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6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2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对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与鼻中隔偏曲进行同期与分期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4年9月来该院治疗的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与鼻中隔偏曲患者118例,随机分为两组,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为进行同期手术治疗的患者,对照组患者分二期进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和鼻窦开放与鼻息肉切除术。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的治愈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治愈率、好转率、无效率及关发症发生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与鼻中隔偏曲进行同期手术相比于进行分期手术可以一次性治疗患者的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与鼻中隔偏曲,减少患者手术次数,减轻患者痛苦,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疏附县中小学生溺水高危行为的发生情况以及危险因素,为制定预防溺水政策和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疏附县布拉克苏乡和乌帕尔镇28所小学及2所初中,对小学一年级至初中二年级的所有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共14 543人纳入分析。有23.9%的中小学生在近12个月内发生过溺水高危行为,更高的游泳水平、性格内向、较强的好奇心、和同学相处较差、和家人相处较差、学校附近有开放性水域、家附近有开放性水域是溺水高危行为的危险因素。结论 应加强对中小学生心理和高危行为的关注,加强学生的溺水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同时注意学校及社区开放性水域的管理与干预。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新疆于田县儿童家长脊髓灰质炎相关知识知晓率,为进一步有针对性地开展脊髓灰质炎预防知识宣传提供基础数据。方法按照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于田县儿童家长的脊髓灰质炎预防知识知晓率为50.00%,主要获取途径是通过电视和广播(分别为89%和66%);不同文化层次、不同职业、不同乡(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乡(镇)=13.10,χ2职业=25.57,χ2文化=25.28,P<0.05);农民及工人群体对脊髓灰质炎预防知识知晓率相对较低。结论在开展脊髓灰质炎预防知识宣传时,应设计适合各个层次的脊髓灰质炎预防知识材料进行宣传。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肉毒杆菌中毒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5例肉毒杆菌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5例患者均因食用自制臭豆腐发病,其中3例为群体发病.发病潜伏期平均3.4d.首发症状分别为言语不清3例、吞咽困难3例、头晕3例、无力和腹泻2例,呼吸困难1例;随着病程进展,5例患者均出现头晕、视物模糊,出现眼睑下垂、睁眼困难、全身无力和肌力下降4例,胸闷、呼吸困难和复视3例.给予A型和B型肉毒抗毒素治疗,同时给予吸氧、抗感染和维持水电解质等对症治疗.经治疗病情好转4例,其中2例遗留轻度吞咽困难,无效1例(治疗较晚).结论 肉毒杆菌中毒多出现神经系统损害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头晕及脑神经麻痹和肌肉瘫痪;早期应用肉毒抗毒素治疗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维医灌肠疗法治疗慢性结肠炎,能使药物直接到达病变部位,同时还能起到局部冲洗清洁的作用,以达到结肠的气质平衡,止泻消炎,解痉止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增强肠道免疫功能,促进溃疡愈合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在横断面调查的基础上,采用生存分析方法(survivalanalysis)探讨乌鲁木齐市社区吸毒人群发生首次吸毒的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05年4-6月,以应答驱动抽样为主要招募方式,在社区招募吸毒者参加调查;应用结构式问卷调查吸毒者的社会人口学特征、首次口吸和静脉注射毒品时间、方式,首次吸毒前的个人成瘾性行为(如吸烟、饮酒)及家庭成员、亲友吸毒情况等。结果:401名静脉注射毒品者进入本次横断面调查,首次吸毒方式为口吸和静脉注射毒品者分别为95·0%(381/401)和5·0%(20/401),首次使用的毒品均为海洛因,首次吸毒年龄19·8a±s5·0a,首次吸毒年龄最小值为6·4a,15a以前开始吸毒者占14·2%(57/401)。从出生到首次吸毒的发生率为5·0/100人年(95%CI:4·5-5·5),影响首次吸毒发生的变量为:维族(HR=2·161,95%CI:1·713-2·726)、15a以前开始吸烟(HR=1·273,95%CI:1·006-1·610)、16a以前开始饮酒(HR=1·774,95%CI:1·387-2·269)、有亲戚吸毒(HR=1·411,95%CI:1·032-1·928)。