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分析临床感染性心内膜炎(IE)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阳性和阴性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39例确诊为IE的患者,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ANCA,根据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ANCA阳性组和阴性组.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特点(一般情况、易感因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指标和受累瓣膜等),并比较两组患者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 39例IE患者中,13例ANCA阳性,阳性率达33.3%,均为PR3-ANCA阳性;26例为ANCA阴性患者.37例患者为自然瓣膜心内膜炎,其中34例有器质性心脏病,3例无基础心脏疾病.ANCA阳性组和阳性组间各种易感因素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包括贫血(66.7%)、脾脏肿大(38.5%)、肾病变(28.2%)、关节肿痛(23.1%)、下肢水肿(17.9%)等,其中ANCA阳性组患者下肢水肿发生率明显高于阴性组(38.5% vs7.7%)(P<0.05).实验室检测指标显示,所有患者出现C反应蛋白(CRP)水平升高现象,89.7%的患者红细胞沉降率(ESR)加快,66.7%的患者血红蛋白(Hb)水平下降,53.8%的患者出现蛋白尿,50.0%的患者出现血尿,但两组间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7例患者进行了血培养,其中15例(40.5%)血培养阳性,ANCA阳性组血培养阳性率高于阴性组(69.2%vs 25.0%)(P<0.05).共分离出17株致病菌,其中14株为链球菌.ANCA阳性组3例患者死亡,其中2例被误诊为ANCA相关小血管炎(AAV);阴性组无死亡病例.结论 ANCA在IE中有一定的阳性率,临床上将IE误诊为AAV存在一定的比例.因此,IE伴ANCA阳性的现象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并发急性/亚急性间质性肺炎(acute/subacute interstitial pneumonia,A/SIP)的临床无肌病皮肌炎(clinically amyopathic dermatomyositis,CADM)患者的生存率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1998年1月至2010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风湿免疫科收治的79例并发A/SIP的CADM患者,以其首次收治时间分为历史组和晚近组。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用COX回归分析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晚近组患者的半年生存率(63.8%)明显高于历史组(38.1%,P=0.023)。与历史组比较,晚近组生存状况的改善主要发生在SIP患者中(P=0.018)。单因素分析发现,晚近组中并发感染(P=0.019)和接受大剂量激素(P=0.018)治疗者较历史组少;而联合免疫抑制剂[免疫抑制剂包括环磷酰胺/霉酚酸酯/环孢素(P=0.0017)或单用环孢素(P=0.003)],先于低氧血症前使用者(P=0.006)的例数增加。COX回归分析发现,并发感染(RR=2.635,95%CI:1.091,6.364)、接受大剂量激素冲击(RR=3.109,95%CI:1.432,6.751)为预后不良因素,而免疫抑制剂先于低氧血症前使用[RR=0.435,95%CI:0.194,0.971)为预后有利因素。结论:本研究数据显示,早期及时联合中低剂量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有助于提高CADM-A/SIP患者的生存率,而合并感染是影响此类患者生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在美国,几乎每个家庭都享受着这样的“殊遇”,凡是与健康相关的事情,他们事无巨细都可以首先向家庭医生寻求帮助,而这个“健康管家”的管辖范围。则“宽”得很。[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风湿免疫病样本的采集和保存、以及生物样本库的建立和信息化管理方法。方法 以深圳市福田区风湿病专科医院为依托,采用相关技术收集各类样本,包括患者的血液、尿液、DNA等;用-80 ℃冰箱冷冻、液氮罐等保存样本;同时建立信息系统用于风湿免疫病生物样本库的规范管理,包括样本存放位置、样本使用、实验结果分析、综合查询、质量控制、样本废除管理等;并通过云共享实现多中心生物样本库管理。结果 自2014年12月起筹建风湿免疫病生物样本库,截至2019年7月31日,已经实现了对736人次风湿免疫病和52人次健康对照者样本的收集和信息化管理;在生物样本库建立和维护的过程中,从样本入库、保存、出库等多个环节实现了对样本的标准化技术质量控制。结论 通过建立院级风湿免疫病生物样本库与远程云共享生物样本库平台,将临床样本高质量地保存下来,为基础、临床研究提供丰富宝贵的资源,为研究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风湿免疫病生物样本库的建立同时也使疾病样本的储存系统化和规范化,对相关疾病早期诊断、新药研发、基因检测、遗传病发病机制等领域均有重要作用,同时也为转化医学提供基础平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