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丽萍  陈颖  丛立  杨晓红 《中国医药》2014,(8):1125-1129
目的 了解新疆地区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控制现状以及各级医院医生及患者对哮喘的认知程度,为新疆持续的哮喘规范化诊治推广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新疆地区56家不同级别医院共485名呼吸内科或内科医师及参加当日哮喘病友会与义诊活动的622例哮喘患者进行哮喘相关知识问卷调查.56家医院中三级医院5家,内科医师37名;二级医院14家,内科医师185名;一级医院19家,内科医师263名.问题涉及哮喘本质、一线控制药物、急性发作首选药物、吸入装置使用方法、哮喘的监测方法及长期管理与教育等.结果 达到控制水平的哮喘患者比例为2.9% (18/622),未控制的哮喘患者中合并过敏性鼻炎者占70.3% (303/431);认识到哮喘的本质为气道慢性炎症的医师占79.6%(386/485),患者占32.8% (204/622);认识持续期哮喘每日规律使用的一线治疗药物为吸入激素的医师占54.7%(266/485),患者占26.5%(165/622);哮喘急性发作首选短效β2受体激动剂急救的医师占47.2%(229/485),患者占27.7%(172/622);了解并会使用几种常用吸入装置的医师占42.5%(206/485),患者占17.8%(111/622);了解监测方法的医师占37.9%(184/485),患者占6.3%(39/622);有16.7%(104/622)的哮喘患者在过去1年中进行过肺功能测定;了解峰流速仪的医师占27.4%(133/485),拥有峰流速仪的患者占3.5%(22/622),每日规律使用峰流速仪患者占0.3%(2/622);为患者制定长期治疗计划的医师占54.6%(265/485);参加过哮喘教育或培训的医师占52.0%(252/485),患者仅占19.3%(120/622).上述问题在一、二级及三级医院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新疆哮喘控制水平仍较低,应加强基层医师与患者教育的广度与深度,持续大力推广新疆哮喘规范化诊治工作.  相似文献   
2.
陈颖  陈丽萍  丛立  张冰  杨晓红 《湖南医学》2014,(2):248-250,254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评估测试(COPD Assessment Test ,CAT )中文版在我国COPD患者生活质量评价中的价值,并探讨其与肺功能、呼吸困难评分指数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呼吸一科就诊的89例COPD患者,在急性期和稳定期分别进行CAT评分及肺功能、呼吸困难指数、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将急性期和稳定期CAT 评分及肺功能、呼吸困难指数、SGRQ评分进行配对 t检验,评价CAT量表对COPD患者病情变化的敏感性,再进行相关性检验,评价其有效性。【结果】配对 t检验显示CAT评分在稳定期较急性期有明显改善( P<0.01),与临床症状、肺功能、呼吸困难指数改善一致,CAT评分分值与肺功能、呼吸困难评分指数、SGRQ评分相关性较好(r=0.541,P <0.000)。【结论】CAT评分是评价我国COPD患者生活质量有效、敏感、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TARBP1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与生存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2月至2015年4月诊治的103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其手术后病理组织中TARBP1蛋白表达情况,探究TARBP1蛋白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的关系。检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TARBP1 mRNA表达量,探究TARBP1 mRNA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3年预后诊断中的价值。分析非小细胞肺癌患者3年生存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TARBP1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78例,占比75. 73%; TARBP1在癌旁组织中阳性表达23例,占比22. 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01)。TARBP1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年龄、性别、肿瘤直径无关(P 0. 05),与TNM分期、组织分化程度、病理类型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 0. 05)。TARBP1 mRNA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与TARBP1 mRNA在癌旁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01)。非小细胞肺癌术后3年生存患者与死亡患者接受根治术治疗时,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TARBP1 mRNA表达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01)。TARBP1 mRNA诊断非小细胞肺癌患者3年生存期的AUC为0. 891(95%CI:0. 723~0. 975),价值较高,可辅助评估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预后。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TNM分期、组织分化程度、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和TARBP1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预后有关。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TNM分期及组织分化程度越高、肿瘤直径≥5 cm、淋巴结转移及TARBP1阳性表达,提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较差。结论检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TARBP1蛋白表达有助于患者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4.
