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1.
抗抑郁药药物疗法的中止有时可以导致抗抑郁药停药综合征,早期的报道将其称为“停药反应”,症状包括类似流感的症状、失眠、恶心、感觉失调以及觉醒过度。所有抗抑郁药均曾有过停药综合征的病例报道,或在药品说明书中有警告,提示突然停药或药物逐渐减量时,可能会出现上述一系列反应。抗抑郁药包括选择性5-羟色胺重吸收抑制剂(SSRIs)、三环类抗抑郁药、  相似文献   
2.
辽宁省卫生信息网络关系到满足各级卫生管理人员、专业人员需要和人民群众的需求,发挥政府的信息服务职能。因此,从实际出发,总体设计、连点成网、分步实施,推进全省卫生信息化建设进程,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医学院大一学生考试焦虑及应对方式情况,了解其考试焦虑状况与应对方式的内在联系。方法采用Sarason考试焦虑量表(Test Anxiety Scale,TAS)、应对方式(Coping Style Scale,CSS)对317名大一学生进行评估。结果 317名大一学生考试焦虑问卷得分为15.97±5.85,考试焦虑与解决问题呈负相关(P<0.01);与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等应对方式呈正相关(P<0.05)。结论大一医学生存在着考试焦虑,且与应对方式存在多方面的联系。  相似文献   
4.
考试焦虑是造成大学生心理压力的重要原因之一,有研究显示医学生考试焦虑程度高于其他专业学生。当前,医学生考试焦虑情况以及由考试焦虑所导致的退缩行为均呈逐渐上升趋势。值得注意的是,医学生自身的学业压力与考试焦虑出现的有密切的关系。高校教育者和思想政治工作者应根据医学生的学业压力等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减轻医学生的考试焦虑。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医学院校大一学生自动思维及应付方式情况,了解其内在认知体验和相应的行为应对模式。方法采用自动思维问卷(Automatic Thoughts Questionnaire,ATQ)、应付方式问卷(Coping Style Scale,CSS)对317名大一学生进行评估。结果 317名大一学生自动思维问卷得分为(55.10±15.64)分,男女生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应付方式问卷评估中,男生自责分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女生(P〈0.05);而求助分量表评分男生明显低于女生(P〈0.01);其余分量表评分男女生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大一学生存在着类似的内在认知体验,而女生在不过度自责、积极寻求帮助等行为应付方式上较男生更为成熟。  相似文献   
6.
丛潜  丛征途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1,40(10):928-929,933
 目的评估团体心理辅导对改善大一医学生自动思维模式及行为应付方式的效果和作用。方法采用自动思维问卷(ATQ)和应付方式量表(CSS),在团体心理辅导前、后,分别对干预组和对照组大一医学生进行2 次评估,比较2 次问卷评估结果的差异。结果在2 次自动思维问卷评估中,干预组及对照组团体心理辅导前、后得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 > 0.05)。应付方式问卷评估中,团体辅导后干预组自责因子得分显著降低( P <0.05),求助因子得分显著增加( P <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余因子得分无统计学差异(P > 0.05);对照组团体辅导前、后应付方式问卷评估各因子得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 > 0.05)。结论团体心理辅导能够显著改善学生的自责、求助等应付行为,而对其他应付行为及自动思维的改善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2001年,全美65岁以下的人群平均购买处方药10.8种,而65岁及以上人群平均购买处方药26.5种。按照这种数量和程度,开具处方时难免会出现错误。国内外权威推荐通过一种系统化的方法使这种处方错误最小化,并已经得到了消费者的支持和关注。复阅以下病例,寻找潜在的、可能发生的处方错误,试想在你自己开设处方时是否有办法避免发生此类的错误。  相似文献   
8.
考试焦虑是在面对考试情境时出现的一种焦虑状态,它往往在考试前及考试期间出现,常导致学生学习效能下降,是近年来高校教育者及思想政治工作者越来越关注的课题。有研究显示医学院校考试焦虑发生率大于理科及文科院校〔1〕,这与医学生客观上较重的学业压力有关。然而,外在的客观因素往往并不是心理情绪问题的产生的唯一原因,在面对外在的学业压力时,不同的认知思维知模式往往引起不同的内心体验和情绪反应。大一学生正处于适应和独立的过渡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