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1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7 毫秒
1.
目的 研究母爱剥夺、弗氏完全佐剂(CFA)引起的慢性疼痛以及两者合并对幼鼠空间学习记忆行为影响.方法 10窝新生SD大鼠,每窝取4只随机均分为疼痛组(P组),空白对照组(C组),母爱剥夺组(MD组),母爱剥夺合并疼痛组(MD+P组)(n=10).在幼鼠出生后第7天(P7),P组左足底皮下注射弗氏完全佐剂(CFA)30μl;C组注射0.9%生理盐水30μ1;MD组左足底皮下注射0.9%生理盐水30μl后每天上午9:00至12:00将幼鼠与母鼠分离3h,从P7持续至P21;MD+P组左足底皮下注射30μl CFA,随后处理同MD组.检测幼鼠在P7、P14和P21的体质量变化;幼鼠从P22至P29进行Morris水迷宫实验(n=10).结果 MD组和MD+P组幼鼠体质量增加[分别为(17.13±1.13)g,(17.67±1.27)g]明显少于对照组[(22.36±1.55)g,P<0.01,P<0.05],而P组体质量增加与C组差异无显著性.Morris水迷宫实验中,MD组幼鼠寻找隐蔽平台的潜伏期[(34.22±5.86)s]较C组[(22.77±2.59)s]、P组[(21.29±1.01)s]、MD+P组[(25.29±2.45)s]显著延长(P<0.01,P<0.01,P<0.05),而C组、P组、MD+P组差异无显著性;母爱剥夺对潜伏期变化趋势的影响差异具有显著性(F=7.31,P<0.05),但疼痛的影响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重复性长时间的母爱剥夺损害了幼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而CFA诱导的疼痛应激不会导致P7幼鼠的空间学习能力缺陷,并且可以减弱母爱剥夺对空间学习能力的损害.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异丙酚对大鼠机械通气所致肺损伤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 β(IL-1 β)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成年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机械通气组(V组)和机械通气+异丙酚组(P组),每组10只.C组以10 ml/kg潮气量进行机械通气,V组和P组设定潮气量为25 ml/kg以建立机械通气肺损伤模型.C组和V组在机械通气的同时输注5%葡萄糖溶液10 ml·kg-1·h-1,P组输注0.04%异丙酚10 ml·kg-1·h-1.机械通气4h后观察各组动物的肺湿/干重比值及BAL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1 β(IL-1 β)的浓度.结果 V组肺湿/干重比值以及BALF中TNF-α、IL-1 β的浓度均高于C组,P组肺湿/干重比值以及BALF中TNF-α、IL-1β的浓度均低于V组,与C组接近.结论 对大鼠进行25 ml/kg机械通气的同时输注0.04%异丙酚10 ml·kg-1·h-1,可以减轻机械通气所致肺损伤,其中的机制可能与抑制TNF-α、IL-1β等前炎症因子的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3.
曲马多在不同术后镇痛方法中的临床效果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孙怡  万朝权  赵国栋 《实用医学杂志》2006,22(17):2000-2002
目的:比较曲马多在几种常用术后镇痛方法中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为其在临床上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80例ASAⅠ、Ⅱ级下腹部和下肢手术全麻病人随机分为4组,每组20例,采用病人自控静脉镇痛(Ⅰ组)和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Ⅱ、Ⅲ、Ⅳ组)两种镇痛方式,镇痛配方为:Ⅰ、Ⅱ组曲马多600mg;Ⅲ组曲马多600mg+0.75%耐乐品75 mg;Ⅳ组曲马多600 mg+0.75%耐乐品75 mg+欧贝8 mg.记录术后6、12、24和48 h 4组曲马多用药量,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镇静、镇痛及下肢运动评分并进行比较.结果:4组病人在各时段的曲马多用药量及镇痛、镇静效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Ⅱ、Ⅲ和Ⅳ组的下肢运动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Ⅳ组的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少于其他3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曲马多可安全、有效地用于术后镇痛,镇痛液中加入抗呕吐药能明显减轻其恶心、呕吐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和地氟醚复合瑞芬太尼静吸麻醉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苏醒特性,为临床靶控静脉麻醉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ASA Ⅰ~Ⅱ级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病人40例,年龄20~50岁,随机分为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组(P组)和地氟醚复合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组(D组),每组20例.对比观察两种麻醉方法术毕停药后睁眼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Aldrete评分≥9分时间、苏醒期病人的意识状态评分、伤口疼痛评分和各种不良反应.结果:P组术毕睁眼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Aldrete评分≥9分时间与D组相似,拔管时间略晚于D组,两种麻醉方法苏醒期病人的意识状态和伤口疼痛评分一致,但P组术后恶心发生率低于D组.结论:与地氟醚复合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相似,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术后苏醒迅速,苏醒质量优良,同时术后恶心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完全弗氏佐剂所致慢性炎性疼痛对新生大鼠空间学习记忆功能发育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10窝新生SD大鼠,每窝6只,随机分为疼痛组和对照组,在大鼠出生后第2天,疼痛组大鼠左足底皮下注射完全弗氏佐剂20μl,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分别在大鼠出生后第10天和第21天,两组每窝各取1只幼鼠处死后取海马组织,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测定海马前脑啡肽mRNA的表达。幼鼠出生后第21天开始,两组每窝各取1只幼鼠进行Morris水迷宫实验。结果隐藏平台实验中,在出生后第21天和第24天疼痛组大鼠潜伏期较对照组延长(P<0.05),在空间探索实验中,疼痛组大鼠穿过平台所在象限游泳时间与总游泳时间、路径与总路径的比例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大鼠可视平台实验中潜伏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出生后第10天和第21天,疼痛组大鼠海马前脑啡肽mRNA表达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炎性疼痛可影响新生大鼠海马学习记忆功能的发育,海马前脑啡肽表达的下调可能是其中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布托啡诺复合氟比洛芬酯用于腹腔镜术后镇痛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布托啡诺复合氟比洛芬酯用于普外科腹腔镜手术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 60 例ASAⅠ~Ⅱ级的普外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行病人静脉自控镇痛(PCIA)。布托啡诺组(B组)单纯使用布托啡诺行PCIA,布托啡诺复合氟比洛芬酯组(BF组)除使用布托啡诺PCIA外,分别在手术结束时和手术后24 h静脉给予氟比洛芬酯50 mg。观察并记录术后2、6、12、24、48 h患者的生命体征、镇痛(VAS评分)和镇静(Ramsay评分)效果、各时间段有效按压次数、布托啡诺用药总量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两组各时间点的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术后6、12 h时,BF组的镇静评分低于B组;术后2、6、12、24 h等时间段,BF组有效按压次数少于B组;BF组布托啡诺用药总量少于B组;两组不良反应无差异。结论 两种PCIA方法均可用于普外科腹腔镜术后镇痛,而布托啡诺与氟比洛芬酯使用可以减少布托啡诺的用量和相关的不良反应,值得提倡。  相似文献   
7.
