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1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57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阿立哌唑(奥哌)与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阿立哌唑(奥哌)与氯氮平治疗,疗程8周。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两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阿立哌唑组(奥哌)显著低于氯氮平组(P〈0.05)。结论阿立哌唑(奥哌)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与氯氮平相仿,不良反应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精神病药物。  相似文献   
2.
婴幼儿意外伤害相关因素分析与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婴幼儿意外伤害相关因素,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童保健室近期检查的0~3岁婴幼儿1 253人,其中对发生71例意外伤害有关数据进行相关性统计分析。结果0~3岁婴幼儿71例,意外伤害主要包括:跌伤、窒息、溺水、烧(烫)伤、割(扎)伤、动物咬伤、中毒、交通意外等。结论婴幼儿意外伤害情况严重,各方面应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以减少意外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宁夏地区手足口病患者中肠道病毒71型(EV71)分离株的基因特征.方法 采集手足口病患者标本进行病毒分离培养,阳性标本进行RT-PCR鉴定后,选取29株EV71分离毒株,对其VP1区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并参考A、B、C各基因型的参考毒株和以往中国EV71的分离毒株进行同源性分析并构建系统发生树.结果 从439份标本中分离肠道病毒215株,经RT-PCR鉴定,93株为EV71.选取其中29株进行VP1基因全序列测定,根据VP1全基因序列构建系统发生树,29株毒株均在C基因型中,与C4亚型属同一分支,与C4亚型代表株核苷酸同源性为91.7%~99.4%,氩基酸同源性为96.6%~100.0%.结论 宁夏地区手足口病患者中分离的EV71毒株属C基因型的C4亚型.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宁夏地区手足口病患者中肠道病毒71型(EV71)分离株的基因特征.方法 采集手足口病患者标本进行病毒分离培养,阳性标本进行RT-PCR鉴定后,选取29株EV71分离毒株,对其VP1区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并参考A、B、C各基因型的参考毒株和以往中国EV71的分离毒株进行同源性分析并构建系统发生树.结果 从439份标本中分离肠道病毒215株,经RT-PCR鉴定,93株为EV71.选取其中29株进行VP1基因全序列测定,根据VP1全基因序列构建系统发生树,29株毒株均在C基因型中,与C4亚型属同一分支,与C4亚型代表株核苷酸同源性为91.7%~99.4%,氩基酸同源性为96.6%~100.0%.结论 宁夏地区手足口病患者中分离的EV71毒株属C基因型的C4亚型.  相似文献   
5.
目的基于柯萨奇病毒A组6型(coxsackievirus group A type 6, CV-A6)VP1编码区寻找与其流行强度增加有关的关键氨基酸位点。方法对GenBank数据库中全部CV-A6 VP1编码区核苷酸序列进行筛选, 获得其中的1 533条序列进行比对。使用RAxML软件构建最大似然树。使用Shannon Entropy在线分析工具计算序列的氨基酸置换熵值, 并用Datamonkey在线分析平台通过MEME, SLAC和FUBAR三种方法来分析正向选择位点。结果目前全球流行的CV-A6以D3基因亚型为主。在VP1编码区存在三个高度可变的氨基酸位点, 分别是VP1-5、VP1-30、VP1-137。三种方法均发现VP1-5、VP1-90、VP1-137三个位点在流行中受到过正向选择的作用。结论应继续加强对D3基因亚型CV-A6的监测, D3基因亚型的CV-A6在位于DE环中的VP1-137高度可变且受到了正向选择的作用, 需要加以重视, 并通过进一步研究来确定它与D3亚型广泛流行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青海省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HFMD)患者中肠道病毒流行情况和基因型特征。方法采集青海省HFMD患者的咽拭子标本, 进行病毒分离和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RT-PCR), 对扩增产物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和分析, 并参考NCBI部分毒株序列构建基因进化树。结果采集临床诊断HFMD阳性病例标本1 738份, 其中人肠道病毒A组71型(EV-A71)型326例, 占18.76%、人肠道病毒柯萨奇A16型(CV-A16)型237例, 占13.64%、人肠道病毒柯萨奇A6型(CV-A6)型628例, 占36.13%, 4年间不同基因型别间存在差异, 具有统计学意义(EV-A71, χ2=245.315,P<0.001; CV-A16, χ2=27.680,P<0.001; CV-A6, χ2=702.713,P<0.001), 用RD细胞分离后共得到到317株细胞培养物, 测序后选取2017年和2018年典型基因型的VP1区核酸序列进行序列分析, 全部基因型VP1区核酸序列间同源性在59%~100%之间, 19株EV-A71...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盆底超声在观察产后近期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前腔室结构变化的应用价值。 方法 随机选取经阴道自然分娩、并在产后6~8周接受产后复查的初产妇182例进行经会阴盆底超声检查,其中压力性尿失禁组(SUI组)72例,对照组110例。观察静息状态下及最大Valsalva动作时前腔室结构的超声改变。