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4篇
  免费   145篇
  国内免费   55篇
耳鼻咽喉   15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149篇
口腔科学   20篇
临床医学   128篇
内科学   195篇
皮肤病学   39篇
神经病学   30篇
特种医学   3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82篇
综合类   264篇
现状与发展   2篇
预防医学   85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129篇
  5篇
中国医学   88篇
肿瘤学   14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86篇
  2021年   109篇
  2020年   100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83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Deep brain stimulation (DBS) in psychiatric illnesses has been clinically tested over the past 20 years.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DBS to the superolateral branch of the medial forebrain bundle in treatment‐resistant depressed patients—one of several targets under investigation—has shown to be promising in a number of uncontrolled open label trials. However, there are remain numerous questions that need to be investigated to understand and optimize the clinical use of DBS in depression, including, for exampl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ymptoms, the biological substrates/projections and the stimulation itself. In the context of precision and customized medicine, the current paper focuses on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research of medial forebrain bundle DBS in depression or in animal models of depression, demonstrating how clinical and scientific progress can work in tandem to test the therapeutic value and investigate the mechanisms of this experimental treatment. As one of the hypotheses is that depression engenders changes in the reward and motivational networks, the review looks at how stimulation of the medial forebrain bundle impacts the dopaminergic system.  相似文献   
2.
In a genetic epidemiology study of a trait, prior to collecting genotype data the foremost task is to test for familial aggregation and examine heritability. Recently, functional traits have drawn attentions from investigators. Here, to test for familial aggregation of a functional trait in the family studies, a test constructed based on the leading functional principal component of heritability, which is a summary measure of temporal genetic variation in a functional trait, is proposed. The p‐value of the test can be approximated by a permutation procedure given the family structure. The asymptotic distribution of the test statistic is derived. Simulations are carried out to examine the size and the power of the test. The proposed methods are applied to the total cholesterol data in the Framingham Heart Study. Copyright © 2009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瘢痕疙瘩、增生性瘢痕和正常皮肤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3和P-Smad2/3的表达情况,探讨上述细胞因子对瘢痕产生的重要性及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上述3种细胞因子在3种不同组织共36例标本中的表达,ImagePro-Plus6.0软件进行阳性面积测量和细胞计数。结果TGF-β1在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中均为增强高表达,而在正常皮肤中几乎不表达;Smad3在三组标本间表达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Smad2/3在瘢痕疙瘩中表达最强,增生性瘢痕次之,正常皮肤组织中最低。结论TGF-β1表达增强是病理性瘢痕产生的重要原因,P-Smad2/3的表达水平则可认为与瘢痕增生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论文特点介绍】本研究观察了CRP是否可以作为肾动脉粥样硬化狭窄(ARAs)的独立危险因子。通过对危险因素进行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外周血管疾病是ARAS的独立危险因素,而CRP水平、高血压、高脂血症、肾功能不全并非ARAS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血管性勃起功能障碍动物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探索建立血管性勃起功能障碍(ED)动物模型。方法雄性新西兰大白兔给予胆固醇及高脂饮食,同时用球囊导管损伤双侧髂内动脉内皮。测定术后4周、8周血脂并观察阴茎勃起情况、交配情况,同时用阴茎海绵体注射盐酸罂粟碱、阴茎血管双核素检查、髂内动脉数字减影造影(DSA)等方法研究勃起功能。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术后4周、8周模型组动物出现明显高脂血症,勃起程度明显下降,交配实验的各项观察指标均显著降低(P<0.01),动脉造影显示双侧髂内动脉管腔直径明显缩小,双核素检查动脉显像指数(PIA)及静脉显像指数(PIV)明显降低,但第4周的模型组与对照组PIV结果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脂、高胆固醇饮食同时用球囊导管扩张动物髂内动脉,可以加速模型的形成,从而用于血管性ED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作者用马桑内酯致大鼠癫痫持续状态,取蓝斑用荧光组织化学方法显示去甲肾上腺素(NA),并用显微摄影自动曝光时间和图像分析两种方法测定荧光强度。结果:均显示大脑皮质包埋马桑内酯微粒的大鼠癫痫持续发作6小时后,蓝斑中NA荧光增强。用单胺氧化酶组化和图像分析法观察到该处酶活性增强。观察到在癫痫持续状态时NA起了一定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7.
联合肩胛/肩胛旁分叶皮瓣修复严重颌颈部瘢痕挛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临床应用联合肩胛/肩胛旁分叶皮瓣显微修复严重颌颈部瘢痕挛缩畸形,并重建颈部三维活动功能及轮廓外观的方法和疗效。方法2003年1月~2004年11月,收治9例严重颌颈部瘢痕挛缩畸形患者,年龄9~32岁。病程2~18年。瘢痕挛缩程度为3~4度。行瘢痕切除,对颈部挛缩组织松解复位所致软组织缺损创面采用联合肩胛/肩胛旁分叶皮瓣进行解剖分区的显微修复。分叶皮瓣范围最大分叶皮瓣为20cm×8cm~20cm×11cm,最小分叶皮瓣为15cm×4cm~15cm×6cm。结果9例患者有8例分叶皮瓣成活,1例肩胛皮瓣远端发紫,经换药加压包扎后成活。其中8例术后获3~9个月随访,畸形无复发,颌颈角恢复至90~105°;3例行二期皮瓣臃肿修整手术。患者对术后颌颈部外观和功能均满意。结论对于严重颌颈部瘢痕挛缩畸形,联合肩胛/肩胛旁分叶皮瓣可提供足够的组织覆盖,有可靠的血管蒂,对于重建颌颈部功能和外形,是一种较好的手术选择。  相似文献   
8.
从1977年2月~1985年12月共收治了流行性出血热患者209例,其中死亡30例、病死率为14.13%。本文对这30例死因进行分析,9例死于休克期;16例死于少尿期;2例死于移行期;3例死于多尿期。进行性肾衰为本病死亡的主要原因(占70%)。为了降低流行性出血热死亡率,对控制肾衰及其并发症的预防性治疗极为重要。文中对本组死亡病例的经验教训和防止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分娩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以新  苏醒  李斌  刘陶 《北京医学》2003,25(4):243-244
目的 探讨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分娩的临床处理措施。方法 对19例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手术后妊娠及分娩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忻。结果 19例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产妇均安全度过孕产期。分娩前后心功能Ⅰ~Ⅲ级,分娩时出血200~260m1,胎儿体重2950--3146g。无母婴死亡者,无胎儿出血以及畸形者。结论 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心功能Ⅰ~Ⅲ级可安全度过孕产期。分娩采用剖宫产术为宜。妊娠期间口服抗凝剂(华法林)不增加分娩时母婴出血和新生儿畸形。  相似文献   
10.
本实验用荧光组化技术及记录显微自动曝光时间方法研究了马桑内酯所致的Wistar大鼠癫痫持续状态黑质-腹侧被盖区多巴胺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癫痫发作高峰组(10只)和发作后组(8只)该区多巴胺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10只)和发作前组(10只)。由于多巴胺是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它的减少可能表明抑制作用的下降对癫痫的发作有一定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