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篇
肿瘤学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前,放化疗仍是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而放化疗的主要不良反应是骨髓抑制,而骨髓抑制导致血象过低,严重影响放化疗的周期顺利进行,故临床上经常需要使用一些微量升白药物-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来刺激病人骨髓造血,使病人治疗如期顺利进行,保证放化疗的周期治疗。现临床上常  相似文献   
2.
无死腔注射器的临床应用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针对注射器无效死腔影响药物精确剂量,影响病人治疗效果的问题进行探讨.方法 对我科因大剂量化疗引起骨髓抑制的248例病人使用1mL无死腔注射器皮下注射吉粒芬(每支50ug、0.3mL)、洁欣(每支150ug、0.5mL)、白特喜(每支150ug、0.5mL)、里亚金(每支75ug、0.5mL)等微量贵重升白细胞药物,观察有效药物剂量和治疗效果.结果 248例骨髓抑制病人使用1mL无死腔注射器皮下注射吉粒芬、洁欣、白特喜、里亚金等微量贵重升白细胞药物,极大限度地减少了药液浪费,达到了药物的精确剂量,升白细胞治疗效果满意.结论 使用1mL无死腔注射器注射微量贵重升白细胞药物,可减少药液残留,保证有效剂量准确,临床应用有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3.
张莎  刘洋  乔广美 《黑龙江医学》2006,30(10):782-782
化疗药物能抑制恶性肿瘤的生长和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杀灭肿瘤细胞,但对人体来说也有相当大的毒性,它在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之间没有太大的选择性,在杀灭或抑制肿瘤细胞的同时,亦损伤相当数量的正常细胞,并直接影响心、肝、肾及神经系统.因此,护士在临床应用中,必须先了解化疗药物的毒性及注意事项,合理安全地为病人实施化疗,现将临床常用化疗药物的毒性及注意事项统计如下,见表1.  相似文献   
4.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一种治疗手段,各种品牌的一次性输液器材被广泛使用在临床医学领域,随着医疗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这些普遍使用的输液器材出现了一个问题.由于输液器针头上的输液孔一般设置在距离输液瓶口上2.3~3.2 cm处.  相似文献   
5.
常规青霉素皮试液的配制较复杂且浓度准确性不易掌握,笔者对其配制方法进行改进,经临床应用,效果满意,获2002年哈尔滨医科大学医疗新技术三等奖,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青霉素皮试液配制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常规青霉素皮试液的配制较复杂且浓度准确性不易掌 握,笔者对其配制方法进行改进,经临床应用,效果满意,获 2002年哈尔滨医科大学医疗新技术三等奖,介绍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材料:80万U青霉素粉剂1支,1ml注射器1副,10ml 0.9%氯化钠注射液1支、100ml0.9%氯化钠注射液1瓶, 常规注射用物。 方法:常规消毒后抽吸0.9%氯化钠(10ml/支)4ml加 入青霉素80万U内使之溶化,浓度为20万U/ml即10万 U/0.5ml;再取0.25ml(5U)加入0.9%氯化钠100ml,则 青霉素浓度为500U/ml,即50U/0.1ml,即配制成与传统 方法一致浓度的皮试液。 …  相似文献   
7.
刘洋  张莎  乔广美 《黑龙江医学》2005,29(9):702-702
目前,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有效手段之一,因为化疗药物具有一定的毒性,对血管有一定程度的损害,而且化疗一般要经过多个疗程,如果血管保护不当,会对化疗产生很大的影响,同时,药物外渗又会给病人增添肉体上的痛苦〔1〕,所以化疗的安全性被日益重视起来。我科自2005年初,将套管针应用于临床化疗,经过4个多月的临床观察,验证了套管针应用的安全性,大大降低了静脉炎的发生率,减少甚至避免了药物外渗的发生,减轻了病人的不必要痛苦,对提高肿瘤病人的生活质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52岁,于2008年9月4日人院行全身化疗。人院查体:体温36.5℃,脉搏92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36/89mmHg,其右手背可见4cm×3.5cm黑色硬痂,外侧有一挛缩瘢痕。询问病史,患者于1年前在外院行左侧乳腺癌乳房全切术,术后行静脉注射表阿霉素化疗过程中,出现渗漏,当时处理情况不详,于渗漏后半月行坏死皮肤清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