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地震后批量伤员的救治方法。方法成立领导小组,制订应急预案及后送收治流程,快速进行分检、后送转运、安置伤员,转运中严密观察生命体征,严防并发症。结果后方收治小组共收治伤员55名,无一例死亡。无并发症、差错事故及护理纠纷发生。结论医护人员具备应急能力,配备良好的急救器材,有效的应急预案,科学统筹人力资源是确保批量伤员救治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丙型病毒性肝炎呈全球流行态势,我国人群丙型肝炎抗体流行率为3.2%,约有4000万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者,丙型肝炎极易慢性化,通常具有起病隐匿,早期症状不明显等特点,加之公众对丙型肝炎知识比较匮乏,导致丙型肝炎患者检查不及时,贻误了最佳治疗时机而发展为肝硬化、肝癌。感染HCV后10~20年后肝硬化年发生率为10%~20%,一旦发展为肝硬化,每年肝癌的发生率为1%~7%[1],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每年发展为失代偿的比例3.6%~6%[2],失代偿期肝硬化5年生存率仅为50%[3]。通常认为干扰素(IFNα)治疗活动性肝硬化患者可能会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4],失代偿期肝硬化被列入IFN治疗的绝对禁忌症[5],但不治疗患者的预后也很差。我们在临床观察到许多活动性肝硬化患者具有相对稳定的实验室指标,经过小剂量长疗程 IFNα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乔惠霞 《甘肃医药》2022,(7):662-664
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对重型肝炎患者护理的作用及满意度。方法:选择2019年5月至2020年11月之间我院重型肝炎治疗的110例患者,使用数字随机法将患者分成了对照组(n=55)和观察组(n=55),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再使用心理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HAMA)和抑郁(HAMD)不良情绪评分、护理总依从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HAMA评分和HAMD评分对比后无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HAMA和HAMD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依从率、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可以缓解重型肝炎患者进行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14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入院后除常规治疗外,于当日给予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治疗,疗程1周。对照组患者入院后仅给予常规治疗,而在感染发生后再加用抗菌药物;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再次出血率、医院感染率、病死率及平均住院日等方面的差异。结果治疗组患者住院期间再出血率、医院感染率、病死率分别为25%、22.1%和18.3%,对照组则为40%、50.9%和41.8%,二者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平均住院日为14.8±5.6天,对照组则为23.5±9.8天(P0.05);医院感染以腹腔感染为主;医院感染者再出血率为55.7%,高于无感染者的19.3%(P0.05);医院感染的病例中有31例(39.2%)死亡,无感染的病例中则有25例(18.5%)死亡(P0.05)。结论对于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早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可以明显降低再出血率和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同时也能降低该类患者的病死率,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5.
选择2019年12月—2020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96604部队医院的内分泌科护理人员68名,按照培养方式的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研究预见性思维对内分泌科护理管理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