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制备高亲和性的羊布鲁杆菌M5-90 BP26抗原单克隆抗体,并对抗体进行鉴定.方法 将质粒pET-28a-BP26转化感受态大肠埃希菌(E.coli)BL21 (DE3),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ET-28a-BP26,用镍离子金属螯合亲和层析法(Ni-NTA)纯化、重组BP26蛋白(rBP26).将纯化后的rBP26蛋白与弗氏完全佐剂等体积混合成乳化抗原,接每只100 μg/0.1 ml在BALB/c小鼠皮下多点注射进行初次免疫;2周后,按每只50μg/0.1ml 在小鼠皮下多点注射进行再次免疫.再次免疫后2周,小鼠尾静脉取血测效价,检测免疫效果;在细胞融合前3天,将乳化抗原按每只小鼠50μg腹腔注射加强免疫.将小鼠骨髓瘤SP2/0细胞与脾细胞按1∶5比例在聚乙二醇( PEG) 1450作用下进行细胞融合,置于37℃、5%CO2培养箱中培养;10 d后取细胞培养上清液,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筛选分泌抗rBP26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再经过反复3次克隆,筛选出单克隆全阳性的杂交瘤细胞建株,用杂交瘤细胞株制备BP26抗原单克隆抗体,并以初始杂交瘤细胞克隆导命名.利用羊布鲁杆菌M5 -90疫苗株制备膜蛋白提取物(NMP),采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及斑点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Dot-ELISA)对筛选的单克隆抗体进行免疫学特性鉴定,用单克隆抗体亚型试剂盒进行抗体分型和Kappa (κ)和Lambda(λ)轻链鉴定.结果 成功地获得2株能稳定分泌抗rBP26抗原的高亲和性杂交瘤3C3和5A5单克隆抗体,并能与羊布鲁杆菌M5-90疫苗株上的NMP结合,构建成M5-90 BP26抗原单克隆抗体,抗体亚型分别为IgG1和IgG2b,轻链均为κ链.结论 鉴定结果表明,成功制备2株羊布鲁杆菌BP26抗原的高亲和性单克隆抗体,抗体具有识别M5-90疫苗株的膜蛋白构象表位的能力,优势表位的识别可为羊布鲁杆菌M5-90疫苗株的改造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血栓弹力图(TEG)与凝血功能检查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福州市中医院就诊的214例患者的TEG参数[凝血反应时间(R值)、血细胞凝集块形成时间(K值)、血细胞凝集块形成速率(Angle值)、血凝块最大强度或硬度(MA值)]与凝血功能[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血浆纤维蛋白原(Fg)、D-二聚体(D-D)、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所有检测对象R值、K值、Angle值、MA值、PT、APTT、TT、Fg、D-D、FDP中位数分别为4.95 min,1.4 min,69.5°,68.65 mm,11.4 s,28.1 s,17.75 s,2.98 g/L,0.55μg/ml,2.18μg/ml。TEG参数中的R值与TT呈正相关,与D2聚体呈负相关;K值与PT、Fg、D-D、FDP均呈负相关,而与TT呈正相关;Angle值与PT、Fg、D-D、FDP均呈正相关,而与TT呈负相关;MA值与PT、Fg、D-D、FDP均呈正相关,与TT呈负相关。结论TEG与凝血功能具有明显相关性,TEG与凝血功能检查联合检测可有效对患者凝血功能状态给予评估。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分析引起广州军区采供血机构自愿无偿献血者血液报废的主要原因,寻求降低血液报废率的有效措施。方法对该采供血机构2010-2012年间自愿无偿献血者的报废血液按照报废原因进行分类统计,分析引起血液报废的主要原因,提出减小报废率的措施。结果 2010-2012年间该采供血机构共报废2098袋悬浮红细胞和2632袋血浆。报废原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异常、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阳性、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阳性、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阳性、梅毒阳性、破袋、非标量、乳糜血、溶血、血液过期等。悬浮红细胞报废原因前3位分别为:ALT异常(994袋,47.4%),血液过期(409袋,19.5%),破带(172袋,8.2%);血浆报废原因前3位分别为:ALT异常(985袋,37.4%),溶血(492袋,18.7%),破带(421,16.0%)。结论献血前加强无偿献血知识宣传、核查献血者既往信息,严格血液初筛检测,可有效降低血液正常报废的比例。规范血液采集、分离、制备、贮存等各环节操作,可以有效降低血液异常报废的比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2-羟基-3-甲基蒽醌(HMA)对人大肠癌HCT116和HT-29细胞生长的抑制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人大肠癌细胞HCT116和HT-29给予不同浓度的HMA干预,通过CCK-8、台盼蓝计数、集落形成和Annexin V染色检测HMA对大肠癌细胞活力、生长、存活能力及凋亡的影响,Western印迹检测HMA对...  相似文献   
5.