七氟醚和异丙酚复合氯胺酮用于小儿鼾症手术的麻醉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七氟醚和异丙酚复合氯胺酮用于小儿鼾症手术麻醉在诱导、维持、苏醒及术后恶心呕吐的特性.方法:40例择期行扁桃体切除腺样体刮除术的小儿,随机分为七氟醚组(S组)和异丙酚复合氯胺酮组(P组),分别采用七氟醚和异丙酚复合氯胺酮麻醉.比较两组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苏醒时间、诱导期及苏醒期的不良反应和术后恶心呕吐情况.结果:P组插管前后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高于S组,而拔管时的MAP、HR低于S组,P组苏醒期的躁动少于S组,两组诱导期不良反应、苏醒时间及术后恶心呕吐无差异.结论:两种方法均可以很好地用于小儿鼾症手术的麻醉.相对而言,异丙酚复合氟胺酮组血流动力学的控制更为理想,苏醒期躁动较少,而七氟醚麻醉由于不需要额外的基础麻醉使用更为方便.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异氟醚与氯胺酮麻醉诱导对婴儿唇腭裂术后苏醒的影响.方法对208例1~12月婴儿全麻下行唇腭裂修复术的病例进行分析,按照不同的麻醉诱导方法分为氯胺酮组(K组)和异氟醚组(Ⅰ组),比较两组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清醒时间、送入恢复室的例数、恢复室停留时间以及苏醒期躁动发生率.结果Ⅰ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清醒时间、送入恢复室的例数以及恢复室停留时间均少于K组,而Ⅰ组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高于K组.结论和氯胺酮诱导相比,异氟醚吸入诱导用于婴儿唇腭裂修复术有利于患儿术后的快速苏醒,但同时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增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在气管内膜结核低温冷冻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0例临床诊断为气管内膜结核行气管内低温冷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予以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静脉麻醉,对照组单纯予以异丙酚静脉麻醉,两组患者术中有体动麻醉不全时,分次予以异丙酚小刑量静脉推注。结果两组患者均取得较为满意的麻醉效果,但观察组明显缩短患者手术和在院时间;观察组心率波动明显低于对照组,所用异丙酚剂量少于对照组。结论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与单纯用异丙酚应用于气管内膜结核低温冷冻治疗均获得满意的麻醉效果,但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可明显缩短患者手术和在院时间,减少体动反应,更适合门诊短小手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连续腰麻用于应用于高危老年患者下肢手术的可行性。方法40例拟行下肢手术的老年患者,年龄68~101岁,ASAⅢ~Ⅳ级,按手术种类配对,患者随机分为硬膜外麻醉组(EA组)、连续腰麻醉组(CSA组),每组20例。EA组按常规行硬膜外麻醉,CSA组按常规行连续腰麻。于麻醉前(T0,基础值)、麻醉平面满意时(T1)、切皮后1h(T2)、术毕时(T3)抽取动脉血测乳酸浓度,常规监测动脉压(AB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记录两组患者辅用麻黄素、氟芬合剂的情况。结果CSA组麻醉前、后各时点的MBP、HR、SpO2均无显著性变化;EA组硬膜外用药后,MBP、HR明显下降(P<0.05)。从T0至T2时段,EA组有98%的患者需辅用麻黄素,显著高于CSA组(15%)(P<0.01),EA组麻黄素用量[(30.5±3.1)mg]显著高于CSA组[(4.1±0.5)mg](P<0.01)。EA组有40%的患者术中需辅用氟芬合剂,显著高于CSA组(15%)(P<0.05)。在T1、T2、T3各时点EA组动脉血乳酸浓度均高于CSA组(P<0.05)。CSA组术后未见连续腰麻相关并发症。结论与硬膜外麻醉相比,连续腰麻麻醉效果确切,对循环干扰小,非常实用于高危老年患者的下肢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