为食管炎、食管溃疡等。BE的内镜下形态以岛形最多见(51.35%),舌形次之(35.14%),全周形最少(13.51%)。食管腺癌占同期所有食管癌的比例仅为4.68%,且近四年该比例并未明显升高。结论近4年江苏地区所有接受上消化道内镜检查者中BE总体患病率约为1.51‰,该比例在过去四年间并没有明显升高,但随着年龄增长其患病率逐渐增加。食管腺癌占所有食管癌的比例仍很低且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检测TNBS结肠炎模型大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表达的含量,探讨溃克灵加减方(MKKL)抗炎症性肠病纤维化的可能机制.方法:建立TNBS结肠炎模型,应用HE染色、Masson三色胶原染色观察结肠病理组织学变化及胶原纤维增生情况,免疫组化检测结肠IGF-1、TGF-β1、CTGF蛋白表达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结肠组织胶原增生,IGF-1、TGF-β1、CTGF蛋白表达均显著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原方组、加减方组大鼠结肠胶原增生及IGF-1、TGF-β1、CTGF蛋白表达均显著减少(P<0.05).加减方组对IGF-1、TGF-β1蛋白的下调作用明显优于原方组(P<0.05),对CTGF蛋白的调节作用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溃克灵加减方可能通过减少胶原沉积和下调肠道IGF-1、TGF-β1和CTGF的表达达到抗纤维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背景: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1(LFA-1)参与T细胞的活化和功能调节,与炎症性肠病的发病密切相关。目的:观察LFA-1基因缺失(LFA-1-/-)对小鼠Nave T细胞体外向Th17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繁殖LFA-1-/-子代小鼠,提取鼠尾DNA,PCR法鉴定基因型。LFA-1-/-子代小鼠为实验组,野生型(WT)C57BL/6J小鼠为对照组,磁珠分选脾脏单个核细胞中的CD4+CD62L+Nave T细胞并检测其纯度。体外建立不同Th17细胞诱导分化体系[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TGF-β+白细胞介素-6(IL-6)和TGF-β+IL-6+IL-23],以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分选得到的Nave T细胞在不同体系中诱导出的Th17细胞比率,荧光定量PCR法和ELISA法检测Th17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ROR-γt和特异性标记物IL-17A表达。结果:15只子代小鼠均为LFA-1-/-小鼠,磁珠分选得到的CD4+CD62L+Nave T细胞纯度大于95%。低剂量TGF-β+IL-6即能诱导出Th17细胞,在此基础上加入IL-23能促进更多Th17细胞产生。与WT对照组相比,LFA-1-/-组Nave T细胞在TGF-β+IL-6+IL-23体系中诱导产生Th17细胞的效应更为明显(17.2%±1.4%对5.7%±0.2%,P0.001),ROR-γt、IL-17A mRNA表达上调(P0.001),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17A浓度升高(P0.01)。结论:LFA-1基因缺失能促进小鼠Nave T细胞体外向Th17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4.
十二指肠隆起型病变的超声内镜及病理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隆起型病变的内镜及组织学特征,加强对十二指肠隆起型病变的认识,提高诊断能力.方法 对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内镜中心2005年至2010年检出的869例十二指肠隆起病变的内镜表现和病理特点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869例隆起病变中,正常组织误诊为病变的有50例(5.8%).819例真性隆起型病变中,良性781例(95.4%),恶性38例(4.6%).病理结果以慢性炎性良性病变最多见,为338例,占总数的41.3%,其次为Brunner腺增生155例,占总数的18.9%.恶性病变中腺癌多见,为25例,占总数的3%,另有6例类癌、6例恶性淋巴瘤和1例胚胎性横纹肌肉瘤.十二指肠隆起型病变在内镜下表现多样,有圆形、半球形、指状、分叶状、条索状等,病变大小不一,最大为5 cm,以无蒂者(726例,88.6%)多见.超声内镜提示良性病变内部回声均匀,各层结构清楚,恶性病变内部回声不均匀,层次不清,可见侵犯周围组织或淋巴结等.结论 十二指肠隆起型病变单靠内镜表现不能明确诊断,超声内镜可有助于提高诊断率,但确诊仍需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5.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utoimmune pancreatitis,AIP)以慢性炎症纤维化为特点,占所有慢性胰腺炎的4.6%-6.6%,但占原发性慢性胰腺炎的30%-40%。虽然比较少见,但本病常表现为胰头肿块而导致肝外阻塞性黄疸,因而和恶性胰腺肿瘤在临床表现,内镜检查,影像学上很难区别,导致高达21%-34%的不必要的Whipple胰头癌根治术。我们在此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体会,综述文献,阐述AIP的临床与病理学特点,以促进对此病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回顾2017年9月—2019年12月间13例经气囊辅助小肠镜治疗深部小肠良性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不同病变狭窄特点、内镜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显示,13例患者中克罗恩病6例,隐源性多灶性溃疡性狭窄性小肠炎(cryptogenic multifocal ulcerous stenosing enteritis,CMUS...  相似文献   
7.