从出生到发生首次吸毒的时间分别为:维族17·9(95%CI:17·2-18·5)a,15a以前开始吸烟者为20·0(95%CI:20·0-20·8)a,16a以前开始饮酒者为17·0(95%CI:16·6-17·7)a,有亲戚吸毒者为19·2(95%CI:18·6-20·0)a。结论:提示吸毒流行严重地区,吸毒低龄化可能会加速艾滋病的流行。在青少年早期开展个人成瘾性行为(如吸烟、饮酒)的干预教育及艾滋病知识的宣传教育非常必要,维族青少年应该是重点干预人群。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市吸毒人群共用器具注射毒品的行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04年9-10月,应用结构式问卷调查乌鲁木齐市吸毒者的人口学特征、首次吸毒前的吸烟和饮酒情况;首次吸毒和首次静脉注射毒品及共用注射器具注射毒品的行为特征及相关因素等。结果:提供知情同意书的509名吸毒者中,既往共用器具注射吸毒者占59.5%(303/509)。近3个月有新的共用器具注射毒品伙伴者占17.3%(88/509);共用器具注射毒品≥5次者占14.9%(76/509);近3个月33.2%(169/509)的调查对象共用器具注射毒品;直接共用者占27.9%(142/509),间接共用者占23.2%(118/509)。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与共用器具注射毒品≥5次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是年龄(OR=1.77,95%CI:1.07-2.91)和文化程度(OR=0.31,95%CI:0.15-0.64);与直接共用有关的变量是近6个月工作(OR=0.57,95%CI:0.38-0.86)、年收入(OR=0.58,95%CI:0.38-0.86)和15a以前开始吸烟(OR=1.79,95%CI:1.18-2.72);与间接共用有关的变量是民族(OR=0.58,95%CI:0.37-0.92)和近6个月工作(OR=0.61,95%CI:0.40-0.92)。结论:乌鲁木齐地区吸毒人群共用器具注射毒品比例高;年龄、文化程度、稳定的工作和年收入及15a以前开始吸烟与共用注射器具吸毒有关。提示:推广高危行为干预和强化个体化降低毒品危害咨询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8.
静脉吸毒人群HIV危险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市静脉吸毒人群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相关危险行为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04年9~10月在乌鲁木齐市戒毒所、劳教所采用结构式问卷进行一次性横断面调查。结果符合调查标准且提供知情同意书的509名吸毒者中,近3个月共用器具注射吸毒比例为33.4%,固定性伴注射吸毒者占20.4%;近1个月与固定性伴和非固定性伴从未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分别为85.8%和69.8%,维吾尔族吸毒者该指标的比例最高,分别为90.7%和75.3%。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静脉吸毒者发生HIV相关危险行为的影响因素是固定性伴注射吸毒(β=0.80;P〈0.0001)、近6个月有商业性性行为(β=0.32;P=0.0135)、维吾尔族(β=0.34;P=0.0019)、已婚或同居者(β=-0.30;P=0.0077);与女性吸毒者有关的影响因素是固定性伴注射吸毒(β=0.36;P=0.0041)、近6个月有商业性性行为(β=0.45;P=0.0240)、年龄(β=-0.03;P=0.0154)。结论当地吸毒人群HIV相关危险行为发生率高。吸毒者与固定性伴的安全套使用率极低,提示HIV经性途径传播的可能性很大。扩大针对吸毒和高危性行为干预项目的覆盖面,并辅以个体化的心理咨询,加强吸毒者安全行为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9.
在临床应用骆驼蓬制剂治疗消化道肿瘤等获得了一定效果的基础上,笔者从该植物种子内分离出两种生物硷单体。通过进行熔点、薄层、紫外、红外、核磁共振、质谱等方法测定,确认了其化学结构,即骆驼蓬硷(Harmaline)和去氢骆驼蓬硷(Harmine)。分别将这两种生物硷进行抗肿瘤试验,结果表明对小鼠肝癌、S—180、L_2等瘤株均有肯定的抑制作用。在体外用于处理人体宫颈癌(Hela)细胞,能明显地影响其生长。我们曾观察21例接受骆驼蓬总硷制剂(以上述两种生物硷为主要成分)治疗的恶性肿瘤病人,其有效率为85.7%。  相似文献   
10.
目的回顾性分析1981—1991年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11924例次)的临床资料,以了解近20年以上两所医院心血管疾病的构成和流行趋势,并比较北京、新疆两地区心血管疾病构成的差别。方法根据患者出院第一诊断,统计各类心血管疾病构成比和病死率。结果90年代与80年代相比,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冠心病、心肌病、心力衰竭在心血管疾病中所占比例升高,先心病、心律失常、心脏瓣膜病在心血管疾病中所占比例降低,高血压病、心肌炎前后10年无显著性差异;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高血压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在心血管疾病中所占比例升高,冠心病、心肌炎、心脏瓣膜病在心血管疾病中所占比例降低,先心病、心肌病前后10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在心血管疾病中所占比例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内科高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先心病、高血压病、心肌病、心肌炎、心脏瓣膜病所占比例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高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内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