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重症脓毒血症患者的疗效。方法:对30例重症脓毒血症患者,在CBP治疗前、治疗期间及治疗结束后分别监测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呼吸机参数及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测定动脉血气、肾功能、电解质,记录多巴胺用量及呼吸机参数。结果:所有治疗均进行顺利,经过CBP治疗,患者血流动力学较治疗前改善;氧合指数(PaO2/FiO2)、动脉氧分压(PaO2)均升高、吸入氧浓度(FiO2)下调,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动脉压(MBP)升高,多巴胺的需要量明显减少(P〈0.05);APACHEII评分、肌酐、尿素氮、血钾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结论:CBP能改善重症脓毒血症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状况及肺氧合功能,维持内环境稳定,是一种可行、有益的辅助治疗重症脓毒血症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经颅多普勒无创颅内压监测技术在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48例颅脑损伤患者于手术第2天行TCD监测,根据颅内压分级标准分为颅内压正常组、轻度、中度及重度颅内高压组,并分析四组的TCD频谱图像表现及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结果轻度颅内高压组的频谱图像与颅内压正常组的图像基本一致,中度颅内高压组TCD频谱图像中部分D峰前切迹加深,重度颅内高压组S2峰消失,呈现单尖峰状;收缩期峰血流速度(Vs)、舒张期末血流速度(Vd)、平均血流速度(Vm)随颅内压的增高而下降,下降幅度VdVmVs,而阻力指数(RI)和搏动指数(PI)随颅内压的增高而上升。结论采用TCD无创颅内压监测技术监测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变化有着积极意义,当颅内压明显增高时会作出提示,且相比于血流动力学参数,频谱图像更加直观反映颅内压变化情况,但缺点是颅内压早期或轻度增高时,TCD无法作出明显的提示。  相似文献   
4.
5.
目的:观察探讨PICCO(脉搏轮廓温度稀释连续心排量)对重型颅脑损伤并神经源性肺水肿的疗效影响。方法:32例重型颅脑损伤并神经源性肺水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6例,对照组给予神经科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应用PICCO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进行液体管理,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1周后GCS评分高于对照组,撤机时间早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而恢复良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ICCO能提高重型颅脑损伤并神经源性肺水肿患者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重症脓毒血症患者的疗效。方法:对30例重症脓毒血症患者,在CBP治疗前、治疗期间及治疗结束后分别监测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呼吸机参数及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测定动脉血气、肾功能、电解质,记录多巴胺用量及呼吸机参数。结果:所有治疗均进行顺利,经过CBP治疗,患者血流动力学较治疗前改善;氧合指数(PaO2/FiO2)、动脉氧分压(PaO2)均升高、吸入氧浓度(FiO2)下调,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动脉压(MBP)升高,多巴胺的需要量明显减少(P0.05);APACHEⅡ评分、肌酐、尿素氮、血钾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结论:CBP能改善重症脓毒血症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状况及肺氧合功能,维持内环境稳定,是一种可行、有益的辅助治疗重症脓毒血症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超声联合脑电图诊断中重度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60例中重度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均给予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和脑电图检查,比较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脑电图检查及联合检查的诊断阳性率,以及6个月后不同预后患者的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脑电图检查及联合检查结果。结果联合检查诊断闭合性颅脑损伤的阳性率显著高于超声、脑电图检查(P<0.05)。联合检查诊断中度和重度闭合性颅脑损伤的阳性率与超声检查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电图检查诊断中度闭合性颅脑损伤的阳性率显著低于联合检查及超声检查(P<0.05)。不同检查方法诊断植物生存、中/重度残疾患者的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于良好预后患者,联合检查的诊断阳性率显著低于超声检查和脑电图检查(P<0.05),且超声检查、脑电图检查以及联合检查的阳性率均显著低于中/重度残疾患者和植物生存患者(P<0.05)。结论经颅多普勒超声联合脑电图诊断中重度闭合性颅脑损伤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术后6个月对患者再次行联合检查可为预后的判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PICCO 技术与中心静脉压监测在重型颅脑损伤液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60 例入住ICU 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参考随机数字表法按照1∶1 比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 例).治疗组采取PICCO 技术,对照组采取传统的中心静脉压监测(CVP),对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临床治疗效果和平均液体量、住院时间进行监测和观察,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有创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分压/吸入气体氧含量(PaO2 /FiO2 )及尿量指标均得以改善,治疗组改善较对照组更加显著;治疗组患者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VI)、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舒张末期总容量指数(GEDVI)、全身血管阻力指数(SVRI)得以稳定;治疗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 〈0.05),平均液体量控好于对照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缩短.结论 PICCO 技术的临床应用可有效进行重症颅脑损伤者液体管理,血管外肺水等指数增加,对预防神经源性肺水肿等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探讨PICCO(脉搏轮廓温度稀释连续心排量)对重型颅脑损伤并神经源性肺水肿的疗效影响.方法:32例重型颅脑损伤并神经源性肺水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6例,对照组给予神经科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应用PICCO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进行液体管理,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1周后GCS评分高于对照组,撤机时间早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而恢复良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ICCO能提高重型颅脑损伤并神经源性肺水肿患者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