超声观察及测量的参数包括:静息状态下膀胱颈位置、逼尿肌厚度、膀胱后角以及最大Valsalva动作时膀胱颈的移动度、尿道旋转角、有无尿道内口漏斗形成、有无膀胱膨出。 结果 静息状态下SUI组的逼尿肌厚度为(3.21±0.86) mm,对照组为(3.11±0.76) mm,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98,P=0.426),但静息状态下SUI组膀胱颈位置更低[(23.61±4.57) mm vs.(25.35±4.05) mm]、膀胱后角更大[(134.14±21.04)° vs.(114.29±10.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697、8.422,P值分别为0.008、0.000)。最大Valsalva动作时膀胱颈移动度[(30.39±8.37) mm vs.(21.82±7.65) mm]和尿道旋转角[(45.21±12.78)° vs.(33.25±14.58)°]SUI组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大,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7.115、5.673,P值均为0.000),尿道内口漏斗形成率(55.56% vs.30.00%)、膀胱膨出率(63.89% vs.24.55%) SUI组亦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1.831、28.041,P值分别为0.001、0.000)。 结论 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与膀胱颈、尿道支持结构及肛提肌的损伤有关。利用盆底超声动态观察前腔室结构和功能状态,可早期发现盆底组织异常改变,为临床及早诊治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和分析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在脊髓灰质炎(脊灰)病毒型内鉴别(Intratypic differentiation,ITD)中的应用,及其在疫苗衍生脊灰病毒(Vaccine-derived polioviruses,VDPVs)筛查中的敏感性和重要性。方法使用ELISA型内鉴定方法对2004年所有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脊灰实验室送检的单型脊灰病毒进行型内鉴定,然后对结果为非疫苗类似株(Non Sabin-like,NSL)或者双反应毒株(Double reactive virus,DRV)进行VP1区基因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2004年606株单型脊灰病毒中,有576株被鉴定为疫苗类似株(Sabin-like,SL),11株为NSL,全部是Ⅰ型;17株为DRV,2株为无反应株(Non-reactive virus,NRV)。通过对ELISA结果为NSL、DRV或NRV的毒株进行全VP1区核苷酸序列测定和分析,检测出9株Ⅰ型VDPVs和1株Ⅱ型VDPV。结论ELISA进行型内鉴定的优势在于它最敏感的筛选指标是VP1区核苷酸变异率为1%,即它可以有效地区分脊灰疫苗病毒相关株和其它毒株,包括VDPV(核苷酸变异率≥1%,但<15%)和脊灰野病毒(核苷酸变异率≥15%),因此对VDPV的筛查具有较强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中国(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系统中分离到的脊髓灰质炎(脊灰)疫苗株病毒VP1区基因核苷酸突变热点及其分子生物学特征。方法对从中国1996~2002年AFP病例中分离的693株单血清型脊灰病毒进行VP1区核苷酸序列测定和分析,并对序列结果进行比对分析和统计学分析。结果VP1区核苷酸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未检出脊灰野病毒,全部为脊灰疫苗株病毒。在所有疫苗株病毒中,发现了一些VP1区基因核苷酸突变热点,例如Ⅰ型病毒的nt2 747位点和nt2 795位点、Ⅱ型病毒的nt2 909位点、Ⅲ型病毒的nt2 636位点,突变发生率分别为34.8%、47.3%、84.8%、53.3%。4个突变热点共有8种核苷酸变异形式,其中3种核苷酸变异形式为转换(Ⅰ型A2795G、Ⅱ型U2909C、Ⅲ型G2636A),另外5种为颠换(Ⅰ型A2747U、A2747C、A2795U和Ⅱ型U2909A、U2909G)。4个突变热点全部导致了编码氨基酸的突变。在编码氨基酸的突变中,除Ⅰ型A2747U、A2 747C、A2 795U导致相似性质的氨基酸之间发生替代外,其余都发生了极性氨基酸和疏水性氨基酸的替换。某些导致不同性质编码氨基酸替换的突变热点同时也是已知的神经毒力决定位点。结论因为有突变热点的存在,说明在VP1区基因中突变的核苷酸并不是完全随机分布的;由于脊灰病毒的VP1区基因突变热点可能与它的生物学特性(如神经毒力)有一定的关联性,因此对VP1区基因突变热点的检测,可作为中国脊灰病毒学监测中的一个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家庭干预对抑郁症的辅助治疗作用.方法 将75例符合抑郁发作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5例和对照组40例,均给予抗抑郁药物治疗,研究组同时进行家庭干预治疗.于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疗效,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中文版(FACESⅡ-CV)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患者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结果 经6个月治疗,研究组和对照组显效率分别为77.1%和5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GQOLI-74各维度和FACESⅡ-CV各因子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P<0.05),且均高于治疗后对照组各相应项目评分(P<0.05).结论 抗抑郁药物合并家庭干预对抑郁症的治疗效果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