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神经病学   2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4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总结丘脑胶质瘤的临床特点,探讨显微手术方法和策略.方法 回顾分析5例丘脑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经皮质入路3例,经皮质侧脑室入路2例.结果 肿瘤全切3例,次全切2例;术后症状改善2例,无明显变化2例,加重1例.无死亡病例.结论 手术方法和策略是决定丘脑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本院自1988年1月至2003年2月,共收治椎管内肿瘤68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3D-DSA在后循环缺血诊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4例后循环缺血患者3D-DSA检测资料。结果锁骨下动脉异常共3例,2例狭窄度≥50%;椎动脉异常共55例,其中右椎动脉异常24例,左椎动脉异常13例,双侧椎动脉异常18例。椎动脉V1段的狭窄最多见。椎动脉末端闭塞并侧枝循环形成12例,椎枕动脉吻合8例,2例因颈动脉狭窄由双侧椎动脉经后交通动脉参与代偿全脑供血;基底动脉异常共4例,表现管腔粗细不一致,多发斑块及溃疡形成。结论 3D-DSA在后循环缺血诊断、治疗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蛛网膜下腔出血后不同时期血浆不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DMA)的表达水平,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不平衡二甲基精氨酸与脑血管痉挛发病机制的相关性。方法选取3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再选择2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双抗体夹心酶标免疫分析法测定出血后不同时段(出血后1~3d、4~7d、14—21d)血浆ADMA水平。同期采用经颅多普勒测量颅内动脉的血流速度,连续或间断监测脑血管的痉挛状况。根据有无脑血管痉挛将38例患者分为血管痉挛组与非血管痉挛组。对测定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血管痉挛组血浆ADMA浓度明显升高,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无血管痉挛组水平轻度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血管痉挛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1~3d出现2例,4~7d28例,14—21d以后1例。4~7d时出现脑血管痉挛的患者ADMA含量较时间段的患者明显升高,与其他2个时间段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例脑动脉瘤再破裂,1例重度脑挫伤脑疝死亡。6例治疗过程中新发脑梗死病情加重,经治疗后好转。其他患者疗效满意。结论ADMA参与了蛛网膜下腔出血病理生理过程,与脑血管痉挛的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6.
CTA与3D-DSA诊断颅内微动脉瘤互补性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颅内微动脉瘤[1](≤3 mm)因动脉瘤体较小,加上出血急性期血管痉挛,诊断有一定困难.早期诊断并处理动脉瘤是防止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的有效手段.因此,早期快速、准确地做出诊断对其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2].早期二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2D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2D-DSA)是诊断微动脉瘤的传统方法,是颅内微动脉瘤诊断的"金标准"[3].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成人小脑髓母细胞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成人小脑髓母细胞瘤病例的临床表现、诊断及综合治疗方法.16例患者均采用显微手术,肿瘤全切14例,次全切2例;16例行手术后放疗,2例加行化疗.结果 随访14例,术后原位复发2例,脊髓转移1例.术后平均生存时间为(70±5)个月,术后5年生存率为68.1%.结论 成人小脑髓母细胞瘤较易误诊,手术全切肿瘤后辅以足够剂量的放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可有效降低复发率和转移率,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8.
我院自1998年10月至2002年10月共收治急性外伤性后颅窝血肿20例,占同期颅内血肿的34%。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男16例,女4例。年龄7—71岁,16岁以下10全例。坠落伤9例,车祸6例,打击伤5例。着力点在枕部15例,颞枕部2例,顶枕部2例,额部1例。13例出现不同程度的进行性意识障碍,其中50分钟内迅速进入昏迷5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神经鞘氨醇磷酸胆碱 (Sphingosylphosphorylcholine ,SPC)对原代培养人真皮成纤维细胞DNA合成的影响。方法 利用儿童包皮组织行人真皮成纤维细胞原代培养 ,采用不同浓度SPC处理培养的细胞 ,测定3H TdR掺入量。结果 SPC浓度为 2 μM时 ,3H TdR掺入量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5 μM时3H TdR掺入量达高峰 ,而后逐渐降低 ,2 0 μM时3H TdR掺入量为最低。结论 在一定浓度范围内SPC能明显促进原代培养人真皮成纤维细胞DNA的合成 ,在人类皮肤创伤愈合的治疗领域中 ,是一个很有应用前景的物质  相似文献   
10.
显微血管减压及神经松解手术治疗颅神经疾病195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显微血管减压及神经松解手术治疗颅神经疾病的方法及经验。方法 总结自1986至2005年12月以来局麻下共实施显微血管减压及神经松解手术治疗颅神经疾病1956例,其中三叉神经痛1465例,面肌痉挛428例,舌咽神经痛63例。患者平均年龄62.5岁,病史3至37年不等。介绍了显微血管减压及神经松解手术技巧及术中寻找责任血管及部分神经根切断的注意事项。结果 手术确定了1462例三叉神经痛、428例面肌痉挛和51例舌咽神经痛患者的压迫责任血管,并以teflon垫棉置于其间;对1876例局部蛛网膜和颅神经间的粘连行神经松解手术;对45例行神经根部分切断。手术效果满意。术后总有效率100%。31例复发,其中23例行二次手术治疗后病愈。结论 显微血管减压及神经松解手术是治疗颅神经疾病的有效手段,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