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3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4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8年3月—5月在广州远郊九佛农村两个自然对342名不足5岁儿童的ETEC腹泻作定点研究。发生腹泻186人次,估算发病率为1.26次/人/年。检出病原体6种71株,检出率38%(71/186),依次为ETEC45株:轮状病毒和志贺氏菌各11株,气单胞菌2株,沙门氏菌和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各1株。ETEC的三种肠毒素基因探针(热敏肠毒素LT,热稳定肠毒素ST-H和ST-P)的检测结果依次为16.2%(30/186)、3.7%(7/186)、1.7%(3/186),另外,同时具有二种肠毒素(LT+ST)的ETEC有5株占2.6%(5/186)。ETEC的抗药性普遍存在,多抗性尤为严重,最少的抗9种,最多的竟抗20种。LT阴性(LT-)菌的多抗性强度显著大于LT~+菌(P<0.05)。两种菌对痢特灵,呋喃妥因、床大霉素、卡那霉素都高度敏感,对青霉素、万古霉素、杆菌肽、新生菌素、麦迪霉索具有较强抗性。ETEC中存在7种耐药模式,其中3种为ETEC模式,4种志贺氏模式,这在国内未见报道,对深入研究志贺氏菌的耐药机理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
登革热的流行病学和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由伊蚊传播的急性传染病。多见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本病传播迅速,常引起大规模流行,短期内发病可达百万人以上。由于本病传播快,发病率高,故部队无论平时或战时均应注意对本病的预防。流行病学一、流行特征1.地区分布:本病广泛分布于全球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目前世界上已有6O多个国家有本病的流行,至少有15亿人口受威胁。近年本病在东南亚、南亚、西太平洋的一些国家流行,发病率很高,且从1954年以来,在一些东南亚国家中出现一种重症登革热──登革出血热,病死率高,已引起人们的关注。我国40年代初,在…  相似文献   
3.
HBV宫内感染及其频率的研究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血清学(ELISA、RIA)、免疫组织化学(ABC法)和核酸分子杂交方法研究35例HBsAg阳性孕妇引产胎儿,并以10例HBsAg阴性孕妇引产胎儿为对照。结果从胎心血中检测到HBsAg和抗-HBcIgM,从胎肝组织査出HBcAg和HBVDNA证实胎儿在宫内感染了HBV。血清学、免疫组化和分子杂交检测,HBV宫内感染的检出率分别为20.0%(7/35)、5.9%(1/17)和44.4%(12/27),表明HBV宫内感染是HBV感染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本文用斑点分子杂交试验检测了慢性无症状HBsAg携带者汗液中的HBV DNA,检出率为14.7%。这表明HBV可随汗液排出,汗液为传播HBV的媒介之一。同时分析了HBV随汗液排出的频率和可能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疟疾抗体的检测,自Kuvin(1962)首次用间接荧光抗体(IFA)法以来,应用较为广泛。黄志雄等(1981)用玻片免疫酶法(即本文HRP—马抗人法)检测疟疾抗体,认为该法具IFA法的优点,且不需荧光显微镜等特殊设备,标本又可长期保存。本文探讨了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葡萄球菌A蛋白(SPA)检测疟疾抗体的实验条件,建立了HRP—SPA染色法(简称HRP—SPA法)并与HRP—马抗人IgG染色法(简称HRP—马抗人法)及IFA法进行对比试验,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6.
HBsAg and HBV DNA in the sweat of HBsAg carriers were detected.Thepositivity rates were 26.1%(12/46)by RIA and 17.4%(8/45)by dot blot hybridization.No HBsAg and HBV DNA were found in 6 persons with negative serum HBsAg.Viralparticles were observed in the sweat by means of immunoelectronic microscope.When se-rum HBeAg or HBV DNA were positive,the positivity rates of HBsAg and HBV DNAin sweat were higher than those with negative serum HBeAg and HBV DNA,and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Th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HBV may be excreted out ofbody through the sweat glands of serum HBsAg carriers,and contaminate environmentalobjects,which may play a role in contact transmission of hepatitis B.No relationshipswere found between anti-HBc,anti-HBe,titer of serum HBsAg and positivity rates ofHBsAg and HBV DNA in sweat.  相似文献   
7.
本文建立了HRP—SPA染色法,探讨了检测疟疾抗体的实验条件。用本法与酶标记抗体、荧光标记抗体染色法,对某恶性疟区126份一般人群滤纸干血滴血清,进行对比试验,检出疟疾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36.5%,36.5%、和36.7%。用三种方法检测44份阳性的滤纸干血滴血清,疟疾抗体的滴变,HRP—SPA为1:101.3,HRP—马抗人为1:96.7,FITC—羊抗人为1:81.3,HRP—SPA与FITC—羊抗人两法比较,相差显著(p<0.05),其余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8.
9.
本文对96名HBV血清标志均阴性的健康成年男性,用随机、双盲、对照实验,采用0、1、6方案,经肌肉和皮内两种途径接种乙肝疫苗并随访7个月,以观察国产血源性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首次接种后7个月,肌肉组和皮内组抗-HBs应答率分别为86.7%和76.2%,抗-HBs GMT分别为115和96mIU/ml。两者差别均不显著。疫苗组和对照组HBV感染率分别为2.0%和17.6%,保护率为88.6%。疫苗接种者无严重不良反应。表明国产血源性乙肝疫苗有较好的免疫原性;在观察期间内,两种途径免疫效果相似,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0.
对单项抗-HBc阳性者接种乙肝疫苗并随访7个月.抗-HBs应答率为61.2%.首次疫苗接种后的无应答者,不对第二、三次接种产生抗-HBs应答。应答者的抗-HBs滴度随接种次数而逐渐升高.抗—HBs阳性者对乙肝疫苗的免疫应答可能是原发反应。从抗—HBc阳性的无应答者血清中检出HBV—DNA和HBsAg,提示无应答者可能处于一种轻微的慢性染感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