1767名企业员工健康体检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分析某企业员工的健康状况,为其健康干预策略和预防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按照每10年一个年龄组,将参检的1767名员工的常见疾病与异常指标检出率进行分类统计,比较不同年龄和性别组之间的差异。结果常见疾病与异常指标的检出率分别为:舒张压偏高88例(4.98%);过敏性鼻炎52例(2.94%);慢性咽炎227例(12.85%);脂肪肝200例(11.32%);胆囊息肉73例(4.13%);混合痔61例(3.45%);甘油三酯偏高249例(14.09%);低密度脂蛋白偏高458例(25.92%);空腹血糖偏高52例(2.94%);尿酸偏高185例(10.47%);血小板偏高204例(11.54%);总胆固醇偏高149例(8.43%);血压偏低79例(4.47%)。胆囊息肉、低密度脂蛋白随着年龄提升,检出率呈上升趋势;血压偏低检出率呈下降趋势;脂肪肝、甘油三酯偏高检出率趋势呈现凸型;尿酸偏高呈现凹型。男性舒张压偏高、慢性咽炎、脂肪肝、胆囊息肉、甘油三酯偏高和低密度脂蛋白偏高的检出率高于女性。而女性混合痔、血小板偏高和血压偏低的检出率高于男性。结论该企业员工常见疾病发病率与异常指标均较高,应加强健康教育,降低疾病的发生率,提高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亚甲蓝光化学法在冷沉淀病毒灭活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将12袋新鲜血浆平均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加入终浓度1μmol/L亚甲蓝溶液按照50 mA,15 min进行病毒灭活处理,对照组加入等体积生理盐水不做灭活处理,分别按照常规方法制备冷沉淀,贮存7 d后分别检测亚甲蓝光化学法病毒灭活前后冷沉淀中凝血因子Ⅷ(clotting factorⅧ,FⅧ)和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的含量。结果实验组FⅧ和Fib的含量分别为(193.79±24.95)IU/U,(85.00±6.50)mg/U,对照组FⅧ和Fib的含量分别为(218.55±16.61)IU/U,(114.00±9.70)mg/U,两组之间FⅧ含量无统计学差异,Fib含量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亚甲蓝光化学法病毒灭活方法是否可应用与冷沉淀病毒灭活,仍有待进一步考证。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有核红细胞(Nucleated red blood cell,NRBC)及与乳酸脱氢酶(LDH)对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别用Sysmex XE-21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罗氏p800生化分析仪检测30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和30例健康正常新生儿对照组中的有核红细胞(NRBC)和乳酸脱氢酶(LDH)。结果 轻、中、重度HIE外周血中的NRBC和LDH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1.79±1.02)和(571.56±193.2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轻、中、重度HIE中NRBC和LDH随着缺氧的程度呈进行性升高。结论 NRBC、LDH可作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辅助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构建布鲁菌OMP31蛋白原核表达载体,获得OMP31蛋白.方法 PCR扩增OMP31基因,连接入pET-30a(+)表达载体中,构建pET-30a(+)/OMP31质粒,双酶切鉴定、测序正确后,转化人大肠埃希氏菌BL21(DE3)中,以不同浓度的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进行诱导表达,并通过二十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析;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初步分析其免疫原性.结果 成功构建pET-30a(+)/OMP31表达载体,并表达出OMP31蛋白,分子量约为31 kDa,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通过复性获得>95%的高纯度可溶性蛋白;以布鲁菌虎红平板阳性血清检测,显示复性后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反应性.结论 成功表达出带组氨酸(HIS)标签的OMP31融合蛋白,且具有较好的蛋白抗原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CD4~+CD154~+T细胞亚群在中老年侵袭性真菌感染(IFI)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1月间福州市中医院呼吸科、重症医学科就诊并确诊为IFI的患者(IFI组)、细菌感染患者(细菌组)和健康人(健康组)各20例,分别检测并对比受试者外周血中CD4~+CD154~+T细胞、(1,3)-β-D葡聚糖、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和白细胞(WBC)水平,并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D4~+CD154~+T细胞亚群诊断IFI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IFI组、细菌组和健康组三组间CD4~+CD154~+T细胞水平、(1,3)-β-D葡聚糖水平、CRP水平、PCT水平和WBC水平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通过ROC曲线分析得到CD4~+CD154~+T细胞检测真菌感染的诊断效能在上述五项指标中排名第二,仅次于(1,3)-β-D葡聚糖。CD4~+CD154~+T细胞诊断IFI的最优Cut-off值为0.24,敏感性为81.00%,特异性为82.00%。结论 CD4~+CD154~+T细胞在中老年IFI患者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将来有望成为IFI的辅助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