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5810篇
  免费   80425篇
  国内免费   11944篇
耳鼻咽喉   6697篇
儿科学   10375篇
妇产科学   4025篇
基础医学   31745篇
口腔科学   8729篇
临床医学   53595篇
内科学   83235篇
皮肤病学   15083篇
神经病学   30941篇
特种医学   13292篇
外国民族医学   61篇
外科学   66278篇
综合类   29313篇
现状与发展   102篇
一般理论   26篇
预防医学   20600篇
眼科学   7546篇
药学   20508篇
  131篇
中国医学   9692篇
肿瘤学   26205篇
  2024年   806篇
  2023年   6386篇
  2022年   4787篇
  2021年   10052篇
  2020年   15289篇
  2019年   16381篇
  2018年   19241篇
  2017年   20461篇
  2016年   21718篇
  2015年   23868篇
  2014年   32232篇
  2013年   32750篇
  2012年   18691篇
  2011年   20066篇
  2010年   25540篇
  2009年   24789篇
  2008年   15197篇
  2007年   12631篇
  2006年   14954篇
  2005年   11251篇
  2004年   9237篇
  2003年   8794篇
  2002年   7927篇
  2001年   8951篇
  2000年   7168篇
  1999年   6296篇
  1998年   5364篇
  1997年   5258篇
  1996年   4705篇
  1995年   4367篇
  1994年   2980篇
  1993年   2195篇
  1992年   2095篇
  1991年   2033篇
  1990年   1594篇
  1989年   1636篇
  1988年   1383篇
  1987年   1163篇
  1986年   1156篇
  1985年   898篇
  1984年   656篇
  1983年   592篇
  1982年   560篇
  1981年   457篇
  1980年   386篇
  1979年   348篇
  1978年   329篇
  1977年   396篇
  1975年   278篇
  1972年   27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5.
6.
7.
8.
目的分析细棒、PEEK棒固定对寰枢关节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采用6具新鲜成人枕骨(occipital bone,Oc)~颈椎C4节段进行测试,模拟以下手术及固定状态:①完整状态;②损伤状态:枢椎齿状突II型骨折;③坚强固定:寰枢椎均采用普通椎弓根螺钉固定,直径3.5 mm钛棒连接;④PEEK棒:直径3.5 mm的PEEK棒连接;⑤细棒:直径2.0 mm钛棒连接。采用重复测量实验设计,在完整、损伤和不同的固定状态下,通过脊柱试验机对标本分别施加1.5 N·m的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和左/右轴向旋转的纯力偶矩。采用Optotrak三维运动测量系统连续采集标本运动,分析寰枢椎之间角度运动范围和中性区。结果采用直径3.5 mm的钛棒,2.0 mm的细棒以及3.5 mm的PEEK棒固定后,在前屈、后伸、侧弯和旋转方向上均显著减小了固定节段的运动范围(P<0.05)。直径3.5 mm和2.0 mm的棒固定后的运动范围,在各个方向上无显著性差异。PEEK棒固定的运动范围仅在侧弯方向上大于坚强固定(P=0.005),其他方向无显著性差异。3种固定方式在屈伸、侧弯和旋转方向上均显著减小了固定节段的中性区(P<0.05)。各种固定方式之间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寰枢关节采用直径2.0 mm的细棒固定,与坚强固定的稳定性相当。采用直径3.5 mm的PEEK棒固定,在前屈、后伸、旋转方向上与坚强固定的稳定性相当,在侧弯方向上弱于坚强固定。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分析不同特征的结直肠癌患者就医行为选择在中医院(含中西医结合医院)、西医院及肿瘤专科医院间的差异,为合理引导结直肠癌患者适宜就医及制订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北京地区2018年1月-2019年12月17家三级甲等医院21894例首诊结直肠癌成年住院患者的病案首页数据,采用EmpowerStats 2.0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1894例结直肠癌患者中就诊于中医院的有862例(3.93%),西医院的有8723例(39.85%),肿瘤专科医院的有12309例(56.22%)。对于不同医疗机构,男性占比均大于女性,58-68岁患者占比最大。且结直肠癌患者年龄、医疗付款方式及肿瘤分期在不同医疗机构间的分布存在差异(P<0.001)。西医院及肿瘤专科医院结直肠癌Ⅲ期患者占比最大,而就诊于中医院患者中结直肠癌Ⅳ期最多。从地域分布来看,异地就诊比例(57.32%)大于本地,且就诊于肿瘤专科医院的患者中73.66%来自外地。患者来源前三名分别是北京市、河北省及内蒙古自治区。而在北京市内,西医院患者主要来源于朝阳区、海淀区及西城区,中医院患者主要来源于海淀区、朝阳区及丰台区,肿瘤专科医院则主要来源于朝阳区、海淀区及丰台区。结论 应大力倡导年轻以及早期结直肠癌患者向中医院分流,充分施展中医药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治疗优势;发挥三级医院带动作用,建立对口帮扶医院,减少不必要的跨省流动及提倡结直肠癌的早筛早治,以降低结直肠癌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