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观察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患者足踝部手术平均动脉压和下床时间的影响。方法选择足踝部手术老年患者80例,ASA1~3级,随机分为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阻滞坐骨神经和股神经组( UB组)和连续硬膜外麻醉组( EA组)。观察记录术中不同时间点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术中感觉、运动神经阻滞情况和血管活性药使用情况以及术后下床时间。结果2组患者平均动脉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Z.05),麻醉后EA组动脉压明显降低,UB组与麻醉前平均动脉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2组运动神经阻滞开始起效时间、维持时间和麻醉效果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与EA组比较,UB组感觉神经阻滞开始起效时间明显缩短,维持时间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术中EA组应用血管活性药5例,UB组没有;术后UB组患者下床时间明显早于EA组( P <0.05)。结论超声引导下对坐骨神经和股神经阻滞用于老年患者足踝部手术,麻醉确切,血流动力学稳定,下床时间早,对于临床麻醉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美尼尔氏综合征指的是一种突然发作的非炎性迷路类病变,该病患者主要具有眩晕、耳聋、耳鸣等症状表现,部分患者有时患侧耳内会出现闷胀感。单耳发病在临床上比较多见,导致该类患者发病的主要原因目前还不是十分明确,男女在发病率方面没有明显的差异,青壮年是该病的高发人群,60岁以上的老人出现该症状在临床上比较罕见,近年亦有儿童发病的病例报告,病程通常为数天或周余。目前临床上还没有找到一种能够将该病彻底治愈的有效方法,采用单纯西医方法进行治疗,效果通常不是十分理想,如何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治疗时间,使更多患者病情得以控制,是临床所面临的一大重要课题。本次研究对美尼尔氏症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案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氟比洛芬酯复合曲马多联合中药用于老年肥胖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效果,并与单纯曲马多静脉镇痛进行对比。方法:选择ASAⅠ~Ⅲ级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肥胖患者60例(BMI〉30 kg/m2),随机分为2组:氟比洛芬酯复合曲马多组(A组,n=30)和单纯曲马多组(B组,n=30),两组患者均接受腰硬联合麻醉。手术结束前20 min,A、B两组分别缓慢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0 mg和曲马多100 mg,后连接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其中A组:氟比洛芬酯100 mg+曲马多500 mg+0.9%生理盐水+盐酸托烷司琼4 mg+中药自拟益气活血汤;B组:曲马多1000 mg+0.9%生理盐水+盐酸托烷司琼4 mg,每组总量为100 mL。PCIA模式:背景量2 mL/h,PCA 2 mL,锁定时间15 min。记录两组患者手术结束后2 h、6 h、24h、48 h各时段静息、及活动下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以及镇静程度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在术后2 h、6 h、24 h、48 h静息、活动时的VAS评分、镇静满意度间无统计学差异;与B组相比,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减少(16.7%Vs 90.0%,P〈0.01)。结论:使用氟比洛芬酯复合曲马多联合中药汤剂益气活血汤,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是老年肥胖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较为理想的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倍他司汀对梅尼埃病所致眩晕疗效进行观察。方法选择78例患有梅尼埃病所致眩晕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天麻素实施治疗,治疗组采用天麻素与倍他司汀联合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病情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05),眩晕症状消失时间和临床治疗方案实施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P <0.05),治疗结束后眩晕症状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5),2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应用倍他司汀对患有梅尼埃病所致眩晕的患者实施治疗的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5.
丁利刚  段远方 《河北医药》2011,33(14):2147-2149
目的研究气管插管和第三代双腔喉罩置入在急诊抢救中的应用。方法选取因呼吸心跳骤停需建立人工气道的患者100例,随机分成2组:A组进行喉镜明视下经口气管内插管B组放置第三代双腔Proseal喉罩(PLMA)。分别记录2组从开始准备到插管完成所用时间,一次成功率和总体成功率。结果 A组平均耗时,插管一次成功率为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PLMA可以明显缩短建立气道的时间,提高复苏的成功率,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氟比洛芬酯复合曲马多术后静脉镇痛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择期行骨科手术、ASA 1~2级、年龄21~69岁、需要给予静脉镇痛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氟比洛芬酯复合曲马多术后静脉镇痛,对照组给予曲马多术后静脉镇痛,对比2组镇痛方法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 2组镇痛方法临床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镇痛方法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氟比洛芬酯复合曲马多术后静脉镇痛,减少了单药镇痛的使用剂量,因此减少了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应用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8月-2012年8月腹腔镜择期手术患者70例,其中妇科手术42例,普外科手术28例,ASA分级1、2级.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5例.研究组在气管插管后给予氟比洛芬酯静脉滴注,对照组在手术结束时给予氟比洛芬酯静脉滴注,对比2组的镇痛效果,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疼痛感觉情况,同时记录麻醉时间、麻醉苏醒时间、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术后4、8、12、24h VAS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麻醉时间、麻醉苏醒时间、不良反应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镇痛加用哌替啶治疗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应用于腹腔镜术后镇痛,可取得良好的镇痛效果,降低阿片药用量,对麻醉恢复不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瑞马唑仑复合阿芬太尼在日间手术麻醉中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取秦皇岛军工医院行日间手术麻醉的100例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联合丙泊酚复合阿芬太尼麻醉,研究组联合瑞马唑仑复合阿芬太尼麻醉,术中发生体动时分别加注丙泊酚或瑞马唑仑,直至体动消失。记录两组患者进入手术室至出手术室时心率(heart rate, HR)、血氧饱和度(oxygen saturation, SpO2)、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 MBP)。采用警觉/镇静评分(alertness/sedation score, OAA/S)评估两组患者镇静状态。记录两组患者术中体动比例、苏醒时间、恢复室停留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手术开始时(T1)至手术结束时(T3)时HR、MAP、SpO2及OAA/S评分与术前(T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3时对照组HR、MAP、SpO2及OAA/S评分较T0显著降低(P<0.05),研究组患者T1、术中(T2)、...  相似文献   
9.
10.
丁利刚  段远方 《河北医药》2011,33(15):2278-2279
目的探讨锁骨下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在血液透析治疗中的应用以及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并发症的防治。方法2005年2月至2010年6月,秦皇岛市军工医院行临时性单针双腔静脉导管留置术血液透析治疗患者124例。分析锁骨下中心静脉置管术的临床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处理方法。结果置管术中的常见并发症有:出血或血肿5例(4%)。置管术常见远期并发症有:导管相关感染4例(3.2%),导管栓塞17例(13.7%),导管意外脱落8例(6.5%),上肢水肿3例(2.4%)。带管时间25—72d。结论锁骨下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是建立血液透析治疗血管通路的一种方便快捷方法,并发症低,是建立血液净化治疗临时性血液通路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