脱氧胆酸调节环氧合酶-2对结肠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通过观察不同浓度脱氧胆酸对结肠腺癌细胞SW1116生长的效应,以及在相应状态下细胞内环氧合酶(COX)-2蛋白表达量的改变,探讨脱氧胆酸钠对结肠癌细胞的作用机制。方法 用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活性;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细胞内COX-2蛋白的表达。结果 10~100μmol/L的脱氧胆酸钠具有明显的促进结肠腺癌细胞生长的作用;大于100μmol/L时则表现出抑制作用。脱氧胆酸钠在10、50和100μmol/L的浓度下均可促进COX-2蛋白的表达,10μmol/L的效应可以持续72h,但后两者在48h后COX-2蛋白表达开始下降。结论 脱氧胆酸对结肠癌细胞SW1116增殖的影响呈双向调节作用,脱氧胆酸促进COX-2蛋白表达可能是其促进结肠癌细胞增殖的作用途径。  相似文献   
8.
肝硬化患者肝细胞癌的预防主要在于如何降低相关危险因素,尤其是对HBV、HCV相关性肝硬化的预防。HBV、HCV疫苗的应用是预防的关键,抗病毒药物预防有助于减少HBV、HCV的复制,降低HCC的发生率。HCC的根治治疗主要包括手术切除和肝移植,对于不能行根治的患者选用适当的非手术切除的多种介入疗法;其他治疗如辅以免疫治疗、分子靶向治疗也有助于改善肝细胞癌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经皮经肝曲张静脉栓塞术(PTVE)治疗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近期疗效.方法 对20例既往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病史的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行以组织胶(α-氰基丙烯酸,TH胶)为主要栓塞材料的PTVE治疗,观察治疗后再出血率、死亡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和肝功能的改变,以及侧枝静脉栓塞前后脾静脉压力.结果 (1)在平均8.3个月的随诊期内,患者再出血率为15%,无死亡病例.(2)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明显减轻,肝功能和外周血小板计数无明显改变.(3)PTVE治疗前,未经脾切除和门奇静脉断流术治疗者脾静脉压力显著高于接受过手术治疗者,PTVE治疗后2组患者的脾静脉压力均有显著性升高.结论 PTVE可能对肝硬化合并严重门静脉高压症,甚至并发活动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和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0.
背景:克罗恩病(CD)好发于末端回肠和回盲部,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但检查手段有限。目的:探讨小肠CD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7年12月南京鼓楼医院收治的小肠CD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共纳入67例小肠CD患者,男女之比为4.15:1,诊断年龄13—79岁.其中20—29岁和50—59岁为两个发病高峰。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黑便或血便或脓血便43例(64.2%)、腹痛36例(53.7%)、贫血27例(40.3%)、腹泻26例(38.8%)。最常见的并发症为肠梗阻,穿孔少见。结肠镜下可见节段性病变、黏膜充血水肿、铺路石样改变等:胶囊内镜下表现为多发不规则溃疡、线样溃疡、阿弗他溃疡;手术病理活检示全壁性炎症、深裂隙状纵行溃疡、结节样肉芽肿。病变多位于末端回肠和(或)回盲部(49.3%)。接受胶囊内镜和结肠镜检查者经内科治疗后症状得到控制。14例患者因消化道出血、肠梗阻、穿孔而行手术治疗。结论:小肠CD的诊断较困难,可首选结肠镜检查。若无完全性肠梗阻可行胶囊内镜检查。与结肠镜和小肠造影检查相比.胶囊内镜对于早期小肠CD的诊断和患者病情的评估有一定优势,可推迟部分患者的第一次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