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DNA异倍体是恶性肿瘤的重要标志之一[1-2],检测外周血中肿瘤DNA异倍体为无创性肿瘤诊断开辟了一条新途径[3].流式细胞术 (FCM)-DNA倍体分析技术具有特异性强的优点,但该方法在外周血中检测的阳性率不高[4].本研究先用免疫磁珠(IMB)阴性分选富集癌细胞,后用FCM-DNA倍体检测外周血中癌细胞,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3.
甲型副伤寒沙门菌抗菌药敏感试验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献报道 ,副伤寒沙门菌比伤寒沙门菌的耐药率更高〔1〕。近年来 ,副伤寒的发病率日益增高 ,耐药情况更加复杂。作者对我院 2 0 0 0年 11月~ 2 0 0 2年11月经血培养证实的 78例甲型副伤寒沙门菌菌株的药敏试验结果作一分析 ,以期了解本地区甲型副伤寒沙门菌的耐药情况 ,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1 材料与方法1.1 标本来源 本组 78例血培养标本取自我院门诊及住院病人。其中男4 3例 ,女 35例。年龄 15~ 81岁。1.2 方法 抽静脉血 8ml,置于美国BD公司生产的血培养瓶中 ,在BACTEC- 912 0全自动血培养仪培养 ,6~ 36h报警为阳性 ,移种于血…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产ESBLs(超广谱β一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医院内感染的可能因素及合理的临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66例医院内获得性产ESBLs大肠埃希菌感染病例。结果 医院内获得性大肠埃希菌感染病例中产ESBLs菌株占35.ll%(66/188),感染部位主要位于泌尿道、呼吸道、伤口、胆汁等,多有严重的疾病、住院时间长、抗生素使用不当情况。敏感的抗生素有亚胺培南、呋喃妥因、头孢哌酮/舒巴坦,对多数头孢菌素、氨基糖甙类、氟喹诺酮类有较高的耐药性。结论 积极治疗原发病、尽量缩短住院时间、合理使用抗生素是防止产ESBLs大肠埃希菌菌株医院内感染的关键,选用敏感抗生素是治愈产ESBLs大肠埃希菌感染的根本。  相似文献   
5.
血尿可分为肾小球性血尿(GH)和非紧小球性血尿(NGH),两者病因与治疗不同.故其鉴别十分重要。作者对光集法与Coulter计数仅检测尿红细胞容积及分市曲线法鉴别GH和NGH的价值进行比较。材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血尿患者共67例,其中男36例,女29例,平均年龄36士8.6岁。临床确诊为GH共42例,其中急性肾小球肾炎9例、紫疫性肾炎4侧、慢性肾小球肾炎10例、肾病综合征12例、狼疮性肾炎7例。NGH共25例,其中尿路结石11例、肾及膀航肿瘤6例、尿路感染5例、输尿管溃疡1例、多对肾2例。2.检测方法:将GH与NGH两组血尿,用尿红细胞容…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 ,有关粘附分子在肾脏疾病中的作用受到关注 ,其中P选择素(CD62P)已成为一研究热点 ,但其与肾脏疾病的关系尚不太清楚。为探讨其在慢性高尿酸血症患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笔者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对此类患者的外周血血小板CD62P的阳性细胞率进行了检测和分析 ,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2 0 0 1年 11月~ 2 0 0 2年 11月 ,我院门诊和住院符合慢性高尿酸血症诊断标准 (血尿酸 >4 2 0 μmol/L ,尿尿酸 >3.5 4mmol/2 4h ,排除其他继发性高尿酸血症的可能性。入选者血肌酐、血尿素氮均正常 ,无糖尿病、高血压及其他肾脏疾…  相似文献   
7.
泌尿生殖道解脲支原体的药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利勇 《现代实用医学》2002,14(10):544-544
人体泌尿生殖道中可分离出 7种支原体 ,其中解脲支原体 (ureaplasmaurealyticum ,UU)及人型支原体最为多见。UU是导致非淋菌性尿道炎、前列腺炎、附睾炎等多种疾病的重要病原体 ,且与男性不育和女性不孕有关〔1〕。近年来 ,孕妇中UU的感染率明显增高 ,可达 40 %~ 80 % ,其中约有 2 0 %可引起各种孕期并发症及围产儿异常〔2 ,3〕。由于UU缺乏细胞壁 ,故作用于细胞壁的抗生素 ,如 β 内酰胺类 (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 )抗生素均不可采用。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对UU作用不确切 ,且易耐药 ,临床上少用。因此对UU作…  相似文献   
8.
流行性出血热T淋巴细胞亚群及DP细胞异常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流行性出血热(EHF)患者T淋巴细胞改变特点,探讨其发病机制,提高对流行性出血热的早期诊断水平。方法 收集医院30例确诊为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和50名健康献血员的抗凝血,用特异性荧光抗体标记,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其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对其中25例恢复后的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复查淋巴细胞亚群。结果 与正常人相比,流行性出血热患者的CD^4+T淋巴细胞数量减少,CD8^+T淋巴细胞数量增多,CD4^+CD8^+双阳性细胞(DP细胞)数量增多;恢复期EHF患者的T4、T8和DP细胞恢复正常;与HIV、EBV、及CMV感染者相比,EHF患者的DP细胞明显升高。结论 EFH急性期患者的CD4^+T淋巴细胞数量降低,CD8^+T淋巴细胞数量增多,DP细胞数量增多,但可逆转;T4、T8细胞和DP细胞检测有助于早期诊断EHF患者。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