《大纲》规定 ,在专业外语的教学阶段 ,要使学生们借助字典 ,顺利阅读并正确理解相关专业的书籍和文章 ,能把语言程度中等的本专业文章译成汉语 ,理解正确、译文通顺。也就是说学生们通过专业外语阶段的学习 ,能够基本正确顺利地阅读相关的专业书籍和报刊杂志 ,能够从国外的报刊杂志上正确并迅速了解相关的专业信息 ,为自己的本专业服务。在多年的专业外语教学中 ,我深切地感到 ,做好高年级的专业外语教学 ,对于一个外语教师来说决非易事。  中医院校的学生们都是从事中医药学习的 ,在经过两年的基础阶段的外语学习后 ,学生们普遍渴望掌握…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评估测试(COPD Assessment Test ,CAT )中文版在我国COPD患者生活质量评价中的价值,并探讨其与肺功能、呼吸困难评分指数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呼吸一科就诊的89例COPD患者,在急性期和稳定期分别进行CAT评分及肺功能、呼吸困难指数、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将急性期和稳定期CAT 评分及肺功能、呼吸困难指数、SGRQ评分进行配对 t检验,评价CAT量表对COPD患者病情变化的敏感性,再进行相关性检验,评价其有效性。【结果】配对 t检验显示CAT评分在稳定期较急性期有明显改善( P<0.01),与临床症状、肺功能、呼吸困难指数改善一致,CAT评分分值与肺功能、呼吸困难评分指数、SGRQ评分相关性较好(r=0.541,P <0.000)。【结论】CAT评分是评价我国COPD患者生活质量有效、敏感、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特发性肺纤维化合并肺癌(IPF-LC)和肺癌(LC)患者的临床特点,为临床医师提供相关信息。方法:2007年4月~2012年4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住院患者中确诊特发性肺纤维化合并肺癌患者48例和同期确诊肺癌患者114例,对两组患者的发病年龄、吸烟指数、肿瘤分期及生存时间进行分析。结果:IPF-LC组患者平均年龄高于肺癌组患者(P<0.001)。IPF-LC组吸烟指数高于LC组(P=0.003);IPF-LC组患者肺癌以Ⅲ~Ⅳ期为主(P<0.05)。两组患者60岁以上生存时间中位数:IPF-LC组为10.520月,肺癌组为15.743月(P=0.013)。结论:IPF-LC患者中吸烟的老年男性更易发病,且随着年龄的增大,发病机会增高,并与吸烟蓄积量有相关性;合并特发性肺纤维化的肺癌患者分期更差、生存时间更短。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对鉴别革兰阴性(G-)菌与革兰阳性(G+)菌血流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12年1月至2013年5月人院的血流感染患者,所有患者血培养为单一菌株且检测了血清PCT水平,同期血培养阴性的局部感染患者47例为对照组。比较PCT水平在G-菌、G+菌血流感染患者之间的差异,同时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判断PCT的诊断效能。结果纳入血流感染患者166例,其中G-菌感染109例,G+菌感染57例。G一菌组、G’菌组和对照组PCT水平中位数分别为12.72ng/mL、2.50ng/mL和0.22ng/mL,各组间PCT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ROC曲线,当PCT界值设定为4.82ng/mL时,血清PCT水平区分G-与G+菌所致血流感染的灵敏度为80.0%,特异度为74.7%。结论血清PCT水平检测对鉴别G-菌与G+菌引起的血流感染患者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当PCT〉4.82ng/mL时,G-菌感染可能性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1-磷酸鞘氨醇(sphingosine-1-phosphate,S1P)、嗜酸性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在不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 1,PAI-1)基因型老年支气管哮喘病人中的表达差异及其与气道高反应及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55例老年哮喘病人作为哮喘组,同期体检的50例老年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检测PAI-1基因型(定义基因型5G/5G=1,4G/5G=2,4G/4G=3)、PAI-1、S1P、Eotaxin水平及哮喘病人气道反应性和肺功能,分析PAI-1基因型、PAI-1、S1P、Eotaxin水平与气道高反应及肺功能的相关性。结果哮喘组与对照组PAI-1基因型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哮喘组以4G/4G为主;哮喘组血清S1P、Eotaxin水平高于对照组(P0. 05);基因型4G/4G的哮喘病人血清S1P、Eotaxin水平显著高于4G/5G、5G/5G基因型的病人(P0. 05);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AI-1基因型、血清PAI-1、S1P、Eotaxin水平与气道反应性、肺功能显著相关(P0. 05),是影响气道反应性、肺功能的独立危险因素; 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PAI-1基因型、PAI-1水平与S1P、Eotaxin水平呈正相关(r=0. 455~0. 653,P0. 05),S1P与Eotaxin水平呈正相关(r=0. 705,P0. 001)。结论 PAI-1基因型、S1P、Eotaxin水平是影响老年支气管哮喘气道高反应性、肺功能的主要因素,S1P、Eotaxin水平与PAI-1基因型具有相关性,共同介导哮喘的进展。  相似文献   
9.
中医药专业术语的翻译与普通语词的翻译不尽相同。最大的差别是:普通语词在归宿语中往往可以根据上下文做灵活的表达,专业术语则不然。而中医药学中的某些术语的翻译则更具特殊性。由于中医药学是中国所特有的传统医学,那么在翻译它的某些专业术语时,既要考虑到它的专业传统性,又要考虑到它的国际交流性。笔者即是针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处理方法。1词义风格的对等 翻译中医药术语时最好能在归宿语中找到词义和风格完全对等的术语。能做到以上两点确不是一种易事。须知古老的中医药学并不是每位普通的中国人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饲鸽者肺临床特点,以提高对此病的认识。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0月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学科20例饲鸽者肺患者的临床资料,从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肺功能、影像学特征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分析。所有的患者均符合饲鸽者肺的诊断标准~([1])。结果本研究有男14例,女6例;平均年龄(51. 73±11. 25)岁。所有受试者都有鸽子接触史,症状表现为一至九年时间不等的主要症状为劳力性呼吸困难和咳嗽。肺功能以限制通气功能障碍(84. 1%)及弥散功能减低(83. 7%)为主要表现。胸部HRCT影像学表现为弥漫性小叶中心结节影10例(50%),斑片状或者弥漫性磨玻璃影10例(50%),气腔性实变或马赛克征4例(20%),牵张性支气管扩张4例(20%),小叶间隔不规则增厚及网格改变或伴蜂窝肺12例(60%)及纵隔内淋巴结肿大2例(10%)。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细胞分类计数主要是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比值升高,其中以CD_8~+T细胞为主,CD_4~+/CD_8~+1。除1例患者行经皮肺穿刺取病检,饲鸽者肺患者均行支气管镜检查,其病理主要表现为慢性非特异性炎症。结论饲鸽者肺的诊断应结合鸽子接触史、临床症状、肺功能、胸部HRCT影像学特点及支气管肺泡灌洗等,治疗主要是避免接触过敏原